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明月

第138章 读史(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清泉明月》最新章节。

见女儿如此说,林氏气不打一处来。

“你懂什么?泥腿子们多收几斗谷子又能如何,他们想吃饱饭,别说地里多弄几斗谷子的收成。就算他们一季多收了十石粮食的收成,只要官家一句话,便要把多出来到粮食全交了税粮。留在泥腿子手里的粮食只会更少。”

“只有多读书,增长了见识有了学识,被朝廷器重了,方能为政一方或改善民生福祉,或实施仁政改善老百姓生计。”

林氏驳斥。

被母亲呛白谢婉瑜不服。

“可是,女儿读书又无法科举为官。再说了读再多的诗文也学不会施政方针,治国方略,读了那些诗文又有何用处?”

谢婉瑜反驳。

“施政方针,治国方略那是要读史的。你以为什么人都能看史书。你诗文都学不会,如何能看懂史书!”

林氏争论,她要被女儿气晕了,这孩子和谁学的,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以前一直乖巧懂事的她,怎么忽然变成这个样子了。

“娘亲,你说的可是真的?读史书真的可以学到治国方略?”

谢婉瑜忽然喜笑颜开的走到林氏身前,一把抱住林氏的手臂。

“娘亲,家中为何没有看到史书。”

林氏生气的推开女儿。

“家中的史书都被你爹爹锁在书柜中,他担心那些书被潮气弄坏了。”

林氏见女儿死皮赖脸的往自己身上凑,她只好把家中收藏的史书去处说出来。

“真的,在哪?在哪?娘亲快快让拿来让我一看。我要读史书。”

谢婉瑜兴奋的跳起来。

“读什么史书,你还想做女官不成?”

林氏不依。

谢婉瑜急了,见娘亲这么说,她耽心娘亲真不给她读史书。

“娘,你为何不让我读史书?”

“女孩子家家,怎的要读史书,那些都是男人们做的事儿?”

林氏本着男女有别的理念,有些东西女孩子是不能碰的。

史书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娘亲你不是读过史书吗?”

谢婉瑜反问。

“胡说,你怎知我读过史书?”

林氏瞪了女儿一眼。

“那娘亲,你是怎么知道读史书能学到治国方略,施政方针的?”

谢婉瑜又问。

“你……我……”

林氏要被女儿气死了。她使劲推开女儿,气鼓鼓的转身出了厅屋。

“嗳!娘亲,你别走呀!”

见娘亲生气暴走,谢婉瑜赶紧追着娘亲而去。

~~~~~~~~~

许氏杂货铺。

“许叔,今次还得在你铺子里买些粗盐。另外,你上回给我的那些香料,能否再多卖些给我?”

陈新泉还要继续在许三千铺子里买粗盐,这东西是他烹饪香脆鱼块的关键材料之一。

其实,鱼肉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沿海一带对鱼肉的研究花样百出,他会的这种吃法,沿海地区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了,沿海地区又不缺上好的食盐。腌制出来的鱼肉便不会像内地的矿盐那般带着苦涩的味道。

“粗盐好办,只是,你需要的那香料,我铺子里已经没了存货。”

许三千心中好奇陈新泉要那些香料做何用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