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武统春秋,从周亡开始》最新章节。
			     清晨的秦岭山上,即使没有冬雪覆盖,林叶与灌草上,也挂满了一层冰霜。
 隐卒百夫长将手放在嘴边,长呼了一口气,热气透过指尖就变成了白雾,消散在了空中。
 整个队伍也因着这份寒意,变得稍许沉寂了起来。
 当然最主要的,是隐卒百夫长泽,看得出队伍中的将军在思索些什么,便也识趣地只是在前方开着路,没有过多聒噪些什么。
 齐渊用短腰刀砍开身前挡路的枝叶,径直跟着泽在林中穿行着,
 脑中想着的,却更多是方才百工的非议。
 齐渊在当时,是装作没听见,没有实际进行处理的。
 且好似通过那一番和王女的承诺,盖下了那番非议的影响。
 但实际上,
 精神上的激励、打鸡血,是有时效性的,
 热血变凉后,终归面对的,是一个骨感的物质世界。
 而那个‘非议’所诞生的土壤,其实就是跟随齐渊出城的那些康宫百工们,对现在物质生活的不满。
 那是一个很危险的征兆,
 所以当时齐渊没有去挑破。
 挑破只会激化这份矛盾,放大那些不满,然后,逼走更多摇摆状态的人。
 而这份不满或是说不稳定,
 有一个根本性原因,
 就是齐渊现在的兵力太少了!
 这里简要说明下,在齐渊的认知中,一个王驱使百姓,从来依靠的是两个词,
 ‘权力’与‘权利’
 在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中,
 权力,由枪杆子组成,百姓遵从于‘权力’,更多的是在‘避害’,
 是我不如此,我就会被什么什么……
 权利,由利益交换构成,百姓遵从于‘权利’,是在可选择范围内‘趋利’,
 是我为你做工,我能得到什么,所以我才自愿来的。
 (这里插一句,有些残酷的是,哪怕是卖身,是卖儿卖女,都是‘趋利’,只是说,当事者,被逼迫到此,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那么回过来,
 百工的非议为什么会有市场,
 只是因为,
 彼时镐京城乱,康宫刚遭了杀戮,那些康宫活下来的百工要求便低了,只想着活,便也跟着齐渊出了城,
 乃至,当日城外的拜服,可能都是心甘情愿的。
 此时,他们是完全的‘避害’心理。
 可此一时,镐京的杀戮远去了,生命的威胁淡了,
 再加上这千人队伍中,实际的兵卒——隐卒现在连三十都不到,义儿军又都太小。
 ‘避害’的威胁不存在了,
 在‘趋利’的影响下,有些人的心思,也就活络了。
 怎么说呢,这没什么不对,也没什么不好。
 人,都是这样的,水流低,人走高,没什么大不对。
 所以当时齐渊必须忍着,而哪怕后面因为许诺,将这些情绪按下了。
 齐渊也只能通过一些小手段来改变,比如,
 他给了木户十个分食肉羹的名额,来试图瓦解那个不满的群体。
 木户,是最初跟着齐渊的,刚才的一番试探,也表明了其实木户并没有过多的不满,甚至其婆姨,愿意将稷米粥给他,
 宁愿一家饿一天肚子,也要维持现在的状况。
 所以,其就是可争取的那一群体。
 而另一个群体,自然就是康宫的那一批,且其中,也必然有中间摇摆的,与,想走意愿很重的。
 齐渊给那木户十个名额,最初跟齐渊的3户木工,肯定各占一个,
 那么剩下七个名额,拉拢的,就会是木户认可的,摇摆的那一批康宫百工。
 ‘往后,还是要一点点地再多给木户食肉名额,帮助其在康宫百工那里站住脚,一点点地扩大其在百工中的影响力,使得以木户为首的安稳群体,一点点蚕食那些不安稳群体。’
 这般想着,齐渊瞥了眼身前带路的百夫长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