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第179章 这个“米缸”必须拿下(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最新章节。

如果是在2024年,这些《新青年》杂志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然而,它的价值并非单纯在于岁月的积淀,而是深植于其在那个时代所承载的非凡意义。

胡适曾如此评价《新青年》:它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珍稀报刊之一。

的确,尽管这套刊物只短暂存在了十一年,且在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但无人能否认,它在推动华夏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后世,虽然各大图书馆或博物馆中零星保存着《新青年》的刊物,但想要找到一整套完整无损的11卷、共63期,却实属罕见。当然,也许在某些藏家手中,依然珍藏着这样一整套完整的《新青年》,只是未曾公之于众罢了。

其实,这套刊物的经济价值倒在其次,更为关键的是它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它堪称华夏新文化运动和思想启蒙的旗帜。

陈du秀、李da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甚至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曾在这套刊物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笔触。就连那位伟大的领袖,也曾在此发表过文章。

“这套《新青年》,必须拿下!”王朗在心中默默地想道。

然而,即便决心已下,王朗仍不免感到困惑:如此珍贵的刊物,怎会出现在这里?而且是一摞接一摞的出现,仿佛是从某个珍藏这套刊物的博物馆或图书馆中,因搬迁而被清理出来的一般。

“嗯?博物馆搬家?”这个念头在王朗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勾起了他曾在网上看过的一个故事。

讲述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古玩市场上突然涌现出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古旧书籍以及珍稀手稿的奇闻轶事。

这段故事的主人公是着名收藏家王金昌先生。他在回忆录中详细记载了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于京城二环路某座大桥下的小摊前,偶然发现一本用纸绳装订、蜡纸刻印的小册子,封面上赫然写着“抗日游击队纪律条令草案”的经历。

据王先生所述,当时京城的旧货市场仿佛一夜之间涌现出许多珍贵的名人手稿、文献资料、刊物和古旧书籍。

而造成那个年代突然涌现大批珍贵手稿、文献资料的原因,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同时也让人深感无奈与悲哀。

原来是,京城的各大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众多机关单位在搬迁过程中,竟然遗弃了海量的资料。这些被遗弃的珍贵资料最终流入了废品收购站,进而被摆上了旧货市场的摊位。

思绪回到现实,王朗不动声色地从兜里掏出香烟,递出一根,微笑着问道:“老哥,你这是在收废纸啊?”

“是啊!混口饭吃。”三轮车夫接过王朗递来的香烟,笑着回应道。

“这些杂志,卖给我怎么样?”王朗继续笑着询问。

三轮车夫打量了王朗一眼,然后说道:“可以啊,不过这些东西不单卖,要买就全部买走,三毛钱一斤!”

王朗闻言一愣!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竟然会按斤卖!

看到王朗沉默不语,三轮车夫心里也开始有些没底。这些东西他都是以五分钱一斤的价格收来的。

“难道这位主儿嫌贵?”三轮车夫心里嘀咕了一句,正准备降价,却听到眼前这个年轻人一边翻动着那些“破烂儿”,一边斩钉截铁地说道:“好!你这儿有多少?我全要了!”

当王朗说出那句话时,他竭尽全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生怕自己会忍不住欢呼雀跃。

之前,他的注意力完全被那套《新青年》所吸引,未曾留意下面的物品。然而,此刻他随手一翻,眼前的景象让他双眼放光,几乎无法置信!

“这…这竟然是吴冠中的《水仙》画稿!”王朗惊愕地望着眼前的画稿,上面以铅笔精心绘制了一幅水仙图,左上角还附有一句富有诗意的题词:“水仙非仙,清白洁净自成仙,一九七七年春节。”而画稿下方,吴冠中大师的独特印章清晰可见。

“不可思议!这是徐悲鸿的手稿!”

他继续小心翼翼地翻看着,每一次新发现都使他的心跳愈发急促。“天哪,连刘奎龄的手稿也有!”

“还有黄胄的手稿!”

