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转飞仙

第六十二章 报仇(下)(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百转飞仙》最新章节。

剑尘目光闪烁,像是思索着办法的可行性,又像是在考虑着此事的利弊,总之是看的一旁的杨中远直咬牙跺脚。

“行或者不行,你倒是说个话,你我同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跟我还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杨中远差一点就破口大骂了,要不是觉得剑尘还有点利用价值,要不是自己打不过他,估计杨中远早就动手了,自己何必找罪受呢?

剑尘闻言眉头紧皱,显然对杨中远所说之语大为不悦。

可是杨中远说的有错吗?答案当然是没有错,自己被夜无道重伤,仓惶而逃,不就是夹着尾巴才能活命的吗?

当即说道:“好,我答应你,你先安排其他事情,我这就去人皇殿。”

说完,剑尘御剑而去,方向骇然就是豫州,到了豫州,他就可以借用城主府内的传送阵,直接到达人皇殿。

凭借他与欧阳城主的交情,想必不难,不然就要翻山越岭,御剑飞行只怕也得三天才能到达。

若到那时候,估计夜无道等人早跑了,月风云到时候见不到人,必然会拿自己出气,所以,自己要以最快的速度来回往返。

搞定了剑尘,杨中远觉得还不够,当即返回城中,就在这时,一道灵符出现在他面前。

是城主府统领杨福的发来的,上面说有急事要他回去处理。

杨中远沉思了片刻,没有迟疑,一般情况下杨福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找自己的,除非是真的发生了大事。

旋即,杨中远不敢逗留,直接回到城主府,找到了杨福,得知自己儿子被人杀害,甚至连凶手的身影都没有见到,当即气的暴跳如雷。

“给我找,全城戒备,一定要将凶手给我找出来。”

杨中远面色阴沉,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来自找没趣,纷纷退开。

轻轻推开房门,来到了杨文洛的房间,杨中远深呼吸了一口气,双手颤抖着掀开了盖在杨文洛身上的白绫。

嘶……

杨中远倒吸了一口冷气,猛的将白绫扔了,只见杨文洛双眼大睁,恨不得眼珠子都飞出来。

看着儿子死不瞑目的样子,杨中远闭上了眼睛,双拳紧握,尖锐的指甲深深的刺进了手心,一滴滴鲜血顺着指缝儿流了下来。

“夜无道……”杨中远咬牙切齿,从嘴里吐出三个字,骇然就是夜无道。

看着杨文洛胸口的剑伤,以及还未消散的杀气,除了夜无道的杀戮剑决还能有谁?

旋即,杨中远吩咐手下的人去请王,万以及柳家三位家主,如今也只能尽量的将力量最大化了。

与此同时,夜灵风来到了王家府邸,王家的府邸虽然没有城主府那般奢华,可也比他夜家要好上几倍。

不过这防伪就显得有些松懈了,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夜灵风便来到了王家后院。

抓了一个王家下人,从他口里得知王雨枫的房间,随后一掌将人击晕,扔到了草丛里,神不知鬼不觉。

王雨枫的房间,此刻王雨枫正与一名少女在床上翻云覆雨,好堵快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一龟一世界好快活
一人一龟一世界好快活
这龟咋成精了?笑到打鸣的仙龟缘,本书共7卷,越到后面,精彩纷呈的爆笑日常闹剧不断????沈青崖坠进修仙界,激活长生挂还捡了只“桂花糕脑玄龟阿墨——本想守着灵植园煮茶摸鱼,却总被猪队友坑得“社死:集市捏碎恶霸法器,阿墨补刀吹飞人发髻;避雨露了练灵田练出的腹肌,阿墨直接把他撞进泥坑;宗门抢灵植,他戴斗笠装大佬,阿墨缩成龟壳当“盾牌还挡错方向。后来加入新成员:聒噪鹦鹉彩衣、梦魇宠物墨影,队伍更乱了
焰照尘埃
魔门悟道,我悟出偷袭相对论!
魔门悟道,我悟出偷袭相对论!
出身贫苦,无依无靠的周玄,学会了勾心斗角,学会了心狠手辣,学会了趋炎附势,学会了在这烂泥潭一般的世道生存。但成功嘛,就是一分努力,九分运气的东西,命里居然能碰到仙师收徒,周玄根本就顾不得其他。哪怕这位仙师浑身冒黑烟,一看就是正规宗门出身,周玄也如飞蛾扑火一般,不顾一切。极阴老魔的人生格言:梭哈,是一种智慧。错的肯定是这个世界啊,难不成错的是我啊?不好,有大恐怖出世,速将众弟子护于身前!小辈,放下
檀文清
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
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
关于修仙界第一硬核嘴炮:穿越修仙界,沈问成了行走的BUG检测仪。吐槽掌门发型?小意思!指点天道代码?是日常!当他的嘴炮升级为言出法随,整个世界都成了他的测试服。这是一段用硬核吐槽改写规则的爆笑仙途。
甄凡尘
从边城到江湖
从边城到江湖
边境小镇灰雁镇的一场无妄之灾,彻底改变了孤儿凌绝的命运。相依为命的老猎户养父惨死,被迫手刃仇敌的他,只带着一枚神秘的黑石指环和满腔的迷惘,踏入了波谲云诡、弱肉强食的江湖。临江城的码头,是帮派林立、血泪交织的名利场。从最底层的苦力打手做起,凌绝凭借着一股狼性的狠劲、过人的机敏和心底未泯的情义,在一次次的刀光剑影与阴谋算计中艰难求生,一次次从尸山血海里搏杀而出。冷酷睿智的失意书生、悍勇暴烈的忠心莽汉
周末初五
一入轮回成修真至尊
一入轮回成修真至尊
草根顾尘成为轮回者穿越修真世界,背负家族仇恨,凭借金手指不断崛起,历经师门覆灭、背叛与误解,跨界征战,获神器认主,最终证道飞升。
古既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