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出马笔记

第442章 信仰之力(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东北出马笔记》最新章节。

孙悟空实际上是文学作品里虚构的,并不存在这个神灵,佛教里倒是的确有斗战胜佛,但并不是孙悟空。

可是人家说了,孙悟空早已成为了一种精神的体现,供奉他确实也有灵验,也会有护佑,

由此可见,神灵的存在,首先要有人们信仰的力量,包括人们烧香祭拜,还有烧元宝烧纸钱这些,其实都是一种念力,同时也是愿力。

无数人的念力汇聚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效应,所以信奉的人越多,这个神灵法力就越高。

所以,如果你信,那么你就会和这个磁场产生感应和共鸣,这就叫心诚则灵,你不信的话,那么你就感应不到。

这也就是所谓的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根本理论。

我这总结不一定准确,大家姑且一听。

基于这个理论,所以千百年来能够被人们铭记的那些民族英雄,还有历史上的名人伟人,虽然肉身早已湮灭在历史深处,可仍然会以另一种形式,活在这个世上,活在人们的心中。

包括当年那些为了民族自由解放流血牺牲的英烈们,他们的精神也必然将永远存在。

这就叫:永垂不朽。

我这话题越聊越是崇高了,这位大哥也是听的一脸肃穆,然后忽然站起来,对着前面的虚空啪的一个立正,敬了一个军礼。

我这正讲的入神,冷不丁让他吓了一跳,我说大哥你以前是当兵的啊,这咋说敬礼就敬礼,动作还挺标准的……

大哥眼角不知什么时候有了泪花,擦擦眼睛跟我说,他的确当过几年兵,刚才我讲到最后一段话永垂不朽的时候,他好像看见屋里有个穿破旧军装的虚影,一闪而过。

听了这话,我也站了起来,往周围看去。

但却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难道,我刚才说的那些话,真的感召来了一位英烈的魂灵?

这件事之后,这大哥对我十分信任,托我给他家老爷子烧了十万贯的纸钱元宝,又特意去找地方做了一场超度法事,希望老爷子能早日投胎往生。

我跟他说,即便老爷子投胎了,但是人魂还在祖坟,你对他好,他就一定会保佑你。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祖先祭祀一定不能少,不要以为年深日久,就把祖先遗忘了。

因为那是我们每个人的祖宗根脉,是我们每一次轮回为人的生命起源。

我也相信,无论是华夏大地千百年来无数英雄的魂灵,还是每一个人祖宗根脉的祖先魂灵,只要我们不忘历史,不忘祖宗,他们都会化作一股股无形的力量,永远守护着我们的华夏大地,守护着我们几千年来的祖脉家园。

这件事之后,我就特别想去一个地方参观。

就是哈尔滨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

不过我觉得参观这个词还是不妥,应该用缅怀和凭吊,更为准确。

刚好那两天马云峰也没什么事,我把我的想法跟他一说,他也表示从来没去过,于是我们便约了个日子,共同前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将我团宠了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将我团宠了
九九被从天而降的人砸死后,在阎王那里闹了一场,阎王为了息事宁人,让她穿书成了公主。不过是冷宫的公主。开局就因为女主污蔑,亲老子要杖毙她。九九在心里无语:“怪不得这西楚国在十年后亡了,有这样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暴君,苟延残喘十年,已经是上天垂怜了。”听到这心声后,暴君突然不胡乱杀人了。对故意拿乔讨宝珠的老王爷:“不要脸的老家伙,都八十了,纳了个十四岁的小妾,色令智昏,小妾要什么,他都拼着老脸给求。殊
福元儿
暗域迷踪之风衣人
暗域迷踪之风衣人
关于暗域迷踪之风衣人:人类文明在重建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第九观测者等人成为了人类的英雄和守护者。然而,他们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们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深入研究量子科技和宇宙奥秘。他们前往宇宙深处,探索那些未知的星球和文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宇宙文明的发展。同时,他们也时刻警惕着新的危机的出现,为了人类的未来,继续在无尽的宇
石文武
永生之法
永生之法
马晓伟是一名普通青年,父亲去世后感觉没有方向。墓地祭奠父亲的时候。发现父亲留下了一把神秘的钥匙!父亲告诉他——自己并没有死;因为发现了古墓中的永生之法,所以假死。为了寻找父亲,他踏上了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旅程。在这个充满科学和阴谋的世界中,马晓伟结识了各路伙伴,也遭遇了强大的敌人。为了追寻永生,他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敌人,更要战胜内心的挣扎与困惑。
五味欢
快穿:每当黑化必挨揍
快穿:每当黑化必挨揍
关于快穿:每当黑化必挨揍:师尘从不知道自己还有这种运气,毕竟从小到大一直霉运当头的她,为了能够活的更顺畅些,是历经各种波折,想尽各种办法,就差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结果有一天她居然被上苍选中,成为正儿八经天选打工人,只要完成打工任务,她就能摆脱霉运,从此成为一个普普通...
一世成空
丧尸:迷归
丧尸:迷归
我是一名高三美术生,世界上最荒唐的事发生了,临近艺考,我不知道这算得上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我得以喘息,我可以做平时我想做但是不敢做的事,别人也可以做他们平时想做不敢做的事,真不知道我该谢谢它还是痛恨它。
徐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