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第130章 秦帝国留给刘邦的宝藏。(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最新章节。

“我们能从短视频里面看到二毛如何征兵的画面,古代其实要比现代残酷多了。”

“老百姓根本就不想当兵,谁愿意背井离乡过吃不饱的日子。”

“特别是家里面还需要自己照顾,说不定当兵回来了,家里面的人全部饿死了。”

“这种事情非常常见,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是最好写照。”

“再来说粮草。”

“俗话说,行兵打仗,粮草先动。”

“一支庞大的军队,后勤保障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支军队每天的消耗的粮食极其恐怖,他们的武器,战马,铠甲,医疗保障等等都要依靠后勤。”

“要是缺粮三四天,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可能会被敌军肉包子引诱,然后投降。”

“军队的粮食基本上要靠后面的运输队。”

“所以在很多战争当中打败敌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断他的粮,比如曹操的官渡之战就是火烧了袁绍的粮草最后胜利。”

“现在大家都知道后勤的重要性,但是士兵哪里来,粮草从哪里来,粮草如何最快速度送到前线。”

“这才是刘邦要解决的问题。”

听到这里,刘邦就想要给萧何磕一个,作为后勤大总管这些东西要依赖萧何的努力。

当年推选韩信做大将军,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萧何的推荐。

萧何对自己太有用了。

“以秦朝为例,秦朝军队人多,凶猛打仗厉害军功制度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来源于秦朝恐怖的抽丁制度。”

“三丁抽二,一户家庭有三个合适男人抽两个人上战场,这是强迫性质。”

“家属也要资助士兵的各种额外开支,比如着名的黑夫写信回家,让老母亲送衣服来。”

“军队每5个士兵为一伍,出现一个逃兵,战场怯战其他四人要受罚,士兵的家属也要连坐受罚。”

“举报有奖,相互监督看谁犯错了。”

“犯了错不想死也可以,一颗敌人的头就可以了。”

“严苛的军法是秦军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普通秦军上战场只能拼命。”

“当年蒙古骑兵战无不胜的原因之一,就是恐怖的连坐制度,谁跑了那些和他同一个队伍的就要受罚,家属也一样。”

“几乎和秦朝一模一样。”

观众身体一凉,难怪秦军要比六国军队强大这么多,每一个人都似乎不怕死一样。

这都是逼出来的。

“秦国感谢商鞅,秦人恨死商鞅。”

“这种制度就是商鞅制定,尽可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只要人人都恐惧,那么就会去执行命令,这也是法家无情的地方。”

“讲秦始皇的时候来看看法家如何统治天下,对百姓有多么残忍不要觉得法家很好。”

“法家服务的是君王,不是百姓。”

面对观众的反应叶枫随口一提,随即话锋一转,道:“但是,反过来想秦朝为什么能征到兵。”

“这么恐怖的制度应该没人愿意当兵,比如朱元璋时期军户太惨了,全国出现大规模逃兵的现象。”

“秦朝应该也逃啊!”

“原因很简单,秦朝知道百姓的具体位置,规定了百姓的活动范围,能够准确知道那里有兵源。”

“老百姓想逃都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漫威:我的系统很复杂
漫威:我的系统很复杂
原本只是平平无奇大学生的林海意外撞了大运,穿越到了漫威电影宇宙中,并且获得了一个系统。只是这个系统的画风与他想象中有些不同。“叮,恭喜宿主获得技能:玉璋护盾。“系统,你怎么是个原?“叮,恭喜宿主获得技能:魔凯降临。“……感觉你成分好复杂。“我这里还有轮回眼,要吗?“要!“骗你的,没有。于是,与不知名系统一边斗嘴,一边进行着难忘冒险的生活开始了。
无事早起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速战三国之刘备
速战三国之刘备
关于速战三国之刘备:三国迷的自娱自乐,无系统,无富甲一方的老套路,依靠自家的三国秘本背景,随心所欲,自然发展,后宫感情,算是转角遇爱,不多也不少……
上高小浪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