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镇国公

第33章 东突厥,灭!(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镇国公》最新章节。

颉利可汗闻李道宗已至灵州拦截,大惊失色。匆忙逃入荒谷中避难,不敢再求苏泥失。

苏泥失亦惊惧,急遣人搜捕颉利可汗,否则恐遭李道宗所灭。

数日后,颉利可汗为苏泥失所捕获。

“苏泥失,速释我!吾与汝同族,放我去吐谷浑,他日必返。若交唐军,汝日后亦然。”颉利可汗狂怒对苏泥嘶吼道。

“颉利,若非汝压同族,偏信胡人,东突厥岂至斯境?今吾唯求保部落,绝无可能放汝走。”苏泥失摇头道。

颉利可汗闻言,闭目咬牙,心中极不甘。

苏泥失派人传信李道宗,言颉利可汗已找到,在苏泥失牙帐中。

次日,李道宗率军至,自苏泥失牙帐中带走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被囚于囚车,军士严加看守。

李靖之捷报传至长安,城中欢呼声此起彼伏,共呼大唐万岁!

李世民览捷报,心中大悦,至此,东突厥宣告覆灭。

李道宗将擒颉利可汗之讯传回长安,李世民闻之,激动不已,终雪渭水之盟之耻。颉利可汗被生擒,李世民感扬眉吐气,心甚畅快。

此时,陆家庄已铺就水泥路。虽不及后世之质,然亦堪用矣。

陆通自程咬金处闻东突厥之战已定乾坤,遂思如何经营漠北之地。

历史上,李世民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尊重并保留突厥之社会组织与风俗。于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属宁夏)间,设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归附之突厥降户。

在突厥原居地,李世民设立定襄、云中两都督府,以管理留居之突厥民众。这些府的都督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并可世袭。此举创立了新型的羁縻府州制度。

此羁縻府州制度,虽与后世民族自治区有相似之处,实质上却有天壤之别。

后世之民族认同感,非大唐可比。后世民族自治区之政策,旨在渐除陋习,徐图革新,与唐朝之都护府等制度有别。唐之都护府等,重在监管治理,而非深层变革。

唐之国力强盛时,归附之蛮夷或安分听命。然国势衰弱,彼辈必生乱。

北方确为大宝库,不仅有天然牧场,且藏矿藏。善加利用,对解决世家问题,大有裨益。

大军未班师,朝堂已议东突厥之地如何处置。

有人提议将突厥之民打散,迁入关中地区,以渐教化之。

有人建议效仿旧都护府制度,驻军监管即可。

朝臣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朝堂之上争论良久,未得出定论。

朝臣之提议虽佳,然未令李世民完全满意,各法皆有隐患。

李世民偏好治本,而非仅治标。

此时,陆通正于书房奋笔疾书。

东突厥之地,战略价值重大,无论未来经略西域,抑或征讨高句丽,均极为重要。

陆通心中已有所筹谋,以经营东突厥之地。

此刻,陆通令陈忠招募工人,修筑泾阳至陆家庄之路。陆通意欲将此路修为水泥路,以此作为宣传。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