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第319章 风雨兼程,教育的考验(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最新章节。

郭凌峰猛地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刘全身穿官服,身后跟着一众凶神恶煞的衙役,满脸的傲慢之色。他心中顿时明了,这刘全,来者不善!

“刘大人今日到访,不知有何贵干?”郭凌峰不动声色地站起身,不动声色地将昏迷的士兵挡在身后,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哼,郭大人好大的架子,竟然让本官亲自上门!”刘全斜睨了一眼地上的士兵,冷哼一声,“本官今日前来,是为了教育改革之事。”

郭凌峰心中一沉,果然不出所料,这刘全,是冲着教育改革来的。他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道:“哦?不知刘大人对教育改革有何高见?”

刘全走到郭凌峰对面坐下,翘起二郎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郭大人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推行教育改革,本官佩服。只是,这国库空虚,百废待兴,这教育之事,是不是耗费了些?”

“刘大人此言差矣,”郭凌峰毫不退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立国之本,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百姓更加安居乐业。眼下的这点投入,与未来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不顾眼前!”刘全猛地一拍桌子,厉声道,“本官已经决定,削减教育预算,将这笔银两用于赈灾救灾!”

“不可!”郭凌峰断然拒绝,“教育事关重大,岂能如此儿戏?刘大人若要削减预算,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两人针锋相对,气氛剑拔弩张。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教育家孙先生站了出来,躬身说道:“两位大人息怒,老朽倒是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

郭凌峰和刘全同时看向孙先生,等待着他的下文。孙先生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教育改革,人人有责。我们可以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鼓励富商巨贾捐资助学,同时也可以鼓励一些有经验的匠人到学堂授课,传授一些实用的技能,这样既能减轻朝廷的负担,又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可谓一举两得啊!”

郭凌峰眼前一亮,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他当即表示赞同:“孙先生所言极是,就按你说的办!”

刘全见郭凌峰如此坚决,知道今日无法得逞,只得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送走了刘全,郭凌峰心中的阴霾并没有散去。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他看着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公文,还有窗外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年轻面孔,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这时,李梅老师匆匆忙忙地走进了他的房间,欲言又止。

“郭大人……”李梅老师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郭凌峰放下手中批阅了一半的公文,温和地问道:“李老师,可是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李梅老师叹了口气,说道:“孩子们求知若渴,我也尽心尽力想要将所学传授给他们,可是……”她顿了顿,从身后拿出一摞已经有些破旧的书册,“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还是之前那些陈旧的内容,有些知识点已经过时了,而且数量也不够,很多孩子都没有课本可用。”

郭凌峰接过教材,翻看了一下,眉头微微皱起。他知道,李梅老师反映的问题并非个例,而是整个教育体系都面临的难题。之前因为刘全从中作梗,教育经费被大幅削减,教材的印刷和更新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李老师,你放心,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教材的问题。”郭凌峰郑重承诺道。

李梅老师感激地点点头,但她心中依然放心不下。回到学堂后,她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既然没有教材,那她就自己编写!她挑灯夜战,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知识的理解融入其中,一笔一划地编写着新的教材。虽然辛苦,但她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因为她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只有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与此同时,郭凌峰也在为筹措教育经费而奔波。他积极联络城中的富商巨贾,希望他们能够慷慨解囊,支持教育事业。然而,大多数商人都对他的提议反应冷淡,他们更关心自己的生意和利益,对教育的投入并不感兴趣。

就在郭凌峰一筹莫展之际,城中却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富家子弟王鹏,那个曾经让所有老师都头疼的纨绔子弟,竟然带着他组织的艺术社团,在城中心广场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慈善演出。

演出当晚,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王鹏和他的伙伴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歌舞、戏曲,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演出结束后,王鹏走上舞台,向众人宣布,他们将把这次演出的所有收入全部捐赠给城中的学堂,用于购买书籍和文具。

王鹏的举动引起了全城轰动,人们纷纷赞扬他的善举,许多原本对教育漠不关心的商贾也深受感动,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一时间,捐款如潮水般涌来,郭凌峰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心中充满了希望。

然而,就在郭凌峰为教育改革取得的进展感到欣慰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在城中一处简陋的民房里,一群贫苦的孩子正围坐在闪烁的油灯下,他们面前没有课本,只有一张张粗糙的纸张,上面抄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昏暗的油灯下,赵玲明亮的双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家境贫寒,无力购买书籍,但她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比强烈。白天,她会去学堂旁听,努力将老师讲解的内容记在心里。晚上,她就着微弱的灯光,一笔一划地将白天听到的知识点抄录下来,反复研读。

“大家不要灰心,知识就在我们手中!”赵玲召集了几个同样无力购买教材的孩子,成立了一个学习互助小组,“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学习小组的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是一样的强烈。他们互相借阅笔记,共同探讨难题,在学习中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却从不放弃,因为他们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照亮未来。

与此同时,皇城之中,一场关于教育改革的激烈辩论正在朝堂之上展开。

“陛下,微臣以为,郭大人提出的教育改革劳民伤财,实属不妥!”刘全站出来反对,“我朝自古以来以农为本,将大量资源投入教育,只会让百姓荒废农耕,不利于国家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