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元年

第592章 找棒子当中间商?(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奋斗在洪武元年》最新章节。

第592章 找棒子当中间商?

李善长微微一怔,问道:“农学院?”

朱皇帝嗯了一声道:“对,农学院。”

“专门研究怎么种地,研究怎么培育高产以及抗旱、抗涝作物,研究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用,研究各种蔬菜、野菜,甚至还研究各种农具,凡是跟农事相关的,都有不同的院系和学科。”

一提到农学院,朱皇帝就感觉心里不舒坦。

皇帝和朝廷每年都要劝课农桑。

结果呢?

劝与不劝,都不耽误老百姓正常种地。

劝了没见农民多几斤粮食的收成。

不劝也没见农民少几斤粮食的收成。

反倒是这个狗东西折腾出来的农学院,不声不响的就搞了个大动静。

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兴许适合种果树,种了果树还能改善水土流失的情况。

而且果树需要打理的地方不是太多,老百姓能把种植果树当成一项额外的收入。

更关键的是,人家农学院还能培育良种,甚至还有专门的实验田,用来验证他们培育出的种子是否高产,是否抗旱或者耐涝。

反观朝廷搞的司农司和所谓的劝课农桑,这些年到底干出来个啥?

朱皇帝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额头,对李善长等文武百官说道:“他在奏本里所说的府衙改制,大概就是照搬宁阳县的那一套,把不同的事情划分成不同的课,再弄出几个副知府来分管不同的事情。”

“等山东布政使司改制完成以后,几乎所有的政务往来都能划分成不同的线。”

“从主管农耕的副布政使司,到主管农耕的副知府,再到副知县。”

“如果州县和村社之间的乡镇衙门也弄好,那就是能直接到副知乡、副知镇。”

听着朱皇帝的描述,李善长的心里忽然涌现出一丝悔意。

草率了。

早知道还能这么玩儿,老夫就应该直接提议从中书省改制,把中书省搞出几个甚至十几个副丞相,让他们来替老夫分担政务。

总比老夫一个人当牛做马要强的多。

正当李善长琢磨着是不是该弄些倒霉蛋来做副丞相的时候,徐达同样也在琢磨着是不是弄些倒霉蛋来做副都督。

管兵的一个,管军械甲胄的一个,管囤垦的一个,管粮草和民夫的一个,剩下本都督只要专心带兵去干胡元就行,又何必像现在一样头疼?

不行。

还是得请辞右丞相的位置。

只是还没等徐达想好该怎么请辞右丞相,朱皇帝就接着说道:“还有文教环卫,这里面的说法也很多。”

“像是府学、县学、社学归文教管理,印刷和书坊之类的也同样归文教。”

“环卫管的比较复杂,从登州府街面上的是否有垃圾,再到各家各户的粪肥怎么处理,几乎全都归环卫管。”

“至于他在奏本里写的那个什么工作岗位……”

朱皇帝习惯性的撇了撇嘴。

“那狗东西说,要是光靠种地就能国富民强,那最厉害的应该是猴子而不是大明,毕竟猴子那边一年两熟甚至三熟,随便撒把种子就能种出粮食。”

“所以,不能光盯着种地的那点儿收成,耕种的同时也得把工坊搞好。”

“如果能工坊遍地,老百姓就不缺会各种农具,更不怕买不起各种农具,也可以大大方方的用砖瓦来盖房子。”

“最好是能弄出来一些类似玻璃盏之类的东西,拿到榷场去坑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这是一部以太平天国为背景的小说,短剧编辑窦骁龙因创作古装剧陷入困境,为寻找灵感,踏上长沙之旅。在长沙,他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从岳麓山的夜景到街头巷尾的传说,从导游的讲解到历史遗迹的探索,窦骁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逐渐找到创作的灵感。他深入长沙的街巷,聆听古老的故事,体验当地的文化与美食,与历史对话,与灵感相拥。最终,他决心以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来创作,让这段历史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悟天地一条鱼
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
开局被皇后被刺:特种教官元盛穿越为大魏废太子,开局遭秦王元克联合太后柳玉燕设局绞杀。暴雨夜反杀刺客后,元盛与表面柔弱、实则野心勃勃的太后达成合作柳家需借废太子名头抗衡秦王,而元盛要留在洛阳争夺先帝遗诏。元盛借现代战术破局:雨夜突袭中书令府,救下掌握关键遗诏的忠臣魏正,截获秦王纵火灭门证据。七日国丧朝会,三份遗诏曝光“传位嫡子元盛”,秦王兵变围宫。元盛率楚青清及母族死士血战太极殿,以火药雷震子破南
亚梅
敬之颠沛
敬之颠沛
宫斗嘛?一环套一环那种,没看过几年刑侦片,估计难看懂。
笋干红烧肉
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
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
我成了至尊小书童:蓝星最年轻最优秀的‘古文学’专家魂穿到一个卖身葬母同名同姓的读书人身上,开局被绝色千金大小姐‘买\’回家做了一个小小书童。且看他是如何帮助少爷科举高中,征服众多红颜知己,一步步走上权臣之路,斗贪官,惩奸臣,打造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孤狼
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关于港综:赌厅小弟到黑帮皇帝:
咸鱼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