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第484章 贞观二年之度支(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没错,经过商讨,最后又经过李长河仔细数据研判,贞观二年的支出至少需要三亿九千万。

比原先预计的三亿五千万还多了四千万,比贞观元年两亿九千万的税收多了整整一个亿。

说实话,当李长河报出这个数字时,一向情绪稳定的房玄龄都忍不住起身,然后瞪大双眼。

而一向火急火燎的魏征更是针锋相对提出自己的意见,那就是这么干,底层百姓能受得了?这感觉比隋末的税收还要疯狂。

但李长河随后将具体情况进行一顿分析,将此预算的可行性完全展示众大臣前,这才让大臣们觉得,好像真的可以。

首先便是国之根本,军费的支出。

这方面的支出与刘政会的预算支出差不多,九千万至一点一亿。

其中军饷支出并不大,主要是卫国军武器装备的升级。

即火器装备的大范围装备,打造炮营,制作黑火药和爆炸物。

还有披甲刀剑,科学院和工部出品的新式优质武器装备需要逐渐装配,还有新式弓箭等。

这些支出是必须的,因为时代关系,这些物品的成本极其高昂,占据了全部军费预算的百分之六七十。

然后是训练支出,一个强有力的军队,士兵素质必不可少,所以新的一年要加大卫国军食物高品质升级,肉蛋奶要逐渐普及。

有了良好的营养摄入,那么训练起来会更有动力,军人身体素质会越高,那么便可以在战争中获取更大的优势。

然后便是战马养殖,这相当于现代的远距离投放设备,且是消耗品,投入巨大。

还有军情署的支出等等。

在如今国防巨大压力下,九千万的国防预算是合理的,甚至现在卫国军的发展还需要更多投入。

如今已经是非常克制的投入了。

接着是农业的投入。

民以食物天,虽然现在极高产的麦子正在南阳和汉中种植,但是这两地的农产输出还需要时间,还需要建设。

为了防止先发优势,以后这两地的麦子输出需要输出成品,而不是原材料。

以目前麦子的优良特性,哪怕是最差的麦种,一旦流出那么就是资敌,会快速提升敌对势力的人口数量。

毕竟如此高产和不怎么要求生存环境的麦种,是农业社会提升国力的绝佳利器。

所以朝廷已经决定,南阳和汉中的封关目前要持续下去,想要这两地供养全国,那么就需要对麦子进行加工,加工成面粉等再进行对外输出。

所以,这需要资金建设。

还有就是全国其他地方的水利设施建设,还有高标农田建设,预计五千万。

然后是教育支出,随着李世民和李长河推广教育为本的国策理念,为了让大唐更快速进入工业社会,经多方努力,预计从贞观二年开始对全国教育,不论是公家还是私塾都进行统一补贴。

试行六年义务教育,即从六岁开始进行教育学习,直到十二岁。

之所以这样做也有现实考量。

第一六岁至十二岁的孩子暂不具备劳动力,在家中干活也施展不出太多能力,还不如趁机在学校进行学习,就算不能成为人才,也能为未来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做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港片:主角光环?先拿你浩南开刀
港片:主角光环?先拿你浩南开刀
关于港片:主角光环?先拿你浩南开刀:穿越港片世界,成了大佬B麾下一名洪兴仔。为社团浴血奋战,却屡遭打压,无出头之日。只因气运之子陈浩南自带主角光环。忍无可忍之下,他彻底不装了。先拿下铜锣湾,再掌控洪兴,一代地下开始枭雄崛起!
宝宝早睡哈
道藏辑要
道藏辑要
关于道藏辑要:是继明和之后收书最多的道教丛书。该书存录了大量的道教资料,其中明正、续所未收的道书凡114种。
用户68674337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宦官弄权,群雄割据,外敌环伺,内乱频发,大厦将倾,生灵涂炭。项战望着烽烟四起的大地,举起手中的天龙破城戟,率虎狼之师,横扫天下,只为重建煌煌盛世,护百姓万世太平。
不要虚盘他
星铁:幼崽任务即刻执行
星铁:幼崽任务即刻执行
关于星铁:幼崽任务即刻执行:“假如嗷,我说假如……“没有假如。(冷漠脸)“因为我是幼崽所以,我为所欲为(墨镜)……………………那刻夏:世界上都是傻瓜、巫婆、元老院。只有大地兽才是真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波提欧:他宝贝的,我没有奶给他喝,润滑油喝吗?我拿来擦关节的。刃:没关系,上一个是卡芙卡养的,这个理应是我来,况且,也没有很难。万敌:养孩子而已,悬锋城人的字典里可没有“困难这个词。
萱靖
锦衣血诏
锦衣血诏
大哥暴毙,留下绝色嫂嫂。李卫东为照顾嫂嫂,从关隘巡检开始,勇闯大乾。皇帝年幼,皇后美艳,藩王拥兵自重,大乾内忧外患。“皇后,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帮你儿子坐稳江山。”李卫东说到做到,掌控锦衣卫,重塑朝堂,远征塞外,平定天下。手握绣春刀,谁敢不识君!
兜里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