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妖邪请自重!本官只想摸鱼》最新章节。
第209 章 金阙朝行
赵景桓应下苏长安之言后,立刻吩咐亲信前往东华门通传入宫。
虽贵为太子,皇城却非想进便能进。御前规制森严,自申时之后,非有要事不得擅入,更别说带着旁人同行。即便苏长安如今是“崇文小圣人”,要入禁地天衍殿,也需事前奏请、备文呈报、礼部挂号、内监核查。
而这些手续,赵景桓显然早已轻车熟路。他命人以“圣人有悟,道脉所感,需入天衍观象”为由草拟奏章,同时启用太子专属的“急呈密函”通路,绕过礼部,直接送入内廷。
随即又命人备辇、清路、调度仪仗,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效率堪比行军调令。
昭阳公主见状,也起身取用印牌,命贴身女侍整装,称要随行返宫为父皇请安,并顺道陪同“苏公子入宫观象”。她语气端庄、步履轻盈,可从耳尖到颈侧,一寸红得像被太阳吻过,分明藏着难掩的羞涩与期待。
赵景桓侧目看了她一眼,眼底闪过几分复杂情绪——
蠢归蠢,但这次倒是帮了大忙。
待太监来报:“御前已准奏,内廷开放半柱香,天衍殿可通行。”
赵景桓这才长舒一口气,唤人整备出行。
此时,苏长安已重新束好衣冠,换下外袍。
他站于廊下,目光望着宫门方向,眼底沉着一抹隐晦不明的锐光。
赵景桓走至他身侧,低声笑道:“苏兄,接下来你要见的,可是天子。”
苏长安不置可否,语气不快不慢:“天衍殿在天子身后,而我此行,目的在天衍。”
赵景桓一笑:“你这话说得,连我都想信了。”
两人目光交汇,一人锋芒藏刀,一人笑意藏剑,默契未生,各怀心思。
随即,太监报声:“辇舆已备,宫门已开。”
赵景桓转身扬声:“启程!”
大皇子府门启,金顶朱辇已候多时。
昭阳公主赵韶音执缰在前,一袭月白纱衣,披帛垂地,肩若削玉,眉眼低敛。她虽未言语,却频频回首,眼中星辉难掩,仿佛能将那身后踱步而出的男子印入眸心深处。
正是苏长安。
儒袍熨帖,长身玉立,步履沉稳。他并不多言,眼神却凝着淡淡的凌厉与专注,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一张绷紧的琴弦上。
赵景桓站在苏长安左侧,今日他未着朝服,只穿一身绛红内甲罩青纹常袍,但步履昂然,神情间竟带着几分少年意气。他目光扫过来往注目之人,隐隐有几分压不住的骄傲。
他今日不是一个太子,而是一个要与“小圣人”并肩的王者。
苏长安却走得如坐针毡,街上百姓、官员、仆从,那些人望过来的目光热切得像晒谷场上的烈阳。他仿佛成了一只被架上了神坛的猴,披着霞光,笼着光环——每一寸光彩都不是自由,而是束缚。
“这要是每天都这样看我一回……”苏长安心里泛着嘀咕,眼皮都快抽筋了,“那些明星到底是怎么活下去的?”
为了打破这份诡异的沉默,也为了不让苏长安“过于难堪”,赵景桓主动搭话,语气半真半戏:
“苏兄不必在意旁人,这些人只是不曾亲眼见过‘小圣人’罢了。”
苏长安转头看向街道两侧,那些或兴奋或敬畏的目光正不断落在他身上,像是看一座会走路的圣庙:“看来我该戴面具出门。”
他眉角一挑,语气带着真诚的困惑:“有一事还望太子解惑,我不过写了四句诗而已,至于众人如此重视,如此抬爱,以至于全城沸腾么?”
赵景桓听后哈哈一笑,趁机拉近语气:“苏兄言重了。文思阁那四句,固然引起轩然,但这场风浪的真正源头,并不止于那一刻风月。”
苏长安眸色一动,侧目看他,神情不动声色:“哦?那我倒想听听,是哪来的天雷滚滚?”
“只是引子。”赵景桓意味深长地望着他,“如今整个京城,已经流传开一部策论,名曰《长安策论》,据说由崇文书院众大儒合力所编,收录了你在书院期间所有的辩论、言论、对答……从圣道、气运,到法礼、民心,无一不包。”
“圣、贤、王三位一体之说,尤为震撼。听闻几位老儒读后,竟夜半隔空三拜崇文大门,称你为‘醒世第一言者’。”
“……”苏长安目光幽怨,长吁短叹“这……也太拼了吧。”
苏长安深吸一口气,像是在压制什么情绪,内心吐槽:“不是不想骂人,只是找不到词。”
赵景桓却话锋一转,又抛出一颗重磅炸弹:“对了,昨天晚上京中还出了件事,你大概还没听说。”
“哦?”苏长安生无可恋,麻木的侧目看他。
“崇文学院流出一篇《长安醒世录》。”赵景桓语气郑重,“据说是江大长老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