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女帝灭国后,我放平车轮封城三日

第110章 什么活阎王,这是活菩萨(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帮女帝灭国后,我放平车轮封城三日》最新章节。

深吸一口气,李文浩拱手道:“陛下,臣一日是大夏的人,此生便是大夏的臣,还请陛下不要再说那样的话了……”

朱棣微微一笑,其实他本就不认为李文浩会答应,只不过是试探性的问问罢了。

这样的人才,倘若能留在大明,那就再好不过。

朱高炽这个儿子,太老实,身边就缺李文浩这样腹黑的能臣辅佐。

“好好好,真不愧是大夏的忠臣良将。”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说了。”

“不过朕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你可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回答。”

李文浩做了个请的手势,“陛下请问……”

目前他还不知道朱棣究竟想要干什么,可既然来了,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而且现在两国是邦交之国,朱棣也不会把自己怎么着。

朱棣沉思片刻方才问道:“你觉得我们大明,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连一旁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但他可不敢开口,只是老老实实的站在那,竖起了耳朵。

朱高炽诧异的看着朱棣,半天没回过神来。

难道老爹把李文浩叫到大明来,就是为了问这种问题?

对方可是大夏的人。

李文浩也有些错愕,这大明皇帝,居然找自己取经来了?

他瞥了一眼正盯着自己的朱棣,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其实朱棣根本不在乎他会如何回答,只不过是想要试一试他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罢了。

李文浩缓缓起身,背着手沉思片刻。

既然朱棣已经问到他,那自己就不妨给他出出主意,让大明快点亡了。

“既然陛下让臣说,那臣就知无不言……”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盯着李文浩,看看这小子接下来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来。

朱棣不由得一愣。

他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还真准备回答了?

要是换做一般人,大多都会糊弄两句就过去了。

哪还有人能在这种事上认真计较的?

“你们先下去吧。”朱棣摆摆手,示意左右的宫女和太监都出去。

很快,大殿内只剩下朱棣,朱高炽,李文浩,以及锦衣卫指挥使。

朱棣做了个请的手势,“李相请讲……”

李文浩清了清嗓子,“在我看来,现在的大明,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尽快弥补……”

朱棣那锐利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李文浩。

从他篡位的那一刻开始,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他都力求做到最好。

可以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明朝。

然而在李文浩的眼里,居然还有诸多不足?

这家伙不会是信口胡说吧?

朱高炽也是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有些不悦。

这个李文浩是真敢说,还真以为这是在他们大夏?

朱棣没开口,因为他不知道李文浩究竟是怎么想的。

所以他想要先听一听对方的想法,至于做不做,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

李文浩继续说:“其一,就是大明皇子封赏。”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现如今陛下的皇子们,还都在都城吧?”

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睛,“你究竟想说什么?”

李文浩拱手道:“现如今的大明虽然初步安定,但北方的蒙古部落,依旧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如果朝廷只是靠着北方的那些兵马而没有藩王镇守,只怕江山社稷有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开局变身者特性:精灵世界开马甲
开局变身者特性:精灵世界开马甲
“宝可梦大师,宝可梦训练家,宝可梦协调训练家,宝可梦培育家,宝可梦表演家,还是加入反派成为反派训练家……如果你来到宝可梦世界的话,你会选择活出怎样的人生呢?“唉?你问我的话,我就不能全都要吗?“可是有的职业,比如三冠卫星赛的宝可梦表演家,仅限于女生哦。“你凭什么假定我的性别?“宝可梦世界不兴这个啦。“很简单,我变身不就是了。说完,南云唯不再掩饰气息,一把抓住精灵球顷刻炼化。
依然果然翁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