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

第45章 易中海的小心思(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最新章节。

阎埠贵奇怪地望了易中海一眼。

你这么牛逼怎么不大点儿声,让人知道你易中海嫉恶如仇,一身正气。

想是这么想,但说不能这么说。

“老易啊,我看还是算了吧,我这其实也没多大损失,我刚才还没说,王建军赔我一些钱了,足够了。

我刚刚想了想,这事儿的确是我做得不对,我是一个老师,为人师表怎么能那样做呢?

我也不好意思再去跟别人说了。

思来想去,还是算了吧。要是老易你看不惯他,你可以去啊,我帮你措措辞什么的。”

易中海闻言拂袖而去,心中气愤难当。

竖子不足与谋!

一场交谈不欢而散。

众人八卦也听了,于是都慢慢散去了。

良久之后,阎埠贵家里一声惨叫响彻天际。

“我大衣呢?”

“哪个缺德冒烟的孙子把我大衣拿走了!”

……

王建军家。

“来来来,开饭了,开饭了,首长,爷爷,爹娘,别再聊了,饭菜都好了,快过来尝尝。”

其他几人不用喊,一直在厨房旁边盯着呢,看他起锅装菜就已经自觉洗手摆碗。

王建军做了很多,给外面的警卫员也原模原样的来了一份,他们吃不吃是一回事。

王建军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老者看着外面一众偷摸吞咽口水却一本正经的警卫员也是摇头失笑。

“吃啊,你们都可以坐下来一起吃嘛!

今天难得吃到这么好的伙食,也算是沾了建军同志的光。”

班长一听老者都这么说了,也不再假装矜持,这味道是真香!

班长分别安排了两波,一波继续站岗警戒,一波坐下来吃完后再换回来。

王建军和老者也回到了屋子里,年轻小伙血气方刚,在外面吹吹冷风也不会咋样。

更何况,今天王建军做得大多数都是川菜,有些菜他还特意多放辣,这样过瘾,保管他们吃的满头大汗。

王老爷子一家对老者是敬重异常,不只是王建军对老者的态度和王父的交代。

更多是与老者相处交谈这段时间里,老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养,让一家人不得不打心眼里敬重和佩服。

饭桌上,除了两小只能愉快用餐,其他人都有点拘谨地看着老者动筷子。

“唔,果然不错,你这手艺在你这个年纪了不得啊。

你们都尝尝,都吃,别客气。

呵呵,搞得像你们来我家里做客一样,我才是你们家里的客人呐!”

众人一笑,这才拿起筷子夹菜。

除了一开始的拘谨和不自在,气氛到了,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众人皆是吃得额头冒汗,但还是舍不得停下,老者倒是感觉自己吃得差不多了就停筷了,有时还会给两小只夹夹菜。

王建军给老者倒了点灵泉酒,虽然灵泉只有长期饮用才会有效,但这些酒里单位药材可也是好东西啊!

想到这,王建军突然想给自己来一巴掌。

老者这身份,应该也不会缺这些东西。

他再一次为自己的空间而感到憋闷。

其他什么高大上的丹药没有,灵泉也没有什么像隔壁一样。

喝一口提神醒脑,喝两口永不疲劳,喝三口长生不老,灵泉,味道好……

咳咳,灵泉没啥味道,跟水差不多。

他想为老者做点什么都做不到。

PS:读者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下说哦,有好的建议我也可以采用的,目前就是看读者朋友的反馈!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
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
关于四合院:啃老易中海,享飞扬人生:魏武是一名卡车司机,邻居是道德天尊易中海,为了避免被吸血,魏武当机立断认易中海当义父,从此魏武在寄生虫的路上越走越远…面对洗衣机秦淮茹,傻白甜娄小娥,持家小能手于莉,妖娆妩媚的陈雪茹,一心一意秦京茹,缺爱的何雨水,死心塌地梁拉娣,勤劳能干的马素芹,吃苦受难的郑娟…
爱流口水的猫
四合院,敢踹我,等着断子绝孙吧
四合院,敢踹我,等着断子绝孙吧
穿越到四合院,原主家就一个人了,而且还身患重病,贾东旭、贾张氏、易中海等人就来吃绝户,幸运的是主角穿越过来了,随后…………
如意金菇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九九六福报牛马朱有建穿越成崇祯,面对已经到达宣府的李自成,朱有建没几天好活的情况下,彻底躺平摆烂,既然已经没法活下去了,大家都别想好好活,都给朕动起来,要完蛋都完蛋,凭啥就我朱有建一个挂歪脖子?要挂一起挂…
三千纸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关于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一朝惊雷,现代灵魂李明坠入景朝清贫县令之家。懵懂醒来,过目不忘之能加身,是通天捷径,亦是怀璧之险。幸有慈父如灯,以清廉为尺,丈量为官之道;严母似水,用温情浸润,教晓处世之方。长兄榜样在前,二姐笑语解忧。在这方小小庭院里,没有豪门倾轧,唯有灯火可亲,亲情如织,成为他穿越异世最坚实的锚点与不竭的动力。
我热痢的马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失业、被甩、遭驱赶,陈森的人生跌入谷底,眼看就要流落街头。绝境中,一枚神秘戒指改写了他的命运!凭借这枚戒指带来的两界穿梭能力,来到了宋朝。
百万负翁不想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