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

第520章 废墟死战(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最新章节。

从颍川到鄄城,一直幸存下来的老兵,见到镇国神炮的出现,不禁吓得瘫软在地,脸色惨白。

这是他们见过最恐怖的东西,他们亲眼见证了它的威力,也见识了它的毁灭性。

一炮下来,周边所有人都将化成一滩血肉。

乐进、李典、曹仁、曹纯、曹洪、牛金等将的脸色极度难堪,握刀的手微微颤抖着,眼前的景象令他头皮发麻,心脏砰砰跳动着,几欲停止。

他们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完了……”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

“快躲到掩体后面!”

乐进、曹操、李典等人纷纷怒吼道。

士兵们急忙向着掩体跑去。

与此同时,董武一声令下:“开炮!”

随着命令的下达,十架镇国神炮如同被释放的猛兽,齐齐对准了鄄城的城门,毫不留情地喷吐出熊熊火焰。

轰隆隆的炮声震耳欲聋,整整六十发炮弹犹如倾泻而下的暴雨,间隔毫无,仿佛要将这座城池彻底摧毁。

每一声巨响都在空气中回荡,伴随着震动的地面,仿佛连时间都为之停滞。

守军的士兵们脸色苍白,耳边的轰鸣声似乎在撕扯着他们的神经。

就算躲避在掩体后,依旧拦不住那股直逼心灵的恐惧。

炮弹犹如暴风雨般向城门呼啸而去,空气中夹杂着硝烟的味道。

鄄城的城墙在炮火的轰击下,犹如纸糊的玩意,瞬间被撕扯得支离破碎。

原本坚固的石墙,经过无情的镇国神炮一轮接一轮的洗礼,面目全非。

巨大的震动使得地面颤动,尘土飞扬,混杂着碎石和瓦砾,宛如末日的降临。

炮弹爆炸时,冲击波如同无形的巨手,狠狠地拍打着城墙,巨大的声响犹如雷霆炸响,震得士兵们耳鸣欲聋。

原本高耸的城墙在猛烈的轰炸下,崩裂出一道道深深的裂缝,尘土飞扬之中,城墙上的石块如同陨落的星辰,四散飞溅。

每一发炮弹都仿佛带着死神的气息,炸开后留下的巨大坑洞,宛如吞噬一切的深渊,城墙的轮廓被扭曲、撕裂,昔日的威严不复存在。

漫天的烟尘与火光交织在一起,城墙的周围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似乎连空气都被压缩成一团沉重的阴霾。

那些重新寻回士气的守军士兵,如今在炮火的恐怖面前,脸色苍白,目光呆滞。

城墙被轰炸得粉碎不堪。

他们的士气跌落谷底,望着眼前的废墟,许久说不出半句话。

乐进和曹纯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的绝望。

“怎么办……”

“撤吧,再不退就没机会了!”

“准备巷战!”乐进咬牙做出决定。

虽然这样做会付出惨痛代价,但总比再一次失败强。

何况如今也就只有巷战才有一线胜率!

镇国神炮的轰鸣声逐渐平息,浓烟笼罩下的鄄城仿佛一座被摧毁的废墟,守军士兵们的心中依旧萦绕着不安与恐惧。

面对这样的局势,董武并未急于发起进攻,而是耐心地给了鄄城一炷香的时间,静待他们的反应。

随着时间的流逝,士兵们在恐惧中祈祷。

董武希望能够看到荀彧的身影。

然而,鄄城依旧没有交出荀彧的消息。

董武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的不满逐渐积累。

目光如刀,透出几分凌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藏还俗
三藏还俗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孙九曰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关于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架空+科举+种田+日常+轻松)好消息:40岁破产孤家寡人穿越了开始重启人生!坏消息:穿过来就面临家里已经欠下50年的巨债!人最宝贵的是经历,上年纪的人倒着活很精彩!这一世我要活的精彩!活的自在!科举?不!我要改变科举!家人们!系好安全带!我要带你们起飞了!
烟灰哥
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
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
关于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21世纪酒店厨师穿越融合到上世纪50年代变成四合院傻柱身上,娶漂亮媳妇,生三子两女,改变傻柱人生,依靠自身厨艺和空间外挂渡过艰难岁月,创办企业,培养儿女成才。
公子下班了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终于实现躺平时,夏温娄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古代。事先声明,他一点都不想穿越。何况还是在功成名就、开始享受人生的时候穿越到一个十岁小孩儿身上,所有的辛苦努力通通归零。更糟心的是一来就有一推烂摊子要收拾。恋爱脑的娘,虎毒要食子的爹,吃奶的弟弟,压根不是人过的日子。一顿操作猛如虎,跟渣爹脱离了父子关系,娘也正常了,便宜弟弟还挺讨喜。凑合着过吧。拜师父、考科举、入仕途。小日子越品越有滋味了。他继续朝着人生的
九月醉影
明风再起
明风再起
关于明风再起:现代物理教师李长风意外穿越到明朝末年,成为名将李如松之孙。家道中落、仇家追杀,他被迫北上蒙古草原,寻找父亲生前与科尔沁部定下的婚约。在广袤的草原上,李长风遇见了直率泼辣的科尔沁格格乌兰。两人从互相敌视到渐生情愫,在战火纷飞中携手共进。从草原到关隘,从朝堂到战场,李长风与乌兰并肩作战。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在明末乱世中谱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家国与成长的故事,既有儿女
浮世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