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最新章节。
万劫谷一役,辽军大获全胜,十万宋军降卒尽数收编,消息传至辽境,举国欢腾,大辽声威如日中天,震慑四方。
然萧峰立于中军大帐之巅,望着帐外欢呼的将士,心中却清明如镜,未有半分沉醉于胜利的迷醉。
萧峰看着远方的大宋,目光深邃如渊——大辽铁骑虽锐不可当,他这尊“北境战神”更是令敌闻风丧胆,但论及国力底蕴,与大宋数百年积累的庞然大物相比,仍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大宋,那是当今世上最富庶的国度。
江南水乡的鱼米之乡,岁岁丰登;
中原腹地的桑麻织锦,远销海外;
汴京城内的商铺林立,昼夜不息,单是一年的商税,便抵得上辽国三年的国库收入。
更遑论其亿兆子民、完善的农工体系,即便遭遇几场败仗,凭借深厚的底蕴,也能迅速恢复元气。
这份战争潜力与恢复能力,绝非眼下偏安北境、以游牧为本的辽国可比。
萧峰深知,凭他一人之勇,凭一两场战役的胜利,或许能逞一时之威,能踏破大宋几座城池,却终究难以撼动其根基,更遑论实现他一统天下、结束乱世的宏愿。
若想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达成目标,唯有从根本上增强辽国国力——粮草要足,钱财要丰,兵力要强,三者缺一不可。
三日后,中军大帐之内,烛火通明。
萧峰端坐于虎皮王座之上,两侧分列着心腹重臣与麾下大将: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辽室宗亲,以及追随他南征北战的悍将。
帐内鸦雀无声,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候这位帝王的决断。
萧峰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一字一句皆砸在众人心头,定下了旨在富国强兵的三道核心国策:
其一,精兵简政,全力农耕。
万劫谷一战缴获的宋军粮草、农具不计其数,十万降卒更是现成的劳力。
萧峰下令,将降卒中擅长农耕者与辽地流民整合,在辽河两岸、漠南平原兴修水利,疏通河道;
同时颁布法令,凡开垦荒地者,三年免征赋税,鼓励军民垦荒种田。
“军无粮则乱,民无食则散”,他要让大辽境内,仓廪充盈,军粮民食皆无后顾之忧。
其二,鼓励工商,开通西域。
辽国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冲,东接高丽,西连西域,本就是丝绸之路的北道枢纽。
萧峰命人重修旧日商道,派精锐骑兵沿途护送商队,减免过往辽商赋税,同时对西域、大宋来的商队征收合理商税。
“钱财乃国之血脉”,他要让丝绸、茶叶、皮毛、珠宝在辽境流转,让国库因通商而日渐充盈,积累足以支撑大战的财富。
其三,整编新军,强化训练。
十万宋军降卒,良莠不齐,若直接编入辽军,恐生祸端。
萧峰定下“混编之法”,将降卒中精锐者打散,与辽国本部骑兵、步兵混编,每十人中必有三名辽军老兵带队;
同时严令诸将,每日操练不辍,以辽军的骑射之术融合宋军的步阵之法,打造一支既能驰骋草原、又能攻坚城防的复合型大军。
三道国策,环环相扣,直指“富国强兵”四字。
帐内众人听毕,无不心服口服,耶律斜轸率先起身,抱拳道:“陛下圣明!此三策若能推行,我大辽国力必能一日千里!”
其余将臣亦纷纷附和,帐内气氛一时热烈非凡。
然萧峰却微微蹙眉,眼中仍有一丝急切——国策虽好,却需时间沉淀。
农耕需等岁稔,通商需积年月,整编新军需耗时日,而他要的,是能快速支撑一场灭国大战的庞大财富。
常规手段,终究太慢。
忽然,他目光一转,望向了南方,望向了那片烟雨朦胧的江南——那里,藏着慕容氏数百年的复国资本,藏着传说中足以买下半个江南的“大燕宝藏”!
那是慕容氏历代先祖,以权谋、征战、经商积累下的财富,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神兵利器不计其数,更有甚者,传闻其中还藏着足以颠覆朝堂的秘密资金。
若能取得这批宝藏,辽国的财力将瞬间暴涨,农耕可增拨粮种,通商可扩建商队,新军可配备更好的甲胄兵器,许多计划都能跳过缓慢的积累期,直接加速推进!
届时,辽国对大宋,将不再是“势均力敌”,而是“碾压之势”!
一念及此,萧峰心中已有定计。
他挥了挥手,帐内众人散去,只留下皇后阿朱。
大帐之内,烛火摇曳,映得阿朱的容颜愈发温婉。
萧峰起身,缓步走到她面前,深情而郑重地握住她的双手——那双手,曾为他缝补衣衫,曾为他处理政务,温暖而有力。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通体鎏金、刻有盘龙纹样的令牌,令牌中央刻着一个“辽”字,正是代表辽国无上权柄的“监国令牌”。
“阿朱,”萧峰的声音柔和了许多,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朕欲携阿碧南下江南,处理宝藏之事。
国内诸事,便托付于你监国。
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皆是忠勇之臣,会全力辅佐你,朕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