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季汉演义

第290章 货币战争之始(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所以价值要远比本国的货币要来的坚挺。

并且开始逐渐取代魏国原本的货币。

尤其是在荆州一带的商业贸易中大受欢迎。

这种情况在吴国倒不算什么,因为早在新铸直百钱尚未出现的时候。

吴国民间就有用直百钱和汉五铢的传统。

而新铸直百钱的出现,更是几乎占据了吴国整个中上层的贸易流通。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

从孙皓登基之后,便开始仿照新铸直百钱,大量铸造吴制直百钱。

只是在用料上,吴国却不如大汉这么实在。

所以民间的兑换比例也屡有浮动。

但是对于本就没什么货币信用的吴国来说,这点事根本就不算事。

反而更加稳固了新铸直百钱的信用。

可这件事在魏国却完全不一样。

董卓乱政之时,大量铸造劣质无字小钱。

使得五铢钱信用逐渐崩塌,直到曹操掌权的时候都无法恢复。

曹氏篡汉之后,民间一度回到以物易物的局面。

曹丕敏锐的察觉到这种以物易物对国家的损害,于是便对魏国的货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几经反复后,终于在曹叡掌权时期,恢复了五铢钱为主的货币交易模式。

由于魏国的地盘最大且人口资源最多。

魏五铢一度成为三国中最为精美的货币。

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比魏五铢更加精美的货币。

并且开始大规模的在荆州一带流通。

立刻就引起了曹魏朝堂的注意。

当这些钱拿到司马炎面前的时候,就连不懂经济的司马炎都对此感到惊诧无比。

“不成想蜀国竟然有如此精美的钱币!”

贾充倒是早就见识过这些新铸直百钱了,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惊诧:

“先晋王在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把这些钱送来洛阳了。”

“只不过彼时蜀国已经在灭国边缘,区区新铸钱先晋王并没有放在心上。”

“随后也仿制了一些这样的直百钱想要试着推行,但是在一番试验之后, 发现这些钱面值过大,根本无法在民间流通后便放弃了。”

“不成想汉中一战后,竟然真让这蜀国死而复生。”

“如今更是让这些新铸钱在大魏流通,晋王不可不防啊!”

司马炎对于经济一窍不通,听到贾充的话后立刻问道:

“哦?此话怎讲?”

在司马炎看来,钱嘛,谁的不都一样,能花不就行了。

然而贾充等人的目光却看的极其长远,一番解释后。

司马炎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危害。

于是赶紧询问道:

“那咱们应该如何应对才是?”

贾充等人则拿出早就已经想好的应对之策:

“晋王殿下勿忧,区区蜀国不过一州之地。”

“如何比得上咱们大魏富足。”

“无论金银还是铜,蜀国都无法和咱们相提并论。”

“既然他想铸造新钱,那咱们就帮他铸个够。”

“只希望别把他撑死才好!”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
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
关于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因为过度劳累导致加班猝死,穿越到铠甲勇士的世界,成为苏启强的儿子,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京都的太子爷。苏宇在所有的选择中选择了摆烂,在水木大学当起了保安,但老天不如愿,四大终极铠甲召唤器蜂拥而至,躺平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亲爱的异能兽哟,你要的是帝皇铠甲召唤器呢,还是雷霆雅塔莱斯召唤器呢,亦或者是修罗铠甲召唤器,当然还有捕王铠甲召唤器可以供你选择哦!“请选择你想要的召唤
秋枫落宇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