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青云之路

第140章(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官运:青云之路》最新章节。

从一开始,刘浮生就知道整件案子的始末。

前世这个案子是在三年之后告破的,当时引发了整个辽南官场,乃至省里的大地震,相当于把一个派系都给连根拔起了!

刘浮生深谙官场之道,很清楚一个道理,想让一个派系彻底瓦解,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桩案子能做到的!想撼动这种巨无霸般的存在,除非是另外一个同样强大的巨无霸出手!

也就是说,前世这个案子破获的根本原因,并非警方的抽丝剥茧,而是另外一个派系在推波助澜!

现在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刘浮生决不能冲动行事,而且他知道,有些人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

手机铃声响起,此时刘浮生已经和孙海等人聊完,离开安全屋准备回市局。

他看了眼号码,立即按下接听键,笑道:“李伯,你可从来都不会这个时间给我打电话。”

打来电话的,正是老书记李宏良。

李宏良笑道:“你小子猴精!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说我现在想和你下棋,你还信吗?”

“信!”刘浮生笑着说道。

……

李宏良住处楼下的小花园里,一老一小两人坐在石桌两侧,桌上摆着棋盘,旁边放着茶水,拉开了阵势。

“你小子应该知道,我是谁。”李宏良说着,直接走出一步当头炮。

刘浮生毫不犹豫的也走出了同样的当头炮,笑道:“不难查,毕竟我们李局,不是凡人。”

李宏良见刘浮生竟选择硬磕,不禁皱眉,说:“这不是你的棋路,我是先手炮,吃亏的是你。”

“后发未必不能制人,先一手,只能快一步,不能保证步步都是妙手。”刘浮生微微一笑。

李宏良沉默了一下,没有直接先手炮,而是选择了上马,沉声说:“你小子这路数,不对劲!”

刘浮生大笑起来:“如果我的对手,是李伯这样的高手,知道步步为营,谋定后动,那我就真难办了。”

李宏良若有所思,看着刘浮生说:“这么说,你不但知道对手是谁,也计划好了,接下来怎么做?”

“我是个无名小卒,他们没理由为我费心。”刘浮生说。

李宏良道:“迟早都是要王见王的,而且你要见的王,或许还不止一个,你能行?”

“我不行。”刘浮生摇头,说:“但迟早都要刺刀见红,为何不趁天赐良机?如果愿意,我愿打第一枪。”

两人说话的同时,也在棋盘上厮杀。

李宏良倒了杯茶,轻啜一口,忽然问:“你掌握了什么?”

刘浮生说:“霍启生有一个,专门存放这些年他所作所为,以及账目的秘库。现在里面的东西在我手里。这件事李局知道。”

“你看见了什么?”李宏良问。

刘浮生笑:“这取决于,李伯或者李局,想让我看见什么。”

“你小子!”

李宏良用手指遥遥指点了一下刘浮生,摇头笑道:“说你是孙猴子变的,一点都不过分!你们李局给我打电话说,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施压,让市局结案了!现在结案的结果是,于晓强承担主要责任,霍启生父子等人承担连带责任,一号案结束,市局交差,百姓解恨,皆大欢喜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逆尘天尊
逆尘天尊
天有碧落.地有黄泉.人有九世.大道万千.魏杰.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族.却因一场奇怪的梦.而走上一条非凡的路.往时统率二十四诸天.诸天共尊道天尊.昔日曾经种种.皆为人生幻梦.是继八世遗愿.重铸辉煌.还是命运如故.在坠苍渊?
一小只阿尘
逍遥山水
逍遥山水
简介1:世界末日那天终于来了,但是毛事都没有发生,张贤觉得自己被深深滴欺骗了,心灰意冷之下感觉再也不会爱了,于是他决定大学毕业后回老家种田归隐山林……简介2:从偏僻小山村考进重点大学的张贤,因为一次奇遇,决定毕业后再次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种田打猎搞个农家乐,闲来干点偷鸡摸狗的行当,啊呸,是闲来逗鸟遛狗养点小宠物,总之,这是一个寄情乡土、逍遥山水的故事……主角有什么特异功能不?身怀真气算不算?
骆驼山下
仙帝传人在都市
仙帝传人在都市
关于仙帝传人在都市:康宁一直以为他的师父是个江湖郞中,后来又觉得像个神棍。直到他拳打武道宗师、脚踢金丹元婴,才知道自己不小心成了仙帝传人,而且还接了一个牛笔闪闪的任务,去寻找开启仙界的钥匙。
又见秋叶寒
神医归来:十个女囚为我杀疯了!
神医归来:十个女囚为我杀疯了!
十个女囚为我杀疯了!:陆荣为修炼阴阳神功,被师父坑进女子监狱,三年间与女囚“深入交流”,习得绝世武学。出狱当天,高冷小妈接他救家族,反被仇家堵门,他两耳光抽翻富二代,徒手暴揍全场!家族濒临破产?他淡定上门退婚:“林家,还我一个亿!”未婚妻却与京城阔少偷情,反被当场抓包。陆荣冷笑:“钱不要了,婚约作废!”转身却被十个女囚追上门:“说好的回来双修呢?”从此,他左手商战逆袭,右手神功打脸,一边查父亲失
天生拼搏人
年代:重生1958
年代:重生1958
重生1958:穿越了,瘸腿的哥,辍学的妹,面朝黄土背朝天,1958年,人们吃的虽然差点,但精神很富足,人人精神有信仰,生活有希望,只要努力干,就能创造美好明天!……穿越农村娃子,靠山吃山,后期会进城。有空间,空间成长型,初始很小,会变大。
山之北水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