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合院,悠闲自在看热闹

第129章 招待所小灶(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四合院,悠闲自在看热闹》最新章节。

赵启元又和林国强聊了两句,对着身后的两人介绍道:

“这是《健康报》的两位记者同志,他们听了消息后想来给你做采访,我们也是在厂门口遇到的。”

林国强看了看两人,一个拿着本子,胸口别着钢笔,另一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看起来倒是挺专业的。

“幸会幸会!麻烦两位同志了。”

两记者一边握手一边回道:“哪里哪里,林医生可真是年轻有为啊!”

“大家也别在走廊上站着了,里面坐,里面坐!”

张主任见介绍完毕,伸出一只手虚引,招呼大家去他办公室。

两小护士早就准备好了茶水,众人坐下。

客套了一番,拿本子的记者迫不及待的要开始采访记录,李怀德出言建议道:

“记者同志,你看这样如何,由我们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你来记录。这样不仅让我们也有些参与感,又能减轻你的工作量,不是两全其美?”

记者同志想了想李怀德说的也有道理,就同意了下来,反正要不要记录是自己说了算,出不了岔子。

林国强不由得感叹老李还真他娘的是个天才,此举不仅能让场面不冷下了,还又给众人在报纸上露脸的机会。

这办公室里哪个不是人精?瞬间就明白过来了,笑着对李怀德点了点头。

随即采访就开始了,众人也是熟读报纸的人,就着论文的灵感动机,成果应用,和林国强的个人成长经历问了起来。

李怀德:“林国强同志,为什么你会选择来到轧钢厂成为一名厂医呢?”

林国强听到这个问题,瞬间选秀节目选手附体:

“我家里特别的困难,从小~我~的~妈妈~就告诉我~,穷人~的~孩子~要早当家~(此处全是颤音是个老掉牙的梗)。”

“我为了我自己的梦想,来到了轧钢厂医务科舞台上,希望自己能为工人兄弟解决病痛,更好的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能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轧钢厂是我坚强的后盾。不仅给我提供稳定工作环境,让我安心钻研。”

“领导们还在我时间紧张时,允许我灵活调配,全身心投入研究。没有他们,我难以完成这两篇论文。是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才让我有机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一时间记者同志下笔飞快,听着林国强的回答,办公室里顿时欢声笑语不断。

周明正在外面听着心里泛酸,很不是滋味。

过了一阵子,就见林国强和另一个记者推门出来了,原来是摄影师要给林国强工作的地方拍照。

周明正赶紧提着热水壶进去,毕竟领导谁不想认识?!

采访事毕,两记者提出告辞,杨厂长哪能让他们真走啊,出言挽留他们吃晚饭,两记者也是客套一番后留了下来。

留记者吃饭,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各单位不成文的规定。

由于有时候要招待毛熊专家,招待所比厂里其它建筑都豪华的多,在轧钢厂陈旧的厂房中,显得鹤立鸡群。

两层小楼,外面还贴着瓷砖,连地面上都铺着黑绿色的水磨石,窗户也粉刷上了油漆。

众人来到招待所时,没想到在这遇上了娄半城。

杨厂长错愕的上前握了握手,“娄董事,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娄半城边握手边笑着回答道:“听说咱们厂出了一位会写论文的人才,我就过来瞧瞧,杨厂长不会怪我不请自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天道,开局被自己坑了
我,天道,开局被自己坑了
关于我,天道,开局被自己坑了:主角并非普通的系统使用者,而是系统的创造者。他本是至高无上的天道,因厌倦永恒孤寂,封印记忆、创造系统后自我流放。这层身份悬念,将贯穿全文,颠覆传统系统文的叙事逻辑。
文定天下1
一品悍臣
一品悍臣
关于一品悍臣:作为勋贵之子将门之后,穿越者唐云是个很听话的好孩子。老爹告诫,宁养猪,不读书。大臣告诫,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天子告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此,听话的唐云,胯下骑着猪,左手抓着书,圣旨卷大棒,升官全靠浪,哪有危墙撞哪里,主打大力出奇迹,人生信条只有八个字,己所不欲,就施于人!
菲硕莫薯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关于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系统+平推,放下逻辑可以更快乐)游戏玩家=甲级战犯。用五十万异族人头,筑京观。高原灭佛平三教,杀敌数百万。水淹中原,制造黑死病。把人头捡起来!把人头捡起来!
没错那么多的冷漠
盗墓:猫猫的饲养手册
盗墓:猫猫的饲养手册
一朝被混沌珠砸中,受困于身份的他好像有了其他的选择。能顶天立的活着,谁喜欢受制于人呢?本文为作者菌看盗笔同人多了的自嗨文。五朵花开。时间线根据作者理解来,前期与原着关系不大。可以选择喜欢的剧版人物代入,只是作者菌比较喜欢终极笔记那版。保证完结,保证甜。基于电视剧基础,不过多涉及主线剧情,某些部分与原着完全不同,考究党慎入。特别声明:某些地方跟原着时间线对不上!!!!!特别鸣谢:三叔原着。
完达山312号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明末中兴+无系统+热血+军事争霸+大明不遗憾!最后一颗子弹穿透硝烟时,特种兵王朱正的意识坠入三百年前的血色残阳。睁开眼,龙袍染血的老父崇祯正将焦土般的江山托付,耳畔传来李自成破城的战鼓,关外八旗的马蹄声震得紫禁城梁柱发颤。没有系统外挂,唯有二十年淬炼的铁血谋略。沙场上,特种作战思维让明军脱胎换骨;他重用孙传庭、卢象升等良将,整肃军备,内剿流贼,抵御外敌。朝堂上,他以雷霆手段撕开权贵利益网;推行改
北方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