最后,当王朗从车斗下面翻出一本魏之璜、魏之克的山水扇面册子时,他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连串的发现,仿佛是一场梦幻般的艺术盛宴。

此刻的王朗,虽然表面上仍保持镇定,但内心却犹如掀起了滔天巨浪,无法平静。眼前这些珍贵的手稿,随便拿出一份都足以在后世引起轰动,被人们争相抢夺。然而在这里,它们却像废纸一样被按“摞”处理,价格更是按“斤”来计算。

一份份保存完好的珍贵手稿在王朗眼前不断展现,他越看越觉得心中郁闷难平。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悲哀啊!就因为某些人尸位素餐,对这些珍贵手稿和文献资料的真正价值一无所知,竟然将它们当作废品随意卖掉!

幸好,这些瑰宝最终还是被国内的收藏家所购得,肥水没有外流至异国他乡。然而,这难道就不足以引发我们的深思和悲哀吗?

眼前这一摞摞的手稿和文献资料,无疑都是货真价实的珍品。

这些都是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啊!然而,在某些人眼中,它们却成了不值一提的破烂儿......

王朗深知,如果不将这些瑰宝买下,他将无法原谅自己。

听到王朗的决定,三轮车夫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些货物足有二百多斤重,他以五分钱的价格收购,如今却能以三毛钱的价格卖出,转手间便赚得了五十块钱的利润。

“老哥,你能否帮我送一趟货?我愿意再多出五块钱的车费。”王朗微笑着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如果太远的话我可就不去了。”三轮车夫回应道。

“放心吧,地方就在前面不远。”王朗宽慰道。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见习护花神仙
见习护花神仙
关于见习护花神仙:这本书在新书榜的成绩一直徘徊在前二十名,曾经几次冲到第十六名,眼看就能上首页新书榜了,结果被后面大神惨无人道地给爆掉了,就这么一直不上也不下。。。。。。。看来看字数,再发一章就3O万了,所以就等晚上发了,再试一下,给自己一个上新书榜首页的机会,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其实我还是很骄傲地!毕竟写了27天就快要破30万了,在新书榜的字数中,我特么绝对是第一!我就是特么的这么勤劳,一天一万
步留香
人贩子拐我进山村?我这村老祖爷
人贩子拐我进山村?我这村老祖爷
大一新生林贤寒假放假回家,看到人贩子的面包车,直接当回家的黑车上了!以身作饵准备端掉人贩子窝点的国台女主持柳如烟看到这一幕人都傻了。谁知道更让她震惊的还在后面。“嘶!这买主为什么喊他老祖爷?”“打死人贩子了,怎么一个穿着军装带着无数勋章的老爷子自首了?”“这么年轻?你确定他是跨国犯罪分子?!!”“还倒卖文物?灭国?”看着林贤犯下的罪行,柳如烟人都麻了......最关键的是,这人会的技艺还那么多,
一颗小猫
往返80东北,我靠赶山财富自由
往返80东北,我靠赶山财富自由
关于往返80东北,我靠赶山财富自由:中年失业的杨骏穿越到八十年代的东北,长白山北,牡丹江畔。厌倦了快节奏的他靠着弓箭和猎枪,在这个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富饶之地,田园牧歌的渔猎生活。没有猎犬,不会打围?那就先当钓鱼佬!(本书诸天流,前期赶山,有点慢热,着急的可以养一养)
丹霄山的蝮蛇
无渡
无渡
老婆修佛,最忌纵欲。夫妻之事只有每月十六号才被允许。同房时间,姿势,节奏,甚至我的表情,她都要严格把控。一旦我得意忘形,她会毫不犹豫的中止夫妻之事,冷漠的离开。结婚五年,我虽有不满,却因为爱她而一再迁就。我本以为神女虽无情,可至少她也是爱我的。直到我跟队去一栋失火的酒店执行救援任务,我才发现我错得离谱。发现她时,我的老婆正衣衫不整的依偎在另一个男人的怀里,两人间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
采花无双
重生七零:渔猎兴安岭,娇妻萌娃宠上天
重生七零:渔猎兴安岭,娇妻萌娃宠上天
渔猎兴安岭,娇妻萌娃宠上天:陈光阳重生归来到妻儿掉冰窟窿差点淹死的那天。上一世,他赌博酗酒,让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大雪天要饭供他耍钱。这一世,他痛改前非,凭借自己重活一世的经验,在激荡大潮之中改写全家的命运!让老婆孩子全都被自己宠上天!
一纸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