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八百无限战魂助我!》最新章节。
齐辉很明白。
必须要给百姓以退路。
简单来说,百姓必须有多种选择,才能得到真正好的发展。
在一个封闭的地方,百姓只会被肆无忌惮的压迫,而且是没有底线的压迫。
就像现在这处小镇。
他并没有去解决土地的问题。
但他给了百姓工厂、交通、大巴车、收音机。
就业,路,信息。
百姓们自己就会从当地跑路。
地主尽可以去收9成,尽可以去放高利贷。
但百姓能用脚去选择。
他们会跑去大城市,留下地主对着空荡荡的地自己去折腾。
而地主自然也不会甘心,他们要么降低地租,要么卖给大地主。
而大地主就会购买机械设备,降低对劳力的需求,用少量的相对有吸引力的工资,去吸引市场上的劳动力,来当农场工人。
这就是经济定律——有选择的地方,才会达成动态经济平衡。
看一个地方能不能兴旺,就看他们的百姓有没有更多的百姓。
为什么封建朝廷,百姓最后要造反?
因为大部分百姓都被死死禁锢在土地上,除去靠土地挣饭外,几乎没有其他出路。
于是就只能忍受朝廷和地主豪绅官吏的残酷压榨,所以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还有人下南洋。
为什么麦国后来要反垄断,就是他们同样意识到这个问题:防止大公司垄断一切行业,造成民众没有选择。
那时候,你想罢工也没用了。
所有的公司,工厂都是一个老板的,让你007,你就不能996,让你996,你就不能885。
消费者也不好过,卖你两年前的商品,还要用今天的价格。
这点他是最清楚不过了。
另外一个时空的诸多事,早就将他淬炼得炉火纯青。
他可不是那些只有一腔热血的小年轻。
他们有勇气,有热血,有执行力,但眼界不够宽阔深厚,往往只能掀起波澜和风浪,却不能塑造根基和秩序。
当然懂的都懂,不能详细说。
接着齐辉又继续往北走。
他来到了一座村庄。
村庄已经有些萧条。
相比之前的印象,这里少了很多人家。
他看到,一些破旧的泥坯房上,只剩下空荡荡的干泥块,房梁、木头、甚至稻草都被人拿走了。
院子也被拆得乱七八糟。
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背井离乡的人,剩下的房屋,被邻居亲戚们村民们,拆光了。
乡村就是这样,一点有用的东西都不会浪费的。
他看到村里很少有青年男丁。
只有几个一看就是二流子模样的家伙,在街上揣着手,盯着下地干活的村妇。
他微微皱眉。
他自然知道,一旦丈夫和公公外出打工,留守的村妇婆婆就成了这些游手好闲的家伙们的眼中物。
没有力量,是没有办法守住自己的。
这一点,乡村才是更加明显的丛林社会。
相比之下,大城市还有更多的秩序可言,而且人与人是陌生的,彼此不知道底细,不会轻易挑衅。
乡村却是熟人社会,彼此知道根底,下手就更加狠。
“我说几件事,你记一下。”
“好的, 老板。”侍从官赶紧拿出小本本记录。
“重点关注乡村的治安问题,尤其这些游手好闲的家伙。”
“不能让他们形成治安问题。”
“要做好打工者的落地工作,多造便宜的房子,建立新式小区,尽量让打工者工作一年,就能够将家人全部接进城市。”
“不要怕城市大。”
“城市大,就多划区,合理规划好交通,多搞立交桥,要搞多层,高层交通。”
“加强地下交通建设。”
齐辉这是一举两得,地下交通,也同样是很好的防御工事。
想到这里,他又给鬼子大本营的战魂勇士卧底发去消息。
“多造地下铁路。”
现在嘤国,毛熊早已经有地铁了。
地铁是在1863年发明的。
第一条地铁——论吨大都会地铁于1863年1月10日正式开通。
这就是工业革命的成果。
齐辉正说着,就看到几个小孩子正在光着屁.股到处跑。
几个五六岁的孩子也在地里忙着捡麦穗。
齐辉摇头道:“看来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仅仅发展到这几年,只是刚刚让百姓能吃饱,距离小康还早得很。”
随后他站在一处高高的土坡上,低头看到一家院落中。
只见一个老婆婆撑出来饭。
一家老小围绕着几块石头吃饭。
没有木头桌子,也没座位。
就拿着几个石头凑出了桌子和凳子。
这就不错了。
在这种平原村落,即便石头都是好东西,会被人搬到自己家里。
也就是现在,有人出去打工了,青壮年少了,争抢的现象少了。
齐辉注意到他们吃的饭,都是地瓜配合一些糠皮,再加上一些土豆还有白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外加一些野菜。
至于饭则是玉米野菜窝窝头。
按说这里没有种玉米的。
至于稻米、小麦,那是精粮,显然他们是卖了较为高价的精粮,再买来廉价的地瓜、土豆、玉米,再挖一些野菜来当饭。
这饭很糟糕吗?
不,齐辉知道,这已经是盛世才有的景象了。
不用吃树皮草根,对农民来说就是盛世。
什么贞观乾隆,大部分地方的底层农民都是这样过来的。
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精粮,吃上肉。
只有少数鱼米之乡,天府之地,才能隔几天就吃肉。
不过,这已经很可以了。
齐辉明白,相对来说还是能吃饱。
这比以前那种半饥荒的生活来说,自然是好的不少了。
那几个老人吃完饭后,就在街头聊天。
孩子们则是光屁.股疯玩。
“要我说,苦了大半辈子,到死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一个老头说着。
“幸好今上给了安稳的生活。”
“孩子们如果没钱可以去城里打工。”
“是啊,能去工厂里打工就有钱赚了,有钱赚,家里就能买来粗粮来吃了。”
“不像以前一遇到年景不好,大家就得逃荒啊。”
“是啊,还是当今的皇上好。”
齐辉听得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