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第435章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最新章节。

梁国公,都改成凉国公了。

蓝玉那个武夫,一点觉悟都没有。

再这么折腾下去,很快就要凉凉,就算是朱允熥继位,朱元璋也有可能考虑朱允熥无法驾驭蓝玉,该杀的还是得杀。

何况淮西勋贵,没有多少人愿意站队朱炫。

蓝玉恢复本性的话,再过一两年,必死无疑,谁也救不了。

“凉国公是二哥的舅姥爷,为大明立下不少功劳,好像不好处罚。”

朱炫说道。

朱元璋冷哼道:“没有什么不好处罚,乖孙你就是太过在意你二哥的想法,这样是很好,重情重义,但在很多大事上面,很容易受到牵制。为了咱们大明江山的稳固,某些不听话的人,需要死。”

“皇爷爷要杀凉国公吗?”

朱炫问道。

朱元璋又道:“那就看他的表现如何,咱也让他回京了,到时候再说吧。”

其实他还是不太想杀蓝玉。

以前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不是老了就是不在了,蓝玉可是徐达等人之后,为数不多的可以独当一面,领兵打仗的人。

历史上的蓝玉,经常被弹劾,但弹劾的奏章被朱元璋按住。

要不是考虑到朱允炆驾驭不了蓝玉,而蓝玉又确实超级跋扈,做得很过分,还不用死得那么快。

“孙儿和皇爷爷相比,差距还是太大了。”

就算朱炫是穿越者,但眼界和手段等,对比一个真正的皇帝,差距还是比较大。

朱元璋笑道:“没事,乖孙可以慢慢学,还有没有其他奏章?”

“还有!”

“这里有一份西北送来的奏章,说是近来经常有来自西方的胡人犯边,请求皇爷爷增兵支援。”

朱炫又拿过一份奏章。

中原王朝和胡人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不过哪个朝代,或多或少都有和胡人打的仗。

朱元璋接过来批阅,有时候他们爷孙俩,还会互相商量怎么处理等。

云奇和侯显站在旁边伺候,帮忙倒茶,或者送一些糕点过来。

看到朱炫能和朱元璋一起批阅奏章,他们心里不知道多得意,基本可以断定朱炫的地位稳了,没有站错队。

一直到了傍晚。

“是咱错了。”

朱元璋有些心疼道:“乖孙刚回来不久,咱就让你看那么多奏章,都没时间休息,一定累了吧?”

他还拉住朱炫的手,轻轻地按捏手臂。

朱炫知道,皇爷爷这样做,是教自己当皇帝,摇头笑道:“孙儿不累,皇爷爷累了那么多年,孙儿能和皇爷爷分担一下,这是荣幸。”

朱元璋哈哈一笑。

他心里在想,将来就要把政务全部交给乖孙,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为乖孙分担。

最好当然是没有。

作为皇帝,必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能分担给其他任何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
谢光阴的手机莫名与万界突然出现的天幕相连,开局便是历史年代表?泰山封禅的始皇:我是千古一帝,好耶!不对,怎么二世难续?听着底下朝臣吵吵的武帝:看到没?天幕都说要打匈奴。哪个再敢提意见就拖出去斩了。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天幕说我是忠义两全,终于有人懂我了!更有被天幕说清风不识字的爱新觉罗们的集体破防,老朱家们的集体大航海……历史上的遗憾,尽数被天幕弥补。而作出这一切的谢光阴表示:别问我,我就是一破刷
苏仐
飞鹏同风起
飞鹏同风起
滚滚大河,泱泱华夏。王朝兴衰,朝代更替。跌宕起伏,可悲可叹。大禹治水,武王伐纣,周公吐哺……此间有惨酷血腥,亦有真情实感,无不令人动容!从校园走向历史长河,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纯真善良似乎难以存活,他……
123一剑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
杨晨穿越后本想摆烂躺平,却不料一睁开眼睛,就在十米城楼上“直播造人”!爷爷死了,爹也没了,唯一活下来的六叔,更是命不久矣。偏偏皇帝想让他死,世家门阀想让他死,就连那个拜金的未婚妻,也想让他死!天崩开局,唯一的依仗,除了远在边关的十万大军,就只剩下他修炼来的一身武艺!当所有人还在嘲笑他纨绔之时,却不知他已经天下无敌!“六叔,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啊!”
鹤林小四
综影视之沉浸式恋爱
综影视之沉浸式恋爱
慕含光因为不肯相亲结婚被亲妈背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加一个无良公司推出的恋爱改造计划,旨在让她体会到恋爱的美好,从而步入婚姻殿堂,为当前的结婚率、生育率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第一个世界完成结算,辅助系统看着结局写下评语并劝退:玩的这么花,你不需要恋爱改造。慕含光冷笑:报名时候不通知我,现在征求我意见了,不可能!不就是恋爱么,恋!奉劝你麻溜给我接下一个世界,告你,敢踢我就投诉你,赔不死你我不姓慕……目
大仙保佑
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
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
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谁规定穿越汉末三国必须胸怀大志?韩峰立志躺平,誓死摆烂!沉迷享乐怎么了,混吃等死又怎么了?爽到飞起!谁曾想躺平十年,刘备曹操同时上门。韩峰:不出山,死活不出山!什么,跪求?什么,嚎嚎大哭?什么,儿媳妇都送来了!韩峰:老曹啊老曹,你这是逼着我架空你啊!
孔明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