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东汉三国:重生我之郭奉孝》最新章节。
董卓看得真切,那些骑士外罩的狼皮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内里玄甲在日光下泛着诡异青芒。
“玄天义从在此!”
白袍小将一马当先,手中银枪挽出七朵枪花,所过之处黄巾力士喉间皆绽血梅。
他身后轻骑呈雁翎阵散开,马颈悬着的铜铃叮当作响,竟将火雨中的哀嚎都压下去三分。
刘铭世的白狼氅在风中猎猎作响,玄天义从如利刃切入战场。
这些常年与太行山匪周旋的战士们,手中特制的三棱透甲锥专破重甲,腰间悬挂的铜铃随着冲杀节奏发出摄魂之音。
当黄巾军的帅旗开始后撤时,浑身浴血的董卓却眯起眼睛——那领头青年布衣上的补丁,比战场血腥更刺他的眼。
“幽州刘铭世,特来助阵!”
清越嗓音穿透战场,白袍将军马鞍旁悬着的酒葫芦随颠簸叮当作响。
他身后骑兵忽而变阵,两翼如狼牙交错,将黄巾军的阵型生生撕开缺口。
张角本阵响起急促金锣,三大渠帅慌忙回援。
刘铭世却从怀中掏出个燃烧瓶,引火折点燃后奋力掷出。
平地一声炸响,雄性烈火燃烧,黄巾中军顿时人仰马翻。
董卓看得分明,那陶罐碎片中竟嵌着铁蒺藜,方圆十丈内无人能立。
刘铭世摘下狼首面具,露出被硝烟熏黑的脸。
他望着正在收拢部队的赵云,嘴角泛起笑意。
三个月前在真定城外结拜的这个猛将时,绝不会想到他能成长得如此迅猛。
“好汉子!”炸雷般的喝彩惊得刘铭世转身。
董卓大步走来,玄铁甲上还插着半截断箭,“某家董仲颖,今日欠你一条命!”
刘铭世抱拳行礼,暗中打量这位日后的枭雄。
此时的董卓眼中没有暴戾,只有武人见猎心喜的炽热。
“将军威震西凉,今日一见果然...”
暮色初临时,广宗城外已伏尸遍野。
刘铭世收拢部众时,董卓注意到他麾下骑兵皆以皮囊盛水,马鞍旁挂着装有黍米的竹筒。
更奇的是每个什长腰间都别着把精铁所制的奇怪器具,形似弯月却开有血槽。
“此物名刺刀,可劈可刺。”
刘铭世解下佩刀递来,董卓接刀时虎口一沉,只见刀身隐现鱼鳞纹,竟是百炼精钢所铸。
他心头暗惊,这等利器便是西园禁军也难得一见。
话未说完,董卓突然抓住他手腕:“虚话休提!你这些狼崽子怎么练的?”
他指着正在给战马披狼皮的士卒,“某家用二十年才练出三千西凉铁骑,你这些兵...”
“将军可知幽州马匪如何驯狼?”
刘铭世笑着引董卓走向营帐,“狼群狩猎讲究合围驱赶,我这玄甲内衬三层浸油桑皮纸,箭矢难透...”
他故意顿了顿,“不过比起这些,将军不如尝尝我新酿的'龙泉烧'?”
帐中酒香四溢时,刘铭世袖中滑出个琉璃瓶。
董卓接过时虎目圆睁——晶莹剔透的瓶身竟能看见掌纹!
“此物在洛阳...”他猛地住口,却见刘铭世又推来木匣,掀开竟是整块羊脂玉雕的卧狼。
篝火在董卓瞳仁里跳动,他仰头饮尽碗中酒浆,琥珀色的液体顺着虬髯滴落:
“刘兄弟这酿酒手艺,比皇宫玉液也不遑多让!”说着将陶碗重重砸在案几上,震得盘中炙肉弹起三寸。
刘铭世笑着又斟满酒碗:“此酒取太行山泉,配辽东人参,在青铜甑桶中九蒸九酿。
若董将军喜欢,明日差人送十车到营中。”
言语间,他余光瞥见帐帘微动,监军宦官那张白胖脸孔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好个白衣竖子!”
尖细嗓音刺破帐内欢愉,“阵前私会将领,莫不是要效仿黄巾作乱?”
宦官拂尘一扫,两名小黄门捧着诏书跟进。
董卓握刀的手背青筋暴起,却见刘铭世从容起身,腰间玉佩与铁甲相撞清鸣。
“小子在涿郡有薄田千顷,近日偶得东海明珠一斛。”
刘铭世从怀中掏出锦囊,指缝间漏出的珠光竟映得帐内生辉,“听闻常侍雅好收藏,不知可否代为品鉴?”
宦官喉结滚动,拂尘柄上的玉坠突然断了线。
当锦囊入手时,他指尖触到张质地奇特的纸笺——那是张让最爱用的蜀中薛涛笺。
宦官阴鸷的眼神瞬间化开,像雪地泼了滚油:“刘将军忠勇可嘉,咱家定当如实禀报圣上。”
待帐中重归寂静,董卓突然放声大笑。
他解下腰间镶金错银的环首刀拍在案上:“此刀随某征战十年,今日赠与贤弟!”
刀鞘与甲片碰撞的声响里,刘铭世看见这位西凉枭雄眼底闪过的精光——那是对同类才有的激赏。
八百里加急抵京那日,洛阳正下着今冬第一场雪。
张让斜倚在暖阁的狐裘榻上,指尖摩挲着琉璃盏中的血玉髓。
当小黄门捧上那尊通体晶莹的“寒潭映月”琉璃瓶时,十常侍之首的笑意凝在了唇角。
“好个刘铭世,竟能烧制出这等器物。”
他屈指轻弹瓶身,清越鸣响惊得檐下麻雀振翅而逃。
瓶内琥珀酒液在炭火映照下流转着七彩光晕,阁中霎时弥漫着从未闻过的异香。
三日后,羽林卫护送着鎏金诏书抵达广宗大营。
宣旨太监特意在“忠勇可嘉”四字上拖长尾音,刘铭世接旨时,袖中滑落的金饼恰巧滚到太监皂靴边。
董卓冷眼旁观,见那阉人用脚尖将金饼勾入袍底,动作娴熟如呼吸。
是夜,刘铭世坐帐中。
赵云在沙盘上推演着攻城路线,忽见主公从怀中掏出个铜制圆筒。
“此物名望远镜,可望十里。”
刘铭世将圆筒递给年轻将领,“明日攻城,子龙带两百精骑绕至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