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第79章 世子的计策,围城打援(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最新章节。

当年张士诚用十八条扁担起义的时候,就和吕珍一起追随,跟着张士诚一起攻城掠地,下泰州,克高邮,最后占领平江,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司徒。

在张士诚兴起的时候李伯升出了不少力,只可惜后来遇到实力更强的朱元璋。

徐达常遇春在战船上看到对手是李伯升,笑的那是合不拢嘴。

“老常,这人你熟悉啊!”

“那是,我太熟了,大前年,李伯升率军十万围攻长兴,当时耿炳文只有七千镇守,伯升围攻岁月不下,后来我老常带兵来救援,李伯升看见我老常的军旗就逃跑了。”

“哈哈哈!”

“去年,李伯升再围长兴,这一次,我都没有出马。陈德去救援再一次打的他大败而归。今年他率军十六万攻新城,又不胜。”

徐达也笑的合不拢嘴,拍着桌子说道:“如此屡战屡败之将,张士诚让他守湖州,湖州指日可下了!”

当初李伯升率十六万大军攻打长兴,想要插在拔出平江和湖州中的钉子,可是三次都失败了。

所以,屡战屡败的司徒李伯升,听说徐达、常遇春来了,他没有丝毫的恐慌,反而是认为一雪前耻的机会到了。

他并没有着急的布置防御工事,依托城高池深,积极的防御,然后等着平江和杭州的援军。

反而是分三路出击,要擒敌于城下。

湖州另外一个城防司令张天琪见状,连忙出手阻拦:“司徒大人,吴王殿下命令我们不准出击,坚守待援。湖州城高池深,兵精将足,守个一年半载不是问题。等平江、杭州援军一到,就是割取徐达、常遇春脑袋献与吴王的时候。”

张天琪也是当初跟着张士诚十八条扁担起事成员,为人颇有谋略,这建议属实是一条良策。

古时候大炮射程远,只要龟缩入城墙,就是一场消耗战。理论上没有攻不下的城池,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围城。

因为要围城,所以兵力分散,还风餐露宿的,士兵十分疲惫。一旦,援军前来支援,内外夹击,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是这却要消耗大量时日,少则数月,多则半年,才能见成效。

一心要一雪前耻,要找回面子的李伯升,如何能等那么长时间?

“哎,张将军此言差矣!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贼军尽取我江北地,士气正旺,如果不出城迎接,他们还当我吴军没有人了。况且贼军远道而来,我军以逸待劳,正好杀杀她的锐气,鼓舞我军将士守城。不然,湖州一座孤城,也很难守住!”

越是没有经历过战阵的人,越敢轻易言战。

李伯升自取败亡的言论,居然得到诸位的一致同意:“哈哈哈,我等都跟着司徒在建功勋。”

只有张天琪提出反对:“司徒大人,贼军都是收容的像常遇春之流的悍匪,彪悍异常,我军只有固守待援,才有一线生机。”

“哼,贼军凶悍,我军就是吃素的?你别忘来了,驻守湖州的都是我吴军的精锐。我们都不敢出战,那谁还敢出战?”

(张士诚和朱元璋的地盘都在吴越大地,两人又都称吴王,所以历史上张士诚称为东吴,朱元璋称为西吴。他们都是把自己当成正统,互不承认对方的地位,称对方为贼。)

湖州城下又都是精锐,李伯升在起事前又是壮士,好汉,身上草莽气息重,所以他意气风发要和徐达、常遇春决一死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