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张魔吞兽谱

第184章 樵夫之歌(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有一张魔吞兽谱》最新章节。

先天境,修炼之道第五大境界,其名源自万界十大至强体质之一的先天道体。

返本还源,一身精气神重归先天,无垢不漏,浑圆如一。

但同时,先天又是一个相当泛指的概念。

婴儿刚刚出生,一口先天之气未散,可以叫做先天。

当然,无数婴儿出生之后,这口先天之气很快就散掉了,能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

天生地养,自然浑成,未经人工雕琢,也可以叫做先天。比如这剑仙洞天当中蕴育而出的先天剑胚。

天地初开,但灵气、法则混乱还没有理清,诞生天意、天道之前,在此期间诞生的各种东西、事物都可以叫做先天。

还有在天地未开、鸿蒙未辟之前诞生的各种东西、事物,那自然是最正宗不过的先天了。

修炼第五境叫做先天境,但其实从修炼第一境开始,修士们就踏上复返先天的道路。

不断积累,增砖添瓦,然后至极一跃,晋升先天境,浑身再无半点后天痕迹遗留。

……

玉藏锋沉浸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中,感受、体悟着返本还源的玄妙,这种生命本质进化所带来的身心愉悦,真是令人难以抗拒啊!

什么品尝美酒佳肴,满足口腹之欲的身心愉悦;男女欢爱的激情愉悦,与之相比全都不值一哂。

或许唯有徜徉道海、与道合真的身心愉悦才能与之相提并论吧。

渐渐地,玉藏锋身返先天、气返先天,神返先天只差最后一丝的时候,他却突然停了下来。

玉藏锋心神脱离剑莲,主动退出了天人合一的状态,强制给境界突破踩下了刹车。

因为他要用比现在更强的基础,来突破造就更为强大的先天境修为。

不过玉藏锋此刻气息圆融,生机绵绵,也可算是半步先天境界了。

玉藏锋起身收起堆满石壁隧洞的各种法宝,手握剑莲,念动间开启新的洞天入口。

位置自然不会是原来的入口位置,而是尽量远离且偏僻,并且刻意控制得动静小,不招惹外界修士注意。

因为是仅容一人出去的临时洞天入口,自然是不会像先前一样有灵气蜂拥、空间波动的异象引来蜀山和峨眉的人了。

……

洞天之外的大蜀王朝偏僻山林,空间轻微波动,有一人从中走出。

温润如玉,体有莲香,俊逸无双,有若谪仙,正是玉藏锋无疑。

六感神识自然而然扫过四周,无有危险,玉藏锋当即又拿出了折桂令,准备直接返回萧山洞天。

萧山洞天和剑仙洞天皆是依附神州世界而存,但彼此间还未建立直接联系,所以还需要在神州世界中转一下。

不过这已经比御剑飞行,然后去坐传送阵中转便捷无数倍了。

然而,就在玉藏锋催动折桂令,临时洞天通道即将开启的时候,耳畔却传来一阵歌声。

“卖薪呦~ 伐木呦,过人生~~~

市上呦~ 换米呀,易三升咯~

交往~ 非仙~~ 即道,

闲来呦~~~ 对坐呀,讲经哦~ ”

听闻歌声,玉藏锋不由停下举动,临时洞天通道还未成型便已消散。

“难不成此地有什么隐世仙人?”

玉藏锋既惊且疑,将目光投向山歌飘来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关于诸天:开局越女阿青:神魔大周,立国已有三千余载,武者、炼气士如云,天才、高手层出不穷。春秋末年,吴晋楚三国为了中原霸业相互攻伐,大国小国之间战事不休。这一年,老聃静坐于挚友王子朝的墓前,思索着道与万物的根源;这一年,孔丘在楚国负函与叶公告别,踏上了前往卫国的道路;这一年,孙武归隐于穹窿山,建屋茅蓬坞下,教子修书;这一年,辛文子瞻望四时天象,合应百事之变,为越谋吴……而在遥远的越国会稽群山之中
观星若尘梦
轮回之终:最终的轮回
轮回之终:最终的轮回
关于轮回之终:最终的轮回:天泽因为意外穿越成一头银龙,开始了在新世界的冒险。这是一个拥有神明的世界,地球究竟在何方,我的路又究竟要走向哪里。我是命运的一部分,还是命运的玩物。......特殊天赋:时空亲和能够预知的双眼,能够撕裂空间的身躯,能够感知时间流逝的灵魂。......特殊天赋:誓约之书命运之蝶: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波动命运的丝线,究竟要引领我走到何方。银龙:我的伴侣,是我精神的寄托,也是我
黑暗源泉
天月九章
天月九章
关于天月九章:谁家骄子,流落民间,几多风雨几多艰?奇遇仁术医人病,侠骨丹心惩凶顽。京华风云,边陲狼烟,敢犯我大好河山?铁蹄踏罢奔月去,一笑鸳鸯一笑仙。
七律诗
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
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
关于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无系统,爽文,战争,小人物)充满杀戮的边境,小卒陈修一次惨烈的出征全队覆灭,唯有他一人归来,手握战利品,却遭上司百般刁难……一次意外的奇遇!与神秘女子的邂逅,让陈修获得了传说中的丹田空间,从此命运的齿轮疯狂转动!他横扫蛮族,征战四方,在三大帝国的争霸中崭露头角!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北域的宗门、古老传承,界海的凶险海兽,上界的仙人之争……陈修能否在这片波云诡谲的大
夜月隐仙
大明群侠谱
大明群侠谱
没有精彩的文字。只有侠者之心。小学文化,能力有限。诸公谅解一二。
十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