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第104章 舌战群儒(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最新章节。

周不疑反驳道:

“诸葛先生,势力强弱,岂为定数?

秦末陈胜、吴广,起于垄亩之间,振臂一呼,天下响应,暴秦亦为之动摇。

我军虽眼下势力不及曹操,但人心可用,谋略可施。

且与江东联手,取长补短,必能扭转局势。

若因一时强弱而放弃结盟,实乃短视之举。”

吕范则是直言:

“我等不可贸然行事,以免给江东带来灭顶之灾。”

刘封闻言大声说道:

“吕将军,若不结盟,坐以待毙,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曹操之心,路人皆知,岂会放过江东?

如今联盟,是将危机化为转机。昔廉颇与蔺相如,一文一武,携手护国,赵国得以安宁。

我军与江东,亦如唇齿,唇亡则齿寒。

若能结盟,共御曹操,必能保江东无虞,成就千古佳话。”

此时,大帐内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面露思索之色,似乎被刘封和周不疑的言辞打动;

有的依旧眉头紧皱,满脸担忧。

张昭见众人似乎被刘封等人说动,暗道不妙。

他冷哼一声,说道:

“哼,说得轻巧!刘备自身难保,即便有民心又如何?拿什么与曹操抗衡?”

刘封不慌不忙,说道:

“张先生,我军虽兵力不如曹操,但将士们皆英勇善战。

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为联盟之利刃。

且我军愿听从孙讨虏调遣,在陆上牵制曹军,为江东减轻压力。

如此一来,孙刘联军水陆并进,何愁不能破曹?

再者,我军在荆州深得民心,若孙刘联盟,定能得到荆州百姓的支持,扩充兵力,增强实力。

此乃人和,为取胜之关键。”

刘封昂首挺胸,眼神坚定地看着张昭。

周不疑也紧接着说道:

“张先生,若不结盟,曹操必先灭刘备,再图江东。

那时,江东孤立无援,才是真正的绝境。

而如今结盟,是为了江东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的基业。

难道您要眼睁睁看着江东大好河山落入曹操之手,让百姓陷于水火之中?”

周不疑目光灼灼,直视张昭。

张昭被刘封和周不疑的言辞所逼,一时语塞。

眼见场面已经差不多了,一旁的周瑜终于站了出来。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孙权,说道:

“主公,不可放弃江东三代人打拼下来的基业。

曹操大军虽人数众多,但大多不习水战,且长途跋涉,来到江东必然水土不服。

我军以逸待劳,凭借水师之利,若与刘备结盟,抗曹并非毫无胜算。

若此时不战,主公将有何颜面去见江东的列祖列宗?”

孙权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此时,他缓缓从案几上拿起一份竹简,正是曹操出具的劝降檄文。

孙权看着这份檄文,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猛地站起身来,抽出佩剑,一剑斩下,大声说道:

“曹操视我江东无人!我孙权岂会投降于他?我必与曹操抗争到底!”

众人见状,纷纷跪地,高呼:

“愿听主公号令!”

孙权神色坚定,环顾众人,说道:

“今日,我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领兵一万,进屯夏口,准备与刘备一同抵御曹操大军。”

周瑜跪地领命:

“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

刘封心中大喜,赶忙拜谢:

“孙讨虏英明,愿我等携手共进,大破曹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梁辽王
大梁辽王
关于大梁辽王:苟在边疆当藩王第二部,主角杨竞是一名文科生,穿越到古代,割据在边疆,一步一步发展的故事。期间展示了各项封建社会管理制度,没有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只有文科生的各类管理手段。
梦农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战乱之后,田亩荒废,劳动力严重不足。官府强行将五名犯妇与赖青衫并户,充当赖青衫的劳役,五名犯妇都是个顶个的美人,有的病恹恹的,有的十指不沾阳春水,都不是干活的料。起初赖青衫觉得她们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但渐渐地发现,五个美娇娘却各有各的技能……
柠檬大叔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关于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本书融合历史推演与权谋智斗,重塑一个杀伐果决、深谙帝王术的袁本初,书写不同于的河北霸业史诗。
左牵黄右擎苍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平行时空中,长平之战身死的赵括穿越回几年前,竭尽全力避免了亡国命运,却遭赵王忌惮。蛰伏数年后政变夺权,面对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转变思路向外发展,历经苦战称霸西域,与中原王朝战少合作多,最终形成了华夏文明影响千年的两大帝国,改变了历史格局。
上班苦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吕涛觉得米莱改革力度还不够,于是穿越至战国末期决定搞一场新的社会实验,即以商立国,治国实行承包责任制,所有官员都打包聘请,接受全民监督……
亭云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