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总,太太今天也不想复婚

第163章 渴求(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况总,太太今天也不想复婚》最新章节。

“梁序,我要排除的是供她选择的选项,而不是不存在的竞争对手。”

梁序听完后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电话挂断,他默默去把那条朋友圈转为了仅詹挽月可见。

再回复詹挽月说要请她吃饭的留言:[……还是我请你吧]

詹挽月应该正在看手机,回复得很快:[?你还跟我客气上了]

其实不是客气,是赔罪……

梁序心虚得没法继续回复,好再詹挽月也没有继续追问。

20天过去,投标截止。

次日开标。

詹挽月开车前往沪城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今天的开标会将在这里进行。

招标方和监督方以及评标专家按流程签到入场、就坐。

最后入场的是投标方。

宣布开标方,投标方的一切信息对招标方都是保密的。

商务合约部的人只能从代理方那里探听到大概情况,比如投标人数有多少,更具体的信息就不得而知了。

詹挽月这边知道的信息也是如此。

一共有五个公司投标。

随着投标方代表一个接一个入场,詹挽月通过工作人员给他们摆上的桌签,这才知道这五个投标方分别来自哪家事务所或者设计院。

最后入场的投标方,是唯一一个詹挽月不需要用桌签来了解背景的。

况承止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身后跟着同样西装革履的袁易。

袁易也毕业于藤校,一身社会精英的气质,可是走在况承止身后,还是被他压了一头,谁是老板,谁是助理,一目了然。

况承止解开西装纽扣落座,举手投足自然而然透着优雅矜贵。

他们一个坐在台上,一个坐在台下。

隔着人群对视了几秒,詹挽月先移开了视线。

况承止的目光似有温度,就算不对视,詹挽月也能感觉到还落在自己身上。

没有具体的地方,就像她说不清楚哪里像是在被火烧一样的灼热。

人员到齐,主持人宣布开标,介绍完到场人员,由公正机构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再当众拆封。

之后便是逐一宣布投标文件,也称为唱标环节。

在这个环节里,詹挽月仔细阅读了五份标书,哪份最佳,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不只是她,詹挽月从评标专家的眼神里也看出了同样的答案。

唱标环节结束,是双方答疑互问的环节。

没等詹挽月开口,投标专家先向况承止发问:“你们标书上提到创新结构设计,能不能展开介绍一下?”

“当然可以。”

在场的人都认识况承止,他接了投标专家的话,大家以为站起来的人会是他的助理。

毕竟这种场合,这种已经稳中标的情况,以他在行业里的成就和地位,根本不需要他再亲自争取什么。

结果况承止在所有人目光里站了起来。

他系上西装扣子,接过袁易递过来的激光笔,走到投影幕布前。

会议室灯光渐暗,幕布的光线倾洒在他身上,身姿挺拔,宽肩窄腰,黑眸明亮,睫毛在眼睑投下稀疏的影子。

他面对的是全场所有人,可独独只凝望那一双澄澈的、回避他的眼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一代暴脾气武术大师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更有一家子都在做梦都想把自己赶出去好迎娶有钱的寡妇进门。
挖坑埋烦恼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周从显大婚那日,妾室和女儿死在了英国公府那一场离奇大火。他眼睁睁看着火光冲天,破天荒地哭得撕心裂肺。千里之外的禹州,多了一个自京城而来带孩子的美貌客商。直到他奉旨入禹州驻守。那双日日入梦的身影骤然出现在眼前。她正在旁人的身侧,巧笑嫣然。他的女儿,在别人怀抱里叫着爹爹。他眼底猩红地质问,“你为何躲着我。”她笑得疏离淡然,“公子认错人了。”
当玥
万兽归昭
万兽归昭
云昭天生废灵根,在宗门受尽欺辱,直到她捡到一只独眼三脚怪猫。这只记录的三脚猫讙龇牙咧嘴地骂道:“看什么看!在看本王把你眼睛挖了!”可后来画风就变了:傲娇九尾狐搬进她的闺房:“本座只是嫌外面太吵了。”憨憨旋龟天天驮着她过河:“你比灵石都轻。”就连冷面谢无尘的白虎,都开始偷她缝给讙的小鱼干袋子。随着混沌之气侵蚀修真界,暴走的异兽、隐秘的灭门血案、还有谢无尘手中那柄指向她咽喉的剑,都在逼迫她揭开真相:
鹿豆糕
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
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
黄老太生了6个儿女,一辈子累死累活,供几个孩子上学买房结婚,帮着拉扯孙子孙女,要钱给钱,要工作给工作,每天买菜洗衣服做饭接送孩子忙的像个陀螺,就差没把自己的骨髓吸出来喂给孩子。临老却没钱治病,还要求着儿女给口饭吃。黄老太不懂,呕心沥血一辈子,图啥啊?图病床前无人孝顺,图养老院被吃屎灌尿?重生回到50岁,黄老太看着活蹦乱跳兴风作浪的逆子恶女们,大牙一呲,棍棒伺候!要钱?没有。要工作?做梦!想寻找母
是以卿卿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关于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读,从历史智慧中汲取现实养分。它以编年体梳理千年兴衰,展现权力运作、制度演变与人性博弈的规律。无论是职场竞争中的策略权衡,还是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都能在其中找到镜像。书中对治乱兴衰的剖析,助我们跳出当下局限,培养长线思维;对人物成败的记录,教会我们在复杂抉择中坚守原则。读史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学会以史为镜,更清醒地理解当下、应对未来。
读点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