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最新章节。
十二月二十四日,依照西欧的历法,今夜是平安夜。
但在多瑙河靠近伊兹梅尔的这一段漆黑、宽阔的水道上,没有任何平安的迹象,唯有刺骨的寒意和弥漫在潮湿空气中的致命风险。
天空是一种浑浊的绛紫色,没有星月,只有低垂的、饱含湿雪的云层,压得人喘不过气。
河风像冰冷的刀子,刮过水面,带起阵阵阴森的呜咽。
一艘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中型内河货船“多瑙河号”,正以经济航速,沿着主航道偏罗马尼亚一侧缓缓行驶。
它锈迹斑斑的船舷和满是污渍的甲板上,堆放着看似杂乱的集装箱和防水布,与这条河上成千上万讨生活的船只别无二致。
然而,在它吃水线以下,一个经过巧妙伪装的底部舱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彼得罗夫、瓦西里和德米特里三人,已经换上了全黑的、具备一定红外屏蔽功能的潜水服。
舱内空间狭小,空气混合着柴油、铁锈、河水腥味以及他们身上武器保养油和紧张汗水的复杂气味。
冰冷的金属壁上凝结着水珠,随着船体轻微的晃动而滚落。他们检查着最后的装备:
防水背包里是VSS Vintorez 特种狙击步枪和 AK-104 短突击步枪的分解部件、备用弹匣、塑胶炸药、电子干扰设备和高能口粮;
腰间和腿部固定着潜水刀、手枪和额外弹药;
脸上涂抹着厚重的黑色油彩,只露出一双在昏暗应急灯下闪烁着寒光的眼睛。
“还有三十分钟进入预定水域,”瓦西里盯着手中加固的军用平板,上面显示着实时更新的电子河道图以及通过船上隐秘天线接收的、由高空侦察设备传来的周边态势简报,“河口乌克兰海军巡逻艇的活动频率比预想中高,他们增加了两艘‘半人马’级快艇。SBU的移动监测站也在主要支流入口加强了信号扫描。”
德米特里默默地将最后一个弹匣插入胸前的弹袋,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看来西尔斯基遇刺的余波还没散尽,这帮家伙的神经还绷着呢。”
他活动了一下戴着潜水手套的手指,关节发出噼啪轻响。
彼得罗夫没有说话,他正将最后一块C4炸药连同雷管小心地放入特制的防水盒。
他内心的波涛远比多瑙河的水流要汹涌。
李海镇还活着,就在前方黑暗的角落里,承受难以想象的折磨。
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却在“救援”与“灭口”之间危险地摇摆,每一步都踏在良心的钢丝上。
科尔尼延科冰冷的命令、德米特里的警告、瓦西里的分析,以及他自己对李海镇的承诺和愧疚,撕扯着他的意志。
“注意,‘多瑙河号’即将进行第一次规避。”
船内通讯器里传来船长压低的声音,他是少数知情并配合行动的“自己人”。
船身开始微微倾斜,引擎的震动频率发生了细微变化。
他们能感觉到船只正在偏离主航道,驶向河岸阴影更浓密、水下情况更复杂的区域。
“罗马尼亚一侧的芦苇丛可以为我们提供短暂掩护,但必须小心水下废弃的渔网和木桩,”瓦西里盯着屏幕,语速加快,“右舷三点钟方向,距离八百米,乌克兰巡逻艇,探照灯开启。”
透过伪装的观察孔,一道刺眼的光柱扫过黑沉沉的水面,偶尔掠过“多瑙河号”的船舷,又漫无目的地移开。
三人在舱内屏住呼吸,仿佛探照光能穿透钢铁,照出他们隐藏的杀机。
引擎声被压到最低,船体几乎是在凭借惯性在水面上滑行。
光柱最终移开,消失在远处的河道拐角。
“第一道搜索线通过。”
瓦西里报告,声音里听不出丝毫放松。
这仅仅是开始。
伪装成普通货船的“多瑙河号”,紧贴着罗马尼亚领水线的边缘,在主航道与危险浅滩的夹缝中艰难前行。
瓦西里紧盯着平板上汇聚的各类信息流——
GPS定位、雷达信号模拟反馈、以及通过加密链路断续传来的高空侦察片段。
“我们正在通过第二道虚拟警戒线,”瓦西里低声道,“SBU在岸上增设了热成像观测点,覆盖范围重叠,但有盲区。我们的红外屏蔽能提供一定保护,但必须保持低姿态,避免剧烈活动产生热源。”
彼得罗夫点了点头,示意明白。
他透过伪装的观察孔,望向外面浓稠的黑暗。
多瑙河在此处格外宽阔,对岸乌克兰的灯火遥远而模糊。
寒风卷过河面,吹起细碎的黑色浪花,拍打在船体上,发出单调而阴冷的声响。
德米特里靠在冰冷的舱壁上,闭目养神,但耳朵却捕捉着每一次引擎转速的细微变化、每一次远处船只汽笛的鸣响,甚至是风吹过船上缆绳的不同音调。
他的肌肉处于一种半松弛状态,一旦有变,能在瞬间爆发出致命的力量。
突然,瓦西里开始有些打起精神:
“左舷十点钟方向,高速移动目标!是乌克兰的‘半人马’级快艇,航向……正对我们而来!”
