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第567章 要人(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被大汉丞相传令到汉中,准备跟着北伐的诸将,最远的是南中的王平和冯永,最迟的是冯永。

王平比冯永提前了一个月出发,冯永则是一直拖到越巂和锦城之间的大道重新开通,这才亲率大军走大道出越巂,就当是测试新道路。

待他率军到达汉中,已经是建兴五年的最后一个月。

汉中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断了与锦城之间的民间交易,一路上全是运往汉中的北伐军资。

南郑的周围已经驻满了大军,人马喧嚣,旌旗猎猎。

前来安排冯永所部驻地的,是老熟人。

只听得冯永亲热喊了一声:“兄长。”

裹着羽绒服的诸葛乔,看到冯永也极是高兴,满脸的笑容,“阿弟你终于来了!全汉中就差你一个了。”

冯永脸上露出惊恐之色,“莫不是小弟来迟了,丞相要以军法治我之罪?”

诸葛乔一听,脸上尽是无奈之色,指了指冯永,“也就是你,敢这般开丞相的玩笑,换作他人,我看谁敢?”

冯永哈哈一笑。

诸葛乔看到冯永浑不在意的模样,心里倒是升起淡淡的羡慕。

无论是大人也好,阿母也罢,对这个阿弟都是宠溺无比,对自己从来都是严厉要求。

就像现在,自己哪有胆子敢这样开大人的玩笑?

怕不被打板子。

“阿弟先说这回带过来多少人,也好让为兄做好调拨粮草的准备,看把你的所部安排在哪里扎营合适。”

“小弟这回带了八千人过来,前军有三千人,兄长这回是北伐大军的粮草官?”

“为兄在汉中当了那么久的粮草官,故大军在汉中驻扎时,粮草皆是交付为兄安排。”诸葛乔揉了揉脑门,“你是不知道,这些日子,我就没睡过一日好觉。”

说着,他又看了看四周,这才悄声道,“南乡那边,听说已经不让人随意进出,说是什么戒严,连学堂那些帐房小先生都不让随意请过来了。”

“好阿弟,回头你帮为兄一个忙,再帮我调几个小先生过来,不然我这实在是忙不开。”

冯永奇怪道,“我记得南乡学堂一直有学生轮流调到南郑工坊查账啊。”

“咳!”诸葛乔一拍大腿,“那才几个人?哪够用啊!工坊一直就没停,毛布还要分发下去,帐目又不敢糊弄,还有这汉中府前两年收上来的粮草,要开府库进行清点,武库的兵器也要交接给大军。”

“调过来的那几个帐房小先生,来几日就回去,下回换另一批人来,又得重新上手。丞相那边的参军,已经催了好几次了,要我们快点清算完毕。”

“参军?”

在第一次北伐时,参军可是个敏感词,冯永下意识地问道,“哪个参军?”

“杨参军。”

“杨仪?”

“对。”

“怪不得。”

冯永点点头,这是个有才的小人。

史书上说他“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这么看来,这个人的心算能力应该很强,至少比自己强得多。

虽然名义上自己是南乡学堂的山长,如今南乡帐房小先生名声在外,许多人都把功劳记到自己头上。

但实际上,冯永心里很明白,南乡学堂的算学基础,其实是阿梅打下的。

甚至在越巂,有机会的时候,她还会继续教那些学生更高级的数学,乃是南乡学堂学生眼里最厉害的算学大师。

如果阿梅和杨仪比心算,不知道哪个会厉害一些?

心里这般掠过念头,冯永同时点头,“兄长既然都开了口,小弟岂有不从之理。此时随我到汉中的,就有不少学生,他们做过幕僚,比学堂里那些还没学完课业的师弟们厉害多了。”

“到时候我派些人过去给兄长打下手,兄长就不须这般烦恼了。”

“好好好!”诸葛乔大喜,拉着冯永手臂,“走走,我带你去挑个好营地。后头有所需,你尽管跟为兄说,只要不是坏了规矩,为兄定会尽力帮你想法子!”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冯永嘻嘻一笑,“那可就这么说定了。”

挑了好驻营的地方,冯永把安排扎营的事交给跟随过来的黄崇,然后自己则去中军大营见诸葛亮。

帅帐里新式的火炉里烧着煤炭,炉上还放着一个水壶,在咕噜噜地冒热气。

大汉丞相坐在火炉旁边,正拿着一本书在专注地看着。

“越巂长史冯永奉令率军前来,见过丞相。”

冯永进入帅帐后,大声行礼道。

诸葛亮放下书,对着冯永略一点头,“此处只有你我二人,又不是军议,随意坐吧。”

冯永看了看后头,确认没人,连忙“哎”了一声,把边上的小马扎挪到火炉边上,一屁股坐了下去,伸出手烤火。

诸葛亮倒也不介意,甚至还温声问道,“要喝茶么?”

“有点……”冯永刚想说“渴”字,但看了看边上的碗,终究还是忍住了,摇头道,“不喝,喝了老是想去茅房,天太冷,不想动。”

冯永有点轻微的洁癖,这年头的人又不讲卫生,所以他喝水的碗一般都是自个儿专用。

如今就算口渴,也要说一声不渴。

大汉丞相恼怒地把手中的书“叭”地扔到一边,骂了一声,“粗俗!”

冯土鳖干笑一声,缩了缩脖子。

看到这个小子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大汉丞相也有些无可奈何。

此次北伐,不但军资充足,而且还不用过多地伤到民生,此子居功甚多,本还想着好好夸奖他一下,没曾想他一进来,就来这么一句,实是令人冒火。

“此次带了多少人过来?”

“八千。”

冯永伸出手指头比划了一下。

诸葛亮点点头,心里盘算了一下。

孟获的女儿花鬘迁了一个大部族过去,其间还有一些跟随过去的小部族,这就有三四万人。去年又迁了三万汉民,再加上原有的夷人,孙水河谷三县,如今足有十二万人以上。

所以越巂虽是新定之地,但抽八千人应该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多少战兵?多少辅兵?”

诸葛亮又问道。

“六千战兵,两千辅兵。”

干粮的持续改进,已经让后勤压力大大缩减。

就算是战兵,身上背个筒型干粮袋,里头装的是干粮2.0,放两条咸鱼,也能支撑近一个月。

冯永在越巂这两年来,大搞基建,在孙水河谷搞了一批水磨,没日没夜地磨面,同时因为汉中和锦城养猪业的兴起,终于能搞到相当数量的猪油。

所以供应给军中的干粮2.0,里头是掺了足够的油,而不是像最早给越巂夷人吃的那种减配版。

而且越巂有盐井,田里还养鱼,节省着用,每个干粮袋塞两条咸鱼,还是勉强能供应得上的。

所以两千辅兵,除了运粮,冯永更多地是想要他们运其他器械。

但大汉丞相的思维仍是停留在以前的印象中,根本不知道冯永对自己手底军队所做出的改进,只见他皱眉说道,“辅兵有些少了。”

按惯例,战兵和辅兵,是一比一,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供粮能力,以及有足够的人手来进行安营扎寨。

“不少了,我又改进了一批干粮,二千辅兵足够了。”

冯永没打算多说。

干粮2.0之所以没提前告诉诸葛老妖,是因为养猪业只能算是刚兴起不久,猪油还是靠着兴汉会内部关系,这才搞到手的。

至于所需要的豆类,目前也是紧俏农产品,光是越巂的牧场,每天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豆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