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

第85章 惊吓(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两人都笑了。

“那就麻烦大叔了。”

“嗨,这有啥,都是乡里乡亲的,走走走,我家就在前面不远。”

看吴老头这么上道,两人还怕他酒喝多了摔个跟头,一人上前扶着。

“大叔,我扶着你些。”

吴老头心里还想,今儿真是遇到好人了。

今个的吴家村格外的寂静,五人的巡逻队这会正在村里巡逻,老吴家是在村后头,除了进村这一条路之外还有一条小道,能从村旁边直接进山,但也能到老吴家。

吴老头把两人从小道上带,还一边跟两人解释。

“这条路能直接到我家,不用经过村里,比从村里走近了不少。”

“叔想的可真周到。”

吴老头摆手。

“都是平时走惯了。”

这一路上果然没遇到村子里的人,等到了家门口,吴老头见院门是关着的,还有点疑惑,他人还没回来呢,咋这院门就关上了,抬手砰砰砰敲起了院门。

“谁呀?”

院子里传来吴老三的声音。

“我是你老子。”

一听是他爹,吴老三赶紧过去开门,一边开还一边抱怨。

“爹,你说这天都黑了,你也不回来早一些,要是你。”

说到这,吴老三一抬头,就见他爹身后还跟着两个男的。

现在天有些暗,吴老三看的并不真切,只是觉得这两人有点眼熟,没想起来在哪见过。

“爹,这两位是?”

“哦,在路上遇到的猎户,他们要上山打猎,今儿这天也不早了,我让他们明天再去,今晚就住在咱家了,你去跟你娘说,今晚的饭菜多加两人的份。”

吴老头说着,带着两人进了院子,吴老三在身后把院门拴上。

只是两人都没注意,这两人一进院子就开始四下打量。

吴维听到声音就知道是他爷回来了,立马从堂屋跑了出来。

“爷,你咋现在才回来啊?”

吴维说完,就看到他爷旁边站着的两个男的,瞳孔狠狠一缩,出了一身的冷汗。

若是他没看错的话,这两人不就是通缉的在逃犯,怎的跟他爷一起回来了,这是要了命哦。

今儿晚上一个搞不好,他们老吴家就得灭门。

吴维心里百转千回,面上却不露分毫,他心里清楚,这会要是露出一丝异样,这两人会立马出手,他们家本就离村子里有一段距离,离最近的一户人家也要走上一会儿,如果这里闹出点啥子动静,一时半会的,估计别人都听不到。

吴老头偏着头跟两人介绍。

“这是我小孙子,现在在府城书院里面念书,别看他人小,却是我们家最聪明的。”

听到他爷在这两人面前夸他,吴维扬起下巴,把读书人的傲气表现的十成十。

吴老头心下觉得怪异,小孙子今儿是咋了,平时也不这样。

吴维也就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全当没看见两人眼中的冷意,上前拉着他爷的手。

“爷,你今儿是喝了多少酒啊,瞧你这脸红的,赶紧去堂屋烤烤火暖暖身子,我让我娘给你煮碗姜茶醒醒酒。”

吴维说着,就去拉他爷的手往堂屋里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