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沧澜摆渡人》最新章节。
“愚蠢!”
瑞王瞪了他一眼,说道:“目光短浅,现在是吝啬银子的时候吗?”
汤安伯道:“可是殿下,就算是不吝啬银子,寻宝斋的报纸是经过朝廷......”
“同样的事情,他诸葛飞能做,本王难道就不行了?”
瑞王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这件事情,本王就交给你......”
“这......”
汤安伯面色一变,忽然说道:“属下肚子痛,先去趟茅厕......”
说完他就一溜烟的跑出了出去,瑞王皱起眉头,手顺势指向另外几人,说道:“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本王给你们银子,京中的各大书坊,你们都去走一遍,让他们也刊印报纸,本王就不信,这么多书坊加起来,敌不过他一个寻宝斋?”
......
没几天就过年了,诸葛飞和小靓兰儿盘算着今年的账目,晚晴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家里的财政大权,都是小靓在管。兰儿辅助。
家里进项大,出项也不小,再加上诸葛飞认为银子放在家里就是一堆石头,平日里只留下日常花费的,其余的全都交给了赵灵燕,让她用来扩大产业,以钱生钱,现在他到底多有钱,他自己也不清楚。
他拿来账本,翻了几页,宫中便来了人,给他送来了一封折子。
折子上写的,是夏皇要求他登报的内容,朝中十余位官员因为贪腐被查,一旦通过报纸公布出去,怕是就再也翻不了身了。
从折子上涉及的人数来看,夏皇是不打算一刀切的,毕竟真要一个不漏的追究,怕是朝堂上要少一半人。
哪个时代都不缺清流,而这些清流一般也不缺气节,不会卑躬屈膝,也不会结党营私,这就导致党派之中的问题官员向来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基本一查一个准。
在京都日报上登广告是要广告费的,而且数额不菲,看夏皇的意思,应该是要他在报纸上开辟一个版面,专门留给朝廷通报这些事情,听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提酬金的事情,应该是想要白嫖无疑了。
诸葛飞心中甚至觉得,就连这一次大型的反腐行动,可能也是国库缺银子,他想趁着这一个机会,割一波韭菜充充国库罢了,顺便再震慑震慑某些人,让他们收敛安分一些。
皇宫某殿。
御史大夫走到殿中,说道:“陛下,这次共查处大小官员十六人,从他们家中搜出的财物,共计两百余万两......”
夏皇看着他,问道:“十六个人,两百万两,也就是说,一个御史台的小小御史,都有十几万两身家?”
御史大夫道:“这其中的近八十万两,都是从礼部刘侍郎家中找出的,大部分都是各官员的贺礼,并没有查到刘侍郎受贿贪腐的证据......”
受贿和收礼不一样,朝廷禁止官员收受贿赂,却并不禁止官员收礼,这其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精膳司郎中和某位监察御史是明确的克扣朝廷拨银和收受贿赂,这两条罪名便足以定罪,但礼部侍郎刘栋勋,却和他们有本质的区别。
一个是克扣朝廷的银子和收贿,一个是在母亲大寿的时候收了些贺礼,虽然这贺礼有些重,但似乎也不是刘栋勋的错。
夏皇揉了揉眉心,忍不住又看向那折子上的数额,喃喃道:“八十万两啊......”
从礼部刘侍郎府中流出的一份礼单,使得在年节之前,京都的百姓多看了一场不花钱的大瓜。
十余名官员被查,具体涉及工部、国子监、司农寺、御史台等,礼部更是重灾区,算上之前因为舞弊案被拿下狱的仪制清史司郎中,礼部六名高级官员,如今只剩下礼部尚书曹锦程和祠祭司郎中刘洋了。
寻宝斋的报纸上虽然没有刊登细节,但简短的几句话中,字里行间涌动的无数暗流,即便是普通百姓也能感受到。
诸葛飞在昨天晚上就得到了消息,连夜安排宣传部的人排版印刷,直到今天早上,他们还没有下班。
夏皇这次处理了不少人,礼部更是被撸的几乎只剩曹锦程一个光杆司令,精膳司郎中和主客司郎中锒铛下狱,侍郎刘栋勋官降两级,贬去外州,做了一州别驾,这辈子很难再回来了。
夏皇对其他人的处置,不出诸葛飞的预料,一个个七品官员,年俸禄不过百两银子,却动辄就能拿出上千两当做贺礼,像曹家那些豪门大族好歹有雄厚的资本,在外都有族人经营家族生意,那些本该是清流的官员,根本解释不了那些钱是哪里来的人,该削官的削官,该罢职的罢职,该罚俸的罚俸,并不奇怪。
但刘栋勋是礼部侍郎,好歹是四品官员,只是收了些贺礼,也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贪污受贿,如此判罚就不正常了。
刘栋勋此人虽然讨厌,但或许是身居高位,警惕性很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污点,连林青黛都没有查到,否则诸葛飞上次就直接下手拿捏他了,单单因为收了贺礼,夏皇就将他贬谪出京,家产大部分查抄,连诸葛飞都觉得有些重了。
此外,夏皇还顺便颁布了一条法规,为整肃官场的不正之风,但凡朝廷官员,不可铺张浪费,亦不可以贺寿娶亲之名等,大肆收礼。
如果不是从刘家查抄到的那八十万两银子,诸葛飞差点就相信夏皇真的想要整肃官员,严查官员收礼的行为了。
这一波官员清查之后,朝廷就没有了什么大的动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从现在起,到除夕之前,京中应该能安宁些。
毕竟朝局还是要维持稳定,再这么折腾几次,怕是夏国数十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也会崩溃。
夏皇做事向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一波官员下去了,另一波官员很快就提上来。
礼部侍郎暂时由翰林学士兼任,祠祭司郎中刘洋,作为四部郎中里面唯一的幸免者,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其他贪官污吏同流合污的作为,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接任了礼部仪制司郎中的位置。
虽然仪制司郎中与祠祭司郎中乃是同级,但地位却天差地别,仪制司乃是礼部四司之首,仪制司郎中这个位置,向来都是为担任礼部侍郎做准备的。
京中某处府邸,刚刚升任仪制司郎中的刘洋回到家,便有一美妇迎上来,高兴的问道:“老爷,他们说你升仪制司郎中了,是不是真的?”
“妇道人家。”
刘洋看了她一眼,说道:“我上次就说了,刘侍郎这次在劫难逃,跟他走的近了就是找死,你看看精膳司郎中老高和主客司郎中老王的下场,当初我要是听了你的话,你现在已经是活寡妇了。”
“都是奴家的错,都是奴家的错......”
妇人一脸歉意和后怕,说道:“我是妇道人家,以后外面的事情,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绝不多嘴......,老爷想吃什么,妾身这就去给你做......”
刘洋满意的看了她一眼,享受着一家之主的威严,大马金刀的坐在凳子上,看着老婆猥琐地说道:“嘿嘿。吃的先不急,这些天累坏了,先给老爷我捏捏肩膀捶捶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