几乎同时,船内通讯器里传来船长压抑着焦虑的声音:
“发现乌克兰快艇接近!速度很快!”
闭目养神的德米特里瞬间睁开了眼睛,一把抓起身旁那支已经组装好、加装了消音器的AK-104短突击步枪,手指自然地搭在护木上,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了随时准备冲出去接舷近战的姿态。
舱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仿佛能被切割开来。
“别动!”
彼得罗夫低喝一声,一只手按在德米特里的肩膀上。
“现在冲突,等于自杀。相信伪装,相信船长的应对。”
他随即对着通讯器,用尽可能平稳的语调指示:
“船长,保持现有航向和速度,不要做任何突兀的机动。如果被询问,按预定身份应答。重复,保持常态。”
外面,乌克兰快艇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迅速变得震耳欲聋,压迫着每个人的耳膜和神经。
惨白刺目的探照灯光柱骤然亮起,撕裂了夜幕,开始在“多瑙河号”周围的河面上来回扫视。
光柱先是掠过锈迹斑斑的船头,然后是堆满杂物的甲板,扫过看似随意的防水布和集装箱,甚至一度定格在驾驶室窗户上,让里面船员的身影无所遁形数秒。
德米特里的指关节因为用力握着步枪而发白,呼吸粗重。
他低声咒骂着:
“妈的……要是被发现了,老子先崩了那探照灯,再宰几个垫背的!”
瓦西里则伏低身体,尽可能减少热信号特征,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监控着对方是否启动了更精密的扫描设备。
“他们的雷达处于常规扫描模式,没有异常聚焦……目前看来,只是例行巡查,但警惕性很高。”
彼得罗夫一动不动,只有额角悄然滑落的一滴冷汗,暴露了他内心同样极致的紧张。
如果对方要求登船检查怎么办?
如果瓦西里的电子对抗被识破怎么办?
如果德米特里按捺不住开了第一枪怎么办?
每一个“如果”的终点,都可能是任务彻底失败,三人血溅多瑙河。
快艇围绕着“多瑙河号”缓慢绕了半圈,探照灯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痕迹。
引擎的轰鸣近在咫尺,仿佛就贴在他们的船舷边。
时间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
终于,刺眼的探照灯光柱似乎没有找到任何确凿的证据,不甘心地最后扫过船尾,然后骤然熄灭。
快艇的引擎声调一变,从低沉的徘徊转为高亢的加速,船头划开一道白色的浪痕,转向离开了,逐渐融入下游的黑暗中,只留下逐渐远去的轰鸣尾音。
直到声音彻底消失,舱内的三人才不约而同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刚刚从水下浮出。
直到这时,他们才感觉到后背的潜水服早已被冰冷的汗水完全浸透,紧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胜过一阵的、深入骨髓的寒意。
“第三道搜索线……通过。”
瓦西里抬手擦了擦额头,才发现自己也满是冷汗。
德米特里缓缓放下步枪,吐出一口浊气,骂了一句粗话,但语气中更多是庆幸。
彼得罗夫没有出声,他只是缓缓握紧了拳头,又慢慢松开。
因为,快艇带来的肾上腺素峰值刚刚开始回落,新的、更为隐蔽的危机便接踵而至。
“我们不能再沿着主航道边缘前进了,”
瓦西里指着平板上显示的水下监测网络,“前方大约五百米,河道水下被布设了密集的声纳浮标阵列,覆盖范围很广,像是新近增加的。硬闯过去,我们的引擎噪音和船体回波会被立刻捕捉并分析。”
“绕不开吗?”
彼得罗夫眉头紧锁。
“常规规避路线需要深入罗马尼亚领水过多,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外交麻烦和关注。另一侧……”
瓦西里将地图放大,指向靠近乌克兰河岸的一片区域,“只有这里,这片标记为‘老河道’的浅滩区。水流紊乱,水下情况复杂,但根据旧航道图和有限的最新扫描,这里可能是声纳网络的一个盲区,或者至少是覆盖薄弱点。”
“可能?”
德米特里哼了一声,“听起来就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