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年代:我只想平淡生活

第17章 民国:好好活着17(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快穿年代:我只想平淡生活》最新章节。

拂晓时分,太阳隐隐藏在云层后面,只透出缕缕金色的柔和光晕,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早上六点半,八宝巷已经开始沸腾起来了,大人们忙着出门干活,排队打水,小孩儿急急忙忙吃着早餐出门跑去上几公里外的学堂……

寒枝赖床赖到七点才起,洗漱后,照例在院子里锻炼身体,吃完早餐,进入虚拟空间温习两个小时的医书。

温习完医书,还没人上门求药看病,寒枝就进入药房制药。

夏日最受欢迎的驱蚊包和消暑凉茶库存不多了,她得加紧赶制一批应付上门换药的人。

之后就是制作几瓶止血粉、活络膏等优良药品卖给系统赚积分。

应付完几个上门换药看病的人,给人拿药收钱,又进入药房研制新药,解毒丸,之前老猎户提了一嘴,现在一有空她也会花点心思去研究。

直到系统提醒沉迷制药的寒枝午饭时间快到了,她才惊觉上午的时光在不知不觉间溜走了。

午饭后消过食,午睡醒来,寒枝躺在客厅的躺椅上看报纸,一旁的桌上放着几串荔枝、一盘小点心、一壶凉茶,悠然惬意。

这个时代的娱乐八卦总是围绕着一些名人政要的各种风流韵事,当然今天的头版头条就是北平来的大名角离秋白今天下午即将演出的盛况。

“寒丫头……寒丫头……”院门被敲响了。

寒枝起身打开门,是隔壁杏大姐的远房亲戚林大娘,每年都会进城和她换药。

林大娘拿了一大篮子自家种的荔枝站在门外:“寒丫头,我想跟你换点驱蚊包和消肿止痛膏。”

寒枝请她先进院子里喝茶,这几年林大娘和寒枝关系比较熟了,人也没那么拘谨了。

林大娘还要赶回乡下,付完固定的七文钱拿完药就告辞离开了。

之后就没人上门换药了,寒枝正想着要不要出门去庆德楼凑凑热闹,不过转眼又想到这时候可能都没票了,天气这么热,还是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了。

444系统一语道破:“宿主,你就是懒得出门。”

寒枝:“………”

其实他们一人一统都是喜欢宅在家的,寒枝沉迷研制新药时十天半个月不出门都是家常便饭,而444系统因为主线任务进展顺利,彻底躺平变成咸鱼统了,现在还迷上了系统游戏。

下午不想再进药房制药,寒枝悠闲地躺了一下午,吃完了一盘樱桃和一串荔枝。

……

另一边的庆德楼则风波四起。

今日的庆德楼可谓是贵客盈门,为了一睹大名角离秋白的风采,许多达官显贵都来凑热闹了,其中还有不少洋人和R国人。

宴家宴老夫人也来了,她平时就喜欢听戏,也是北平大名角离秋白的戏迷,就早早让家里的佣人在庆德楼预订了包厢。

本来陪她一起来的只有她的贴身嬷嬷和一个会点功夫的丫鬟,但小儿子宴淮刚好休息,不放心老母亲去人多的地方,索性就陪她一起来了。

庆德楼是金华城着名的戏园子,位于城南鼓楼右侧五百米处,坐南向北,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

戏院门前设有木制单门牌坊,坊额题写园名庆德楼,顶部建设小屋脊以防雨淋日晒。

戏院内的戏台为正方形砖木结构,台子四角有木柱,台前两根柱子分别挂有对联。戏台高大宽阔,正面设有雕刻精致的护栏,护栏顶端装有木刻莲花作为点缀,戏台顶部装有垂花倒栏杆,与下面的栏杆互相对称。【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德云物语
德云物语
兜兜转转磕磕绊绊合合散散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凶手闰土
急红眼!京圈太子爷被甩后彻底沦陷
急红眼!京圈太子爷被甩后彻底沦陷
温夕被家人威胁,甩了陪了自己三年的小狼狗,转头和京都许家继承人订婚了。双方见面的时候,男人将温夕逼退到角落里。谁懂啊!被甩的狼狗弟弟变成了她未婚夫,还是大七岁的未婚夫!!!走投无路,逼她就范?她想求助其他公司…却发现许肆也是许清野。她哭了,许肆心疼的不行,“我一看见她眼泪掉下来,我就心疼的不行…”“想把伤害她的人…都弄死!”许肆走身后穷追不舍,温夕转头说他年纪太大了。可他却不要脸的说:“年纪大的
施凝
纨绔为我夺诰命,重生主母杀疯了
纨绔为我夺诰命,重生主母杀疯了
嫁与宁远侯府十余载,执掌中馈,孝敬公婆,沈棠宁自认无半分过错。直至素来冷清的世子与已成弟媳的庶妹勾搭成双,联手逼她下堂,她方知自己错的离谱!重来一世,回到庶妹与她换亲这天,沈棠宁冷笑,决定将错就错,嫁给了二房不学无术的纨绔败家子。新婚夜,纨绔夫君掀了盖头,吓得一个踉跄跪在地上。沈棠宁泪珠滚落,红着眼:“我本该是世子夫人,嫁了你,这辈子都完了!”池宴心尖蓦地一颤,手足无措。……从此。他斗鸡走狗,夫
折雾里
乄封
乄封
乄(wu第三声,中国汉字)宇宙无尽,纷乱不止,于压迫中淬炼贯世之志,于战斗中争夺自由的权利,这个世界所需要的竟然不是强大,而是血统!荒谬,这个世界所须要的仅仅是强大罢了。不会写无敌流和爽文文笔差,就是想讲个故事,如果不喜欢的话,也请离开。前...
棒棒糖好呲
不觉玉树映金台
不觉玉树映金台
紧扣国家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结合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四川、重庆、云南……多地强化基础教育,努力提升公办初中“腰部”义务教育质量的真实轨迹,呈现我国城乡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的公办初中突破困局,“力壮豆腐腰”,发展成群众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精彩故事!
竹正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