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第328章 世家摘桃子(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最新章节。

王珪扫了其他人一眼,面色严肃,缓缓开口。

“各位,赵铭小儿府邸修建,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吧?”

崔家代表当即笑着说道:“满长安都在议论,怎么可能不知?”

“呵呵,赵铭小儿虽然可恨,但不得不承认,他弄出来的东西,每一样都是好东西。”

“这次那个玻璃,肯定能够为我等,带来巨大的利益。”

其他人一脸的赞同,微笑着点头。

所有人都很是期待,等到他们联合起来,生产玻璃售卖。

赵铭得知之后,会是售卖表情?

长孙无忌轻咳一声,“咳咳……”

众人顿时都看向他。

当初这个想法,就是长孙无忌找到他们,提出来的。

虽然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心腹,可当利益相同的时候,世家的人,也会短暂把他当做自己人。

“各位,今日我等进入了赵铭的府邸,参观了他的府邸。”

……

长孙无忌当即把今天,在赵铭府上,见到的东西,向众人说了一遍。

众人听完,都是一脸的惊异。

他们也没有想到,赵铭府上除了玻璃和水泥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好东西。

只不过,众人现在对其他的好东西,没有太大兴趣,依旧最关心玻璃和水泥。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各位,如今朝中不少大臣,已经与赵铭姐夫他们,签订了施工合同。”

“这件事恐怕明日一早,就会彻底传开。”

“到时候,其他没有签订合同的人,也会跟风。”

“所以,咱们的计划需要提前了,不然,等到赵铭把合同都签订了,咱们的玻璃可就失去了一大块的市场。”

长孙无忌说完,顿时就有心急的人,开口问道:“齐国公,你说要怎么做?”

长孙无忌没有犹豫,直接说道:“玻璃和水泥的生产工艺,咱们基本已经掌握。”

“之前修建的生产的工坊,现在差不多也完工了。”

“老夫的意思是,明日就让咱们的人,离开赵铭的工坊,咱们当即开始生产,并且对外放出风去。”

众人思忖片刻,当即同意了下来。

随后,长孙无忌又和众人聊了一阵,起身告辞离开。

他虽然和世家合作,可始终与他们之间,没法做到同气连枝。

双方之间彼此心里都很明白,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

他的这一身份,注定了双方没法做到,真正的亲密无间。

现在,也只不过是因为利益,走到了一起。

长孙无忌离开之后,其他世家的人并未离去,又秘密聊了一阵,才各自散去。

第二日。

长安城里面,世家开始对外放出话来。

赵铭府邸用的玻璃还有水泥,他们极大世家也会出售,且价格比赵铭的还要低两成。

长乐公主得知消息之后,立刻焦急的找到赵铭。

“现在怎么办?世家怎么也懂得生产玻璃和水泥?”

赵铭听罢,倒是没有太过震惊,思考了一阵之后,轻轻叹一口气。

水泥工坊和玻璃工坊,都有着不少的股东在里面。

现在看来,其中一部分股东,选择同世家合作了。

赵铭甚至都能够猜得到,这件事肯定就是长孙无忌主导。

毕竟,与那几大世家合作,也只有长孙无忌才够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段嘉许这一次带着现代记忆来到了唐朝,没有了上一世的科技与狠活,还意外穿越成了诗仙李白,开启了这一世的状元重生路。
二月沫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农家子弟挣钱忙:大唐盛世,繁花似锦,万邦来朝,其辉煌千古流传。唐太宗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令我华夏儿女对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充满了无尽遐想。张毅魂穿大唐,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凭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挣钱发家,与千古一帝李世民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历史火花……
智阳雨
文野:带着原神养文豪
文野:带着原神养文豪
某天,我穿越进了文豪世界,还带着原神一起穿越!可是……离主线还有十几年,连太宰都是个几岁的孩子唉!为了自保只能抽只甘雨去给黑手党当杀手了(痛苦)好想养只孩子玩啊~杀手好空虚喔(于是天天没事干就去贫民窟和福利院晃)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孩子们:“好可怕,好可怕……希望幽灵不要看见我,会被砂吧天空一声巨响,镭钵街爆炸,无辜的我被波及了。你问我为什么没死,因为……我有满命芭芭拉呀!是不是没想到啊,你说躺我
云水墨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和兄弟出门就撞了大运,贾瑛就来到了古代,在单亲家庭长到五岁,结果不在家时母亲被山贼奸污杀害,还好自己天生神力,杀上山寨,抢光了银钱,独自一人闯荡江湖,收养大批孤儿,教其读书习武,又用现代知识经商,到十三岁便营造了自己的一股势力,本来考虑要不要来个黄天当立,结果自己顺手救下的人是林如海,贾瑛懵了,那岂不是可以见到林妹妹了?后来帮助林如海处理盐政进京面圣,贾瑛对答如流时突然皇上问:“奇变偶不变?事情
爱吃豆豉酱的比丘斯
高门庶子
高门庶子
穿了,好消息是穿成魏国公府的庶子,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生计发愁。坏消息是他不仅不受宠,还被嘲笑看不起。呵呵,莫欺少年穷,且看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周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