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第320章 颉利遇刺(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最新章节。

“萧兄,若是如此,那咱们也没有必要要合作了。”

“大不了事后李二知道是咱们两家,联系了颉利之后,我王家割肉让李二满意就行了。”

“萧兄你刚刚说的挺对,我太原王氏底蕴还有一些,拿出让李二满意的东西,作为此次的赔罪,问题应该不大!”

王珪的话,顿时萧瑀傻眼了。

若是王家真的这样玩,那让他萧家怎么办?

萧瑀相信,以王家的实力,只要真的舍得割肉。

李世民看在巨大好处的面上,是真的会放过王家。

东突厥现在都已经被灭了,他们与颉利之间的勾结,也并没有给大唐造成损害。

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是有极大可能,选择拿好处,从而暂时放过王家。

可如此一来,萧家怎么办?

他们萧家可没有王家的底蕴,就算是真的能够拿出让李世民满意的利益。

到时候,恐怕整个萧家也会因此,变成不入流的家族。

“王兄说笑了。”萧瑀挤出赔笑,“我刚刚想起来了。”

“我萧家在昨日,从老家刚刚过来一批人,其中有死士五十名。”

“加上府中五人,可以动用的就一共有了五十五人。”

王珪看了萧瑀,心中冷笑。

早这么说不就好了?

都这个时候了,还在耍小聪明。

心中吐槽归吐槽,王珪脸上却是重新挂上了笑容。

“这样的话就太好了!”

王珪笑道,

“我王家在长安的死士,随时可以动用的有五十名。”

“一百零五人,对付颉利我看足够了!”

他们家族的死士,都是从小就精心培养的孤儿。

每一个都是身手不凡,一动出动一百多人,刺杀颉利,王珪觉得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随后,两人各怀心思,开始商讨具体的细节。

颉利如今,在长安被李世民封了一个“右卫大将军??”。

只不过,他这个大将军,就是一个光杆司令,手中没有一个兵。

李世民倒是派了一个十五人的小队,每日跟着颉利的身边。

名义上是供颉利驱使,实际上就是监视颉利的一举一动。

颉利对此心知肚明,且还只能笑着向李世民谢恩。

这段时间,在长安的生活,让颉利心态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长安的生活太安逸了!

颉利不止一次的发出这样的感叹。

他感觉,自己之前虽然说东突厥的可汗,听起来多么的高大上。

可与如今的生活相比起来,以前过得都是什么日子啊!

突厥自然环境恶劣就不说了。

单是吃穿住行,他一个曾经的突厥可汗,与长安城里,稍微有点钱的百姓都不如。

就说吃的,稍微有点家底的百姓。

每个月怎么也能在知味楼,买上一些卤菜,再打一斤便宜的白酒。

那些卤菜,还有知味楼售卖的白酒,颉利之前根本就吃不上。

更不要说,兰桂轩的饭菜以及度数更高的白酒。

颉利现在感觉,自己现在的才是生活。

李世民兴致来了,他就进宫给对方跳跳舞。

平时没事,虽然身边有人监视,但并不限制他的活动。

颉利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每天去兰桂轩的一楼大厅,点上两个菜。

再要一壶酒,一个人慢慢地喝上一整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段嘉许这一次带着现代记忆来到了唐朝,没有了上一世的科技与狠活,还意外穿越成了诗仙李白,开启了这一世的状元重生路。
二月沫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农家子弟挣钱忙:大唐盛世,繁花似锦,万邦来朝,其辉煌千古流传。唐太宗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令我华夏儿女对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充满了无尽遐想。张毅魂穿大唐,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凭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挣钱发家,与千古一帝李世民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历史火花……
智阳雨
文野:带着原神养文豪
文野:带着原神养文豪
某天,我穿越进了文豪世界,还带着原神一起穿越!可是……离主线还有十几年,连太宰都是个几岁的孩子唉!为了自保只能抽只甘雨去给黑手党当杀手了(痛苦)好想养只孩子玩啊~杀手好空虚喔(于是天天没事干就去贫民窟和福利院晃)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孩子们:“好可怕,好可怕……希望幽灵不要看见我,会被砂吧天空一声巨响,镭钵街爆炸,无辜的我被波及了。你问我为什么没死,因为……我有满命芭芭拉呀!是不是没想到啊,你说躺我
云水墨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和兄弟出门就撞了大运,贾瑛就来到了古代,在单亲家庭长到五岁,结果不在家时母亲被山贼奸污杀害,还好自己天生神力,杀上山寨,抢光了银钱,独自一人闯荡江湖,收养大批孤儿,教其读书习武,又用现代知识经商,到十三岁便营造了自己的一股势力,本来考虑要不要来个黄天当立,结果自己顺手救下的人是林如海,贾瑛懵了,那岂不是可以见到林妹妹了?后来帮助林如海处理盐政进京面圣,贾瑛对答如流时突然皇上问:“奇变偶不变?事情
爱吃豆豉酱的比丘斯
高门庶子
高门庶子
穿了,好消息是穿成魏国公府的庶子,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生计发愁。坏消息是他不仅不受宠,还被嘲笑看不起。呵呵,莫欺少年穷,且看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周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