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回84东北开局干死一头大野猪》最新章节。
讲解员姓赵,岁数颇大,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退休老师。
“今年是沈阳故宫创建370周年……面前这件,就是努尔哈赤的甲胄复制品,今年刚展出。”
中午大家去吃附近的老边饺子。
“8毛钱一碗?”
“走,去右边靠窗的地方坐。”
再过一些年,随着游客数量越来越多,许大海记的这家饺子馆定价198元。
而在1991年,一大碗8毛钱,足够成年人吃饱。
即便有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在这个年代,沈阳普通人月收入几十块~一百多块,工资中位数,大约一天两块多钱,能买三碗老边饺子。
几十年后,普通人工资中位数可没有3个198。
二舅子大口咀嚼着饺子,吹吹热气,再来一口汤,小声道:
“昨天我去街上转悠,打听到一个消息,现在沈阳的钢材,计划价700块钱一吨,市场价1800块钱一吨。
这要是能理顺了里边的门道,倒倒手的事儿,一吨就能赚1100块钱!
钢材这种东西,相当压秤的,一方就有大几吨!要是能整一百吨钢,赚的钱好几年花不完。”
话说到这里,二舅子自己有些激动起来,连吃了两个饺子,被烫的哇哇叫。
随着王家成立建筑公司,二舅子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心思也不那么老实了。
不过他现在心生羡慕,感觉经营公司,养好多工人,看似生意做的挺大,但算算利润,可能真的不如倒买倒卖赚钱!
他老婆提醒他:
“快别臆想了,好好吃饭吧,这种事儿都是有门路的人才能整成呢,咱家就是平头小老百姓,还是踏踏实实经营建筑公司吧。”
“哈,随便唠唠闲嗑嘛。”
吃完午饭,众人去北陵公园(清昭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地宫还没开放,但园内古松是真的多,漫步园中,能感受到一股岁月的厚重,沧桑气息。
在一处露天茶摊坐下,边喝茶,边听老板聊起园中趣事,微风拂面,细碎光斑透过枝叶落了一地,倒也轻松惬意,悠游自在。
“当~当~”
除了鸟鸣声,还时不时的有当当声传入耳中,许大海放下茶碗,寻声看去,原来是“悬瓢”招幌。
——在摊位前立着一根三米多高的杆子,杆头挂着半个瓢。
微风吹过,瓢与杆子碰撞,发出阵阵响声。
作用和茶旗类似,客人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悬瓢,就明白这里是茶摊。
“爸,杆子上的瓢为什么挂那么高,想用的时候够不着吧?”
小婷子也看到了那根杆子,好奇询问。
“不是平常用的,就是给人看的,作用相当于供销社的招牌。”
许大海笑着给她解释起来,有的挂半个瓢,还有的挂笊篱,这种风俗来自于北方草原,传承年代很久远了。
比如辽代的一些墓葬中,例如《备茶图》,都有描绘。
只是用这种传统方式的已经不多,立个牌子,写上“茶”,“茶摊”似乎更简单,也更醒目。
晚上回到旅馆。
小舅子找了过来,他笑嘻嘻的说已经和罗家商量好,新的饭店,他占六成股份,罗家占四成。
“嗯呐,提前分好股份,就能把一些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股份谁多谁少,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把股份分清楚。”
许大海知道,很多家族企业,或者朋友合伙做买卖,最后都败在了内耗上。
内耗的最大原因——就是利益分不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付出的更多,亏了。
内斗,辱骂,干架,最后公司彻底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