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二十六章 文昌右相——韦待价(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

韦待价,雍州万年人,唐朝宰相,象州刺史韦挺之子,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历任左千牛备身、卢龙府果毅都尉、兰州刺史、凉州司马、萧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凉州都督,封扶阳侯。武后摄政时拜相,授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后升任文昌右相,期间曾出任燕然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抵御突厥。出任安息道行军大总管,进爵扶阳郡公,率军征讨吐蕃,结果在寅识迦河兵败,被除名流放绣州,不久病死。

韦待价,早年以门荫入仕,授为左千牛备身,江夏王李道宗因牵连进房遗爱谋反案,流放象州。韦待价因是李道宗之婿,也受到牵累,贬为卢龙折冲府果毅都尉。戍守辽东期间,将军辛文陵率军招抚高句丽,在吐护真水遇袭,因无备而失利。当时,韦待价正与中郎将薛仁贵经略东蕃,便率部前去救援,在辛文陵的苦战配合下,终于击退敌军,他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左足,身受重伤,但却隐而不言,朝廷以为韦待价患有足疾,将他免归乡里,后又起复为兰州刺史。

吐蕃侵扰边境,唐高宗便授雍王李贤为凉州大都督,韦待价出任凉州司马,后又改任萧州刺史,因防御有功,被征拜为右武卫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事。吐蕃再次入侵,韦待价被任命为检校凉州都督,兼知镇守兵马事,率军抵御吐蕃,但不久便被征回,进封扶阳县侯。

唐高宗病逝,武则天临朝听制,韦待价升任吏部尚书,代理司空,并以山陵使之职营建乾陵。乾陵修建完毕,韦待价因功加为金紫光禄大夫,改任天官尚书。韦待价拜相,加授同凤阁鸾台三品,他出身武职,不懂鉴别人才,以致典选工作杂乱无章,受到舆论的鄙薄,武则天任命韦待价为燕然道行军大总管,让他率军抵御突厥。

韦待价回朝,后升任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他心中不安,多次上表请辞,武则天每次都下诏褒奖,将他的请求驳回,后在韦待价的极力要求下削减其官秩,同时追赠其父韦挺为润州刺史,作为补偿。韦待价上疏朝廷,请求率军征战,武则天遂任命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统领三十六总管,征讨吐蕃,并将他的爵位进为扶阳郡公。

武则天命韦待价征讨吐蕃,凤阁侍郎韦方质请求按照惯例,派遣御史监军。武则天道:“古时明君派遣将领,会将城门以外的事情全都委托给他。我听说御史监军,军中大小事务都要禀报于他。以下制上,将领怎能取得成功?”监军之事因此作罢。

韦待价在寅识迦河与吐蕃交战,结果先胜后败。当时,副将阎温古逗留不进,又恰逢大雪,粮草供给不足,唐军死伤惨重,韦待价无奈,只得率军退回,屯兵于高昌。武则天大怒,命处斩阎温古,同时将韦待价除名为民,流放绣州,不久,韦待价便在绣州去世。

韦待价起于武职,曾先后在唐朝对高句丽、吐蕃、突厥的战争中立有战功。唐高宗去世后,韦待价又以山陵使之职全面负责高宗陵寝的营建工作,耗时近一年,将乾陵营建完毕。在担任宰相后,还兼任吏部尚书,掌管官吏的选授、考课,后又主管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日常工作。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
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
哪有什么楚汉相争。只有我一家独大。兵灾!盐慌!瘟疫。别人穿越,开挂起飞,我却掉进秦末沛县盐贩子的私盐场里。顺手垄断了乱世私盐。百姓为盐抢翻天!我惊呼:“不就一把盐,至于吗?”老乡叫苦:“海盐路断,官盐天价,断盐数月啦!”恰逢刘邦前来借盐,我大手一拍:“就你是泗水亭长啊,借盐可以,你小子得跟我混!”就此,小爷开启奇葩逆袭之旅开启!先捡漏似的收编了萧何的散兵、顺便捞了韩信,王炸开场震翻众人。军粮没了
听枫楼主
红楼甄嬛:金手指是两颗生子丹
红楼甄嬛:金手指是两颗生子丹
关于红楼甄嬛:金手指是两颗生子丹:穿越到古代的女主不求感情,不求事业,只求荣华富贵。女主不会爱上任何男人,所求就是做太后,做能够掌控自己人生的大女主。
沐兮所求
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
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
关于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夏玄穿越了,不仅穿越到神似前世的天蓝星,还获得了一个系统。此时的天蓝星因为各国利益以及思想的交锋隐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就当夏玄准备借助系统之力稳扎稳打之时,突然发现自己拥有无限金钱。自觉腰杆子硬朗的夏玄不准备装了。摊牌了,我都有无敌挂了还装什么,直接一路横推就行。就这样,夏玄凭借系统大军踏上了霸主征程。就当夏玄统一天蓝星时却发现征程才刚刚开始。本书系统爽文,无压制,
飞羽君
在西游当万人迷
在西游当万人迷
关于在西游当万人迷:阿生看着西游记,里面百花羞和奎木狼短暂的十三年婚姻,总觉得两人之间的关系透着诡异。不曾想一朝醒来,自己竟然成了百花羞。1.奎木狼说的是实话吗?2.如果百花羞没有没限制人身自由,会发生什么?3.百花羞真的就一点背景都没有吗?
爱吃洋柿子9527
号外
号外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创办了大约700种报刊。我们从1939年在鲁西根据地创刊开始,讲述少年刘子魁追随八路军办报小分队,穿梭于战地烽火、壕堑硝烟中,以笔代枪,一路战斗,一路前进的故事。
千里握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