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

第136章 攀咬(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满门炮灰读我心,全家杀疯了》最新章节。

文德帝听着耳边的汇报,脸色阴沉如水,眸光扫过躺在地上的楚以宁。

他冷哼一声,竟是夺过王总管手中的黄符纸,用力掷在楚以宁的身上。

那黄符纸飘飘忽忽,宛如被牵引一般,落在楚以宁身上的一瞬间,他的身形骤然隐去。

【哈哈哈……】

隐身状态的池慕修抱着自家妹妹,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心道:调皮!

然而,文德帝见到这一幕,却是直接炸了。

方才在殿内他还大言不惭地说楚以宁聪颖过人、温良如玉,这才多大会儿,这个儿子就把他的脸打得啪啪响。

“逆子,看看你都做了什么混账事!夜闯东宫,刺杀朝中重臣之子,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成?”

“不,父皇儿臣没有,儿臣没有去过东宫!真的,您相信儿臣啊!”

“儿臣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夜闯东宫啊,何况儿臣与池家无冤无仇,怎么会害池家小公子?”

楚以宁顾不得身上的断骨之痛,大声喊冤,

只是隐身状态的他,宛如一团空气,空气突然嘶声惨嚎,令文德帝十分不适应。

王总管见状,忙蹲下身小心摸索着,将那黄符纸重新揭了下来。

瞧着楚以宁那看不出之前半分俊美样貌的青紫脸庞,文德帝只觉得晦气。

纯贵妃见文德帝表情不对,似是真要对皇儿治罪。

她忙挡在楚以宁的身前,双膝一弯,重重跪在地上。

“皇上……”

文德帝见状,脸色骤变,忙弯腰扶住她的双臂,沉声道:

“你做什么?还不快起来?你就算不顾及自己,难道连肚子里的孩子也不顾及了吗?”

一直跟在纯贵妃身后的宫女代秋,也立刻跪下搀扶住自家主子。

“娘娘您快起来吧,您肚子里还有小皇子,太医说了万万不能情绪过激啊!”

但纯贵妃连连摇头,泪珠子都甩飞了。

【快快快,大哥离远点!脏脏脏!】

池慕修闻言,不由护好她,退到镇国公身侧,三人站成一排看戏。

与此同时,纯贵妃已经跪在地上,眼角挂泪,仰头朝着文德帝苦苦哀求:

“皇上,您不能只听信镇国公的一面之词啊!宁儿是您捧在掌心养大的孩子啊,他是什么样的性子您不是最清楚吗?他不可能害人的!”

文德帝不悦地盯着纯贵妃,表情很不痛快。

“没什么好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朕都看到了,还能有假?”

这时,代秋突然想起搜查刺客的侍卫曾说,那刺客手腕上受了重伤。

她忙跪爬到楚以宁身边,小心掀开他的两只衣袖,惊喜呼喊:

“娘娘、娘娘,奴婢听说那刺客手腕受了重伤,但殿下的两只手腕都是完好的!”

“一点伤痕都没有!皇上、娘娘您快看看呀!”

纯贵妃眼前一亮,立刻拉拽着文德帝的手臂,激动道:

“皇上,您快看,快看啊!皇儿真的不是刺客,他是无辜的!”

楚以宁闻言,顿时眼中含泪,一副委屈至极的模样。

“父皇,儿臣真的是无辜的,儿臣没有去过东宫,更没有刺杀池小公子……”

纯贵妃心疼地看了一眼儿子,更加楚楚可怜地哀求文德帝。

“皇上,您快让刑部的人、大理寺的人查一查,不能如此简单的便给宁儿定罪啊!”

“若是宁儿当真是无辜的,您这一定罪,岂不是要让他平白背上残害至亲的名声?”

“您让他以后如何在朝臣、在百姓面前立足啊!”

“所有人说起宁儿,都要加上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原着)
神医凰后(《且听凤鸣》原着)
她,21世纪被家族遗弃的天才少女;他,傲娇腹黑帝国太子,一怒天下变的至高王者;她扮猪吃虎坑他、虐他、刺激他、每次坑完就跑。是个男人就忍不了!他只能猎捕她,宠溺她,诱惑她为他倾心,谁知先动心的人却变成了他。——君临天下的少年,凤舞江山的少女,一场棋逢对手,势均力敌的爱情追逐游戏。
苏小暖
寻龙校尉
寻龙校尉
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莫测风水盗墓世界的大门,在风水秘术与冒险传奇的交织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令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书中最引人入胜之处,是对神秘莫测寻龙分金定穴秘术的极致呈现。作者以深厚的传统风水知识为基石,将罗盘定向、山川形势判读、天星卦象推演等古老秘术的原理与操作细节娓娓道来。从解读山川走势中仿若灵动巨龙的脉络,到依据星象变化确定墓穴吉位,复杂晦涩的风水理论在作者笔下变得鲜活。读者仿佛跟随
艾时
我在地窟无限复活
我在地窟无限复活
一场车祸,来到了鬼神地窟,还能无限复活!不断探索,不断变强。曾拯救万千,也曾毁灭众生,和刑天喝过酒,也和宙斯打过架。当我站在众神之巅,大剑所指,即是众神心之所向!
熊仔寿司
仙源道
仙源道
我道尽万灵,以此身入仙路,追逐本源之尽头。一个拥有神秘身世的弃婴,经脉根基被残忍摧毁,后被老人将其带回村中抚养长大。十几年后婴儿长成少年,随着一道青色光芒的到来,少年再次被命运所眷顾,意外获得了禁忌般的修炼根基。但与此同时,小山村却在这一刻被血夜笼罩...
徜星夜
三更讲鬼
三更讲鬼
此书叙述八零年代一些离奇之事。一个地方,何止百件故事。我应当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听众更加合适。听过的故事,写出来,也是为了缅怀过去。里面的人或事,你可当作玩笑一听就罢。也可作为一部自我反省的故事来观。说不准……里面的人物,会带有你的影子。也或者是,你身旁人的写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终有一形,与你无二
卜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