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

第1048章 陷君悖礼(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汉祚高门》最新章节。

太极东堂内,台内官长大半到场,足足二十几人。

此时距离通苑事发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但哪怕是在场这些台省官长们,其中相当一部分仍然只是隐约知道出事了,但却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所以在最初到达东堂的时候,气氛还算不错,绝大多数人甚至有说有笑,话题自然难免谈到昨日梁公归都时的盛况,甚至有人讨论梁公如此盛望是否合宜。

通常在大多数情况下,台内气氛还算宽松,各家并执朝局,在没有切身利害冲突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违于众愿,因言入罪。所以一些敏感话题,在平时也并非不可讨论。

但当众人进入殿堂各自坐定之后,才猛然发觉情况似乎有些不妙。

首先便是缺席者极为蹊跷,司空不必说,平时入值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天真出现了反而要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打算要搞事情。可是司空之外,镇军、司农、少府、丹阳尹等俱都缺席,这就透出了一点诡异。

其次便是大佬们神态略显不妙,护军卫崇直接戎袍在身,立于殿前迎候众人,等到人员到的差不多了又匆匆往内苑方向而去,迟迟不归。另中书、仆『射』等各自端坐于席,不苟言笑,哪怕官员上前见礼也只是略作颔首敷衍。

而后状态最明显的便是光禄勋孔群,此公虽执廷礼,但平日『性』情阔达随『性』,使人亲昵。然而这会儿却是面『色』阴沉含霜,嘴角噙以冷笑,整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一股生人勿进气息。

如果说旁人异态还让人捉『摸』不透,可是孔群这种异态却不免让人联想诸多。今次梁公归都,光禄负责安排接待,眼下孔群此态,多半是这方面出了问题。而再看台辅们的微妙神情,似乎问题还不算小。

再联想此前台内诸多风传,众人心内便各自凛然,益发感觉到『潮』涌水深,此前那种轻松『荡』然无存。

时间就在这种沉闷到近乎凝固的气氛中悄然流逝,不知过了多久才有内侍趋行而入,宣召几名台辅入见。

待到台辅们起身离席而去后,殿中气氛才又缓和几分,这会儿才有一些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台臣向左右临席打探。这种身在其中但却不知发生何事的感觉实在让人惶恐难安,可是殿中官员虽多,但却少有人能说出什么。

所以众人视线下意识便集中在孔群身上,有几个自觉关系还不错的酒友绕席走过去,只是还未及开口,孔群那里已经冷漠道:“廊亭生祟,诸君各自求幸吧。”

听到孔群这没头没脑的话,许多人顿时呆愕当场,心情变得更加紊『乱』。

此时苑内一偏殿中,又是另一番情景,皇帝居坐殿上,往常多有喜意的脸颊上这会儿多有愤怒,隐握在衣袖里的拳头更是止不住的微颤,小眼珠子更是毫无避忌的在几名刚刚行入的台辅们身上扫视。

皇帝席位另一侧则是已经许久没有公开在台臣们面前出现的皇太后,皇太后这会儿脸『色』同样铁青,搭在小案上的手指甲抓得光滑桌面发出刺耳之声,语调则更显出一股极力压抑的怒火:“已经过去几个时辰,何以至此,诸公可有道我?”

台辅们这会儿却像是早有约定,听到皇太后的问话并没有人开口回答,只是一个个将头垂得更低。

这种无以回应的态度无疑更加令人抓狂,皇太后见状后已是冷笑起来:“莫非真如梁公所言,朝内果有『奸』邪深藏,竟令诸公怯不敢言?如此看来,难道真要宣诏于外?”

台辅们听到这话,顿时不复淡定,中书令褚翜忙不迭避席下拜,口呼道:“臣惶恐,臣惭愧……”

其他几名台辅也都避席下拜,扬州刺史诸葛恢更是以额触地,颤声道:“臣等失职,难辞其咎。但若问政于边,则『乱』之兆起,恳求皇太后稍假朝夕,臣等必严查深究,绝无怠慢。”

眼见台辅们如此作态,皇太后脸上寒霜才微有解冻,继而颇具深意的看了皇帝一眼。在她看来这也是言传身教的一种,凭她一介『妇』人,若无这种内外制衡的局面,怎么能凭着寥寥几言便迫得台辅们保持足够的恭顺。

皇帝这会儿却无意领会母后这会儿所展示的微妙权衡,只是忿忿道:“梁公奉诏归国,朕思见功臣心切,却因『奸』邪恶阻不能得见,更有『乱』扰近苑,发乎身畔!此等昭然劣迹,诸公难道真是无所察?若真如此,国是所托是否合宜?”

皇帝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几声清晰可闻的倒抽凉气声,几名仍保持下拜姿态的台辅姿势更是陡然僵硬起来。

另一侧皇太后听到这话,也忍不住眉头深皱,觉得皇帝言之过重,失于偏颇,稍作沉『吟』后才沉声道:“皇帝所言正是我心中深痛,诸公俱为贤长表率,各以劳任护持内外咸安,何以今次竟生疏漏,使良臣怨走?”

