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饥荒:从打猎开始,带领全家致富!

第39章 返回电视塔(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1961饥荒:从打猎开始,带领全家致富!》最新章节。

老沈头愤恨的哼了一声。

“也就是我现在手上没有证据,别让我抓着你,等你犯事那一天,你看我上不上大队部告你就完了!”

徐东抱着自己的胳膊。

“哎哟!我好害怕呀!”

赶走了老沈,徐东这才回到和金教授讨论的话题上。

金教授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入主题,而是语重心长的,轻轻拍了拍徐东的手。

“小伙子别着急,等到我们经济情况稳固了,到时候也就再也没什么投机倒把了!”

徐东点点头,表示自己十分理解。

金教授又开口说道。

“看到我们国家年轻的一代,正在伴随着国家一起成长,有时候我觉得拼了老命都值!”

楼下传来饭菜的香气。

金教授本来正在滔滔不绝的给徐东畅想未来。

一闻到酸菜出锅的味道,一下子便愣住了神。

那股酸香味,让金教授说话的嘴慢慢湿润,嘴唇流出口水来。

他立刻反应过来,并且快速的吸了一下,摇头对徐东说道。

“哎哟!这酸菜的味儿这么正?”

徐东上前,慢慢把金教授搀扶起来起来,同时笑着说道。

“金教授,不光是酸菜,这次我特意让我妈放了大肠小肠,猪血猪肝,又让我妈把猪腰子和连体炸了,咱俩快点下去吃饭吧,要是晚了,恐怕连根猪毛都不剩了!”

果然,楼下一大桌子菜,也是让金教授看了直呼过瘾。

“今天真是开了眼了!没想到,咱们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贯彻的这么好,你看看这农村的伙食,比省城得强百倍不止!”

因为电视塔只有一楼面积大,所以徐秀梅就在一楼摆开了桌子,桌子上用搪瓷盆端着杀猪菜,炸三样,溜肉段,锅包肉,还有炖小鸡儿,当然也少不了大曲和小烧。

虽然看上去比较单一,而且几乎清一色全是肉食,但这些菜肴的香味流传了一百年,只有徐东能够理解,当东北人看到这些菜摆在桌子上时,就会清晰的认识到,他们回家了。

众人甩开了腮帮子吃。

刚才还要告徐东投机倒把的老沈头,现在吃的比谁都香,恨不得把脸塞进碗里。

吃起饭来满嘴是油,一口肉一口酒,嘴角还沾了几粒大米。

金教授的男学生夹起一粒黑乎乎的东西来,举得老高,用眼睛端详了好半天,两个眼珠都快要斗鸡眼了。

这时候,学生才疑惑的说道。

“哎呀妈呀!这是花椒吗?大姨,你可真舍得给我们用料啊!”

六十年代的东北,冬天的时候能弄到点儿大葱大蒜做菜就不错了,别提生姜料酒,甚至花椒大料这些佐料了。

这些省城来的学生们也是长了见识。

在这个小小的电视塔里面,吃上了杀猪菜锅包肉这样的大餐,而且厨房里应有尽有。

不光是葱姜蒜,就连冬季里几乎得不到的豆角也被端上了桌,跟猪排骨在一起,炖的软烂入味。

喝多了以后,人的话也就多了。

金教授此时笑着对徐东说道。

“这杀猪菜锅包肉,还有这溜肉段蒸干肠我都能理解,毕竟咱东北没别的,棒打狍子瓢舀鱼,到处都是肉……但是有一点我非常的想不明白,这些豆角你是从哪儿弄来的?难不成你还真搞投机倒把的事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灵气复苏后,我从一支苍蝇拍开始
灵气复苏后,我从一支苍蝇拍开始
灵气复苏时代到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逐梦客
起源神史
起源神史
家族被灭,域外危机。寒天原本应该过着美妙的少爷生活,却惨遭心怀不轨之人联合异类灭门。寒天怀着一颗复兴家族报仇雪恨的心一步一步成长,而在这过程中,他又会遇到哪些事和人呢……
漩天启灵
和国民女神恋爱后,我全能了!
和国民女神恋爱后,我全能了!
关于和国民女神恋爱后,我全能了!:林煊与网上结识多年的“游戏大哥”,一次偶然见面,却发现对方是自己喜欢的女明星苏茉莉。两人双向奔赴。没想到线下的苏茉莉和网上的人设呈现截然不同的反差。网络上网友眼里的苏茉莉是大明星,高冷女神。林煊眼里的苏茉莉就是个恋爱脑小可爱,涩涩大魔王。林煊:“茉莉爹,上课辛苦了,我来给你按摩按摩,你看这力道合适吗?”苏茉莉:“不错,手法进步快啊。嗯?手往哪放呢?”林煊:“嘿嘿
三三七七真可爱
人生模拟:女剑仙跨界寻我
人生模拟:女剑仙跨界寻我
女剑仙跨界寻我:南烛染上一种怪病。医生告诉他仅剩三个月寿命。............一次次模拟,南烛成功体验不同人生。直到某一天,南烛还处于睡梦之中,突然感觉怀里多了个人。女剑仙:“哥哥,这一次,我不会再失去你了......”南烛:“......”(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
是墨不是默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
有九个漂亮姐姐,加十八个可爱外甥是什么体验?苏明绑定神级舅舅系统!只需照顾外甥,挖掘并培养外甥们的潜力,就能获得返还奖励!无论什么领域,都“略懂一二”!多年后。娱乐圈顶流、科研巨擘、金融大鳄、体育健将……统统给我从舅舅家走出去!舅舅我啊,就是这么平平无奇、朴实无华!只需一声令下,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那臭小子,不要正月剪头啊喂!”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