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如何拯救德意志》最新章节。
“袭击舰队全军覆没了,是吗,达尔朗?”
“是的,阁下。”
面对拉罗克的询问,正在汇报英吉利海峡海战结果的弗朗索瓦·达尔朗低下了头。
然而,与平日里那些带着惶恐和愧色前来报告失败的人不同,达尔朗脸上看不到一丝畏缩或紧张。
那场出击,本就几乎是注定的悲剧。可他的部下们没有退缩,他们以“法兰西海军”之名奋战至最后一刻,最终虽战死无数,却成功重创了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那艘曾在大战中击沉无数敌舰的“皇家骄傲”。
他不愿否认这一切,也不想以卑微的姿态为这场败战辩解。因此,他挺直了脊背,用平静而自豪的声音说道:
“虽未能给敌舰致命打击,但由让苏尔上将率领的全体舰员,皆以性命报国,为您,为祖国而战至最后一息。”
“是吗。”
拉罗克淡淡的回应,却与达尔朗预想的完全不同。
没有赞扬,没有哀悼,甚至连对牺牲者的基本敬意都没有,仅仅是一句轻飘飘的“是吗”。
“报告我听到了。”
那语气平淡得几乎让人寒心。达尔朗微微皱眉,一瞬间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可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头的疑惑瞬间坠入冰冷的深渊。
“你可以出去了。”
“......什么?”
一个糟糕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的心。
要是他发怒倒还好。
至少那说明拉罗克还在乎这场战争的胜败。
可此刻的他,没有愤怒,没有失望,甚至没有半分情绪。对于海军的拼死奋战,他不屑一顾;对战死将士的牺牲,他也无动于衷。
“就这些吗?”达尔朗强忍着心头的愤慨,试探性地问道。
“我们的军队与盟军交战,然后战败。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就是拉罗克的回答,冷漠。
彻彻底底的冷漠,仿佛早已对一切绝望。
“还是说,你还有别的事?”
“......没有,阁下。我这就告退。”
达尔朗的拳头在身侧紧握,青筋暴起。他把手下送上必死的战场,如今面对这样的冷淡无情,他几乎要压不住怒火。可他终究放开了手,转过身。
在这个权力的宫殿里发火,只会让自己成为下一个牺牲者。
“连执政官也变得软弱了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连他的意志也崩塌了。”
走出办公室,达尔朗低声自语。
如今,盟军的攻势一日千里,巴黎的命运岌岌可危。拉罗克的政权摇摇欲坠,全国上下反叛的火种此起彼伏。而这位曾经号称“法兰西救世主”的执政官,如今却在冷漠中沉沦。
达尔朗心中清楚,拉罗克已经没有未来了。
而他,身为拉罗克麾下的副官与海军元帅,也同样没有。
“也许......该考虑另一条路了。”
他曾以忠诚自诩,为了拉罗克不惜与旧共和国为敌。然而,如今忠诚已成负担。继续陪着这艘即将沉没的船,不过是等死罢了。
的确,背叛拉罗克也无法抹去他“合作者”的罪名,等到巴黎解放,审判迟早会来。但或许,只要动作够快,还能保住一条命。
毕竟,他不同于皮埃尔·赖伐尔那样彻底卖身于敌,也不同于拉罗克最亲信的吉内梅尔,更不同于那位秘密警察首脑达尔南,那群人早已在血债中签下了死亡契约。
他自己,至少还没沾满无辜者的鲜血。
至于盟军会如何看待他,那是另一回事。
至少,他绝不愿与拉罗克一同走向末路。
怀着这样的念头,达尔朗默默收起心思,脚步匆匆地离开了那座如今比任何时候都更冷清、死寂的爱丽舍宫。
在这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又一个法兰西人,转身离开了拉罗克。
法西斯法国政权的阴影下,又一块砖石,悄然崩塌。
......
“大家想必已经知道,苏联军的攻势比起上个冬天来,锐利且猛烈得多。谢天谢地,我们到现在为止都守住了防线。”
“哈哈,没必要过于谦虚,莫德尔司令。”
“是啊,东线能守得这么稳,司令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
莫德尔的话让汉斯以及OHL的诸将领们都露出和煦的笑容。
汉斯在认真地审阅了莫德尔的作战计划书后,觉得不如让他亲自来当面说明来得妥当。
“感谢大家的赞美。总之,苏军这次锐利的攻势主要限于伏罗希洛夫统帅的中部方面军与布琼尼统帅的南部方面军。”
“嗯,情报也显示,中部方面军由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担任参谋长,南部方面军由格奥尔基·朱可夫出任参谋长。两人都是苏联体制中最能干的将领。”
此话说得让人恨不得当场把他们从棋盘上抹去,只不过时机未到,这让人惋惜。
“不过库里克领导的北部方面军就不同了。他们比上次冬季攻势显得落后许多。”
简而言之,那里是苏军的一道裂缝,一个软肋。不过库里克本就是个令朱可夫也头疼的人物,这样的结局并不意外。
“所以我打算趁此良机,在芬兰战线反击,一举占领摩尔曼斯克、奥洛涅茨与彼得罗扎沃茨克,最终将北部方面军一路逼退到列宁格勒为止。”
“这样岂不太冒进?攻势刚开始就发起反击,其风险不小。”
说这话的是弗朗茨·哈尔德(Franz Halder),他曾在历史的黑暗角落里与所谓黑色乐团扯上关系,却又在希儿的侵略战争中表现出显着的投机主义。今日他身为OHL参谋之一,便以保守稳健着称。与崇尚机动战的曼施坦因、隆美尔等“新派”将领不同,哈尔德是个重视传统教条、偏爱稳扎稳打的人。莫德尔鲁莽的反击计划自然难以让他放心。
“哈尔德将军言之有理,我的计划或许显得仓促。但若我们拖得太久,斯大林极有可能撤换库里克。”
“无论谁来接替,恐怕都比库里克更有能耐。”
换言之,反击的时机一旦错过,就彻底没有了。
“曼施坦因元帅,你怎么看?”
“我赞成。若成功,这是向苏联第二大城市、昔日首都列宁格勒挺进的绝佳机会。只要一举得手,我们便可以在政治、军事与经济上给予苏联无法挽回的打击,决不能错过。”
“可问题是反击需要怎样的兵力?即便库里克不堪一击,他麾下也有百万兵力。仅靠芬兰军、瑞典、挪威与丹麦的部队,充其量能防守,难以发起反攻。况且德军空军的主力大多部署在法国前线,支援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