眼见皇太后抢声而皇帝已经略有尴尬之『色』,卫崇当即越众而出,肃然道:“臣先至通苑,或可略陈所见。当时梁公已是愤出,宿卫各部各离其守,中殿竟无戟卫。臣拥驾归苑后,即刻召问后军、北军,所涉将尉俱已执下待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太后听到这话,脸上颇有余悸,一想到当时那种『乱』象,皇帝身边竟然乏于拱卫,心内便更恼怒:“此中所涉将尉,必以失职严惩!”

卫崇先是受命,而后又说道:“宿卫虽有失职,但毕竟事出有因。臣到场之时,场内尚有各种『乱』礼械具并失礼谒者,此非臣职内所问,业已传送有司……”

“护军及时到场,所做皆是急务。”

听到卫崇交代诸多,皇太后脸『色』更显和缓,不乏嘉许道。这也是她表达不满的方式,卫崇如此尽职,更反衬出台辅们的迟钝,事情发生已经过去了几个时辰,居然还没有定论拿出。

皇太后那些潜台词,台辅们怎会听不出来,诸葛恢当即便说道:“臣于此中,确有疏忽。梁公归都,畿内欢腾,因此多生细务杂芜,远非州府一署能束。西路士民广聚,道途拥堵,不得不急用覆舟山道……”

听到他滔滔不绝讲述诸多,虽然言中并无推诿,但大凡闻者听到也都觉得这些事务实在繁杂到了极点,忙中出错似是情有可原。

但说实话,若只是寻常吏员作此抱怨还倒罢了,他堂堂扬州刺史、执政之尊,难道真要事无巨细逐一过问?若真困扰于这些杂务,反倒说明他是真的失职。朝廷以执政的俸禄礼遇,供养了一个能力有限的迎宾。

皇太后也不是第一天听政,当中推诿又怎么会听不清楚。甚至皇太后还能听出此言不独推诿,更是要借此描述梁公归都给京畿带来的动『荡』。一个外镇方伯回到建康城,居然带来这么多的喧扰,甚至就连台辅都不得不沉浸于因此生出的诸多细务不得抽身。

逻辑就是如此,皇太后虽然也知当中不乏夸大,但也知诸葛恢不可能无中生有,顶多添油加醋,因此神情便有几分僵硬:“去年至今,梁公戎劳江北,驱力用命,频创殊功,如此才使王业复兴有望,江东士民俱得安生。因此广得时誉嘉重,纵然因此生出什么劳扰,那也都是情有可原。”

言是情有可原,但究竟需要原谅什么?是梁公功勋太高,还是生民推崇过甚?既然需要原谅,那不就是在说这是不对的?

此时殿中众人,卫崇是被隐隐排斥在外的,一则资历浅,二则实力弱,三则不能与在场者达成合流。他本身或是乏于这种权说经历,但因为处境颇有尴尬,自然多生敏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玉符传奇
玉符传奇
关于玉符传奇:以大唐盛世为背景,讲述陈玄策与双鱼玉符的传奇故事。唐太宗年间,西域局势动荡,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神秘的双鱼玉符成为稳定局势的关键,它不仅是权力信物,更藏有足以影响西域格局的秘密。陈玄策,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唐将领,肩负使命踏上西域征程。他将玉符贴身保管,凭借过人的军事谋略与智慧,在龟兹以少胜多,平定叛乱。此后,他带着玉符穿梭各国,结盟谈判、传播文化、促进贸易,却也因此成为多方势力的眼中钉
南极老翁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
++++宦官弄权,群雄割据,外敌环伺,内乱频发,大厦将倾,生灵涂炭。项战望着烽烟四起的大地,举起手中的天龙破城戟,率虎狼之师,横扫天下,只为重建煌煌盛世,护百姓万世太平。
不要虚盘他
我,薯条,苏联英雄
我,薯条,苏联英雄
++++开局的主角:“我就游戏申请了个退款,怎么就穿越二战了,还是最惨烈的东线战场!结局的主角:“曾经我后悔过发起退款申请,但是现在,即使再给我一次机会,再放弃退款与经历这场血与火的考验之间,我仍然会坚定的选择后者,因为在懵懂无知和直面惨烈真相中,我更愿意选择后者。正经简介:这是一本披着游戏外皮的苏德战场全纪实小说,他将带你领略苏德战场,几乎所有知名与非知名的战役,从中感受血与火的卫国战争,让
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港片:主角光环?先拿你浩南开刀
港片:主角光环?先拿你浩南开刀
关于港片:主角光环?先拿你浩南开刀:穿越港片世界,成了大佬B麾下一名洪兴仔。为社团浴血奋战,却屡遭打压,无出头之日。只因气运之子陈浩南自带主角光环。忍无可忍之下,他彻底不装了。先拿下铜锣湾,再掌控洪兴,一代地下开始枭雄崛起!
宝宝早睡哈
锦衣血诏
锦衣血诏
大哥暴毙,留下绝色嫂嫂。李卫东为照顾嫂嫂,从关隘巡检开始,勇闯大乾。皇帝年幼,皇后美艳,藩王拥兵自重,大乾内忧外患。“皇后,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帮你儿子坐稳江山。”李卫东说到做到,掌控锦衣卫,重塑朝堂,远征塞外,平定天下。手握绣春刀,谁敢不识君!
兜里有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