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八十五章 宗室贤王——李恪(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最新章节。

李恪,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母为隋炀帝之女杨妃。英武果敢,深得宠爱,册封长沙郡王,改封汉中郡王。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以吴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神龙初年,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

李恪,时年两岁以皇孙身份,授湘州刺史,册封长沙郡王,授梁州刺史,改封汉中郡王。以皇子的身份,从汉中郡王晋封为汉王。年仅十岁,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的要职、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蒙犍邛八州诸军事,并且同时行政上下辖兼督巂、南宁、会都督府共计三十六州,以年纪幼小为由,没有赴任,遥领职位。

益州大都督府,地广人多、经济富庶、民族聚居、矛盾复杂,是唐王朝首屈一指的核心利益地区,益州一州人口十七万七千户,彼时仅次于帝都长安,实为帝国重藩中之重藩,李恪以皇子之尊爱子之亲获封此地却不去赴任,一可见太宗对其之重视,二亦可以理解不让年幼的李恪赴任然辅以能臣为大都督府长史代为理政实为客观必须。

中书舍人高季辅上疏说:“我看见密王李元晓等都是皇帝的亲人,陛下心怀友爱,仁义比古人还要高,分给车辆舆服,委任藩屏,必须遵守礼仪,以担负属望。臣看见皇子拜见皇叔,叔叔们也要答拜。王爵既然相同,家人之间应有礼节,怎么能颠倒长幼尊卑呢?臣拜倒于地请求陛下降下训诫,作为永远遵守的法则。”太宗下诏对李元晓等,不必回拜吴王李恪、魏王李泰的拜见。

拜李恪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未赴,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赴任一年;拜益州大都督,开启亲王遥领大都督的先例。李恪将要赴任齐州都督之前,侍奉唐太宗,与父亲一起用膳。事后,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我和儿子,常常想多相处,但是家与国的事情义理,实际大不相同。我希望子孙可以代代传承,并且断绝不合适的想法。现在,我供养太上皇,与私人感情也不同,是为了镇守抚慰国家,不让太上皇忧烦,这是君主应有的孝顺方式。”魏征回答:“我听说孝行有三种:最大的孝顺,是使得双亲被尊崇;其次,是不使双亲受辱;最下,是能够颐养双亲。现在,陛下功业大成,声名远扬,统治整个天下,华夏和其他民族都能安乐康泰,这正是实实在在的大孝顺,远不同于侍奉双亲左右伺候他们饮食的孝顺。而且君主,怎么能与平民一样与子孙时常同处一室,这不是保护国家巩固国本方法。”

太宗想通过世袭封建、重置封国方式,长久巩固大唐王朝的统治,不顾重臣们的反对,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全部世袭封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恪从蜀王改封吴王,并被任命为潭州都督,但是却没有赴任。

李恪因弹劾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必须要提及到的是,《新唐书》记载,李恪是因为与乳母的儿子“博簺”而被弹劾罢官,两唐书此处记载矛盾。作为惩罚,李恪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

这次免职,还留下一段太宗纳谏的佳话轶事:太宗偏袒李恪,对侍臣说:“权万纪辅佐我的儿子,不能纠正他的过错,罪当该死。”柳范进谏道:“房玄龄辅佐陛下,都不能够阻止陛下游猎,怎么能独独怪罪权万纪?”唐太宗大怒,拂袖进入内殿。过了很久,单独召见柳范道:“你为什么要犯颜指责我?”柳范回答:“我听说人主圣明臣子正直。陛下仁德圣明,我不敢不进自己愚钝的正直。”太宗这才打消了怒气。通过这件事,唐太宗作为一个舐犊情深的慈父,天然的人情流态,鲜活的展现在大众面前。

这次免官的时间并不长,李恪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将要出发赴任时,太宗写信告诫他:“我作为一国的君主,统治百姓,而你因为是我的儿子而地位显赫,让你作为屏藩保卫国家。你要勉励自己不忘父子之道,好好学习河间献王刘德、东平宪王刘能的美德。用义来处理政事,用礼来节制欲望,面对歌舞淫乐的诱惑,不得不慎重。这样才能使国家像磐石一样坚固,永远做到宗室连成卫国,外有忠君的美名,内有孝顺的美德。你应该自励自勉,日日长进。你将要离开我的身边,十分伤心恋恋不舍。想送你些珍贵的玩赏物品,又怕助长你的骄傲与奢侈,所以告诫你这些话,作为父亲的教诲。”

或许是这封《诫子书》的作用,李恪学会自我克制,此后史书上未再见李恪,因其他过错被罢官免职的记载。不仅如此,李恪敬畏权万纪的刚直而善纳其言,连太宗都啧啧称奇,以为此乃权万纪的一大政绩,以致日后在处理齐王李佑类似的问题上,太宗想如法再行,不想适得其反,且妄送权万纪的性命。

因齐王李佑谋反案犯纥干承基的反咬,揪出了太子李承乾谋反,导致太子李承乾被废黜,太宗口头许诺魏王李泰为太子,但司空长孙无忌坚持请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太宗亲自审问李承乾,李承乾指控李泰谋储,太宗幽禁李泰于将作监,册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不久之后,太宗怀疑晋王李治仁弱,便对长孙无忌说:“你劝我立稚奴为太子,然而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住国家,怎么办?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为太子,怎么样?”长孙无忌坚持抗争,认为不可以。太宗说:“你是因为吴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对吗?”长孙无忌说:“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太宗这才打消了念头。太宗对李恪说:“父与子虽然是最亲近的,但是如果儿子有罪,国家的法度也是不能以徇私的。汉武帝已经确立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气,私下图谋不法的事情,霍光凭借诏书就可以将他诛杀。你做为人臣,不可以不以之为诫。”这段话在《贞观政要》上的记载是贞观十一年,因此时间上存在争议,未知太宗此言的背景,但是从现存史书记载观之,长孙无忌从此之后,深为记恨李恪。

李恪时为高宗李治在世最为年长的兄长,授开府仪同三司,官拜司空,并被授予梁州都督的官职。不久之后,又被改封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加授太子太师。

因高阳公主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理,从而引发了初唐时期最大的一桩政治冤案。房遗爱为活命想效法纥干承基,遂长孙无忌心意而诬告李恪谋反,致其遇害,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有子四人,李仁、李玮、李琨、李璄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岭表,有女亦四人,现已知第四女信安县主被罚守献陵。

据《资治通鉴》记载,案发后,高宗召见房遗爱:“我与你是亲戚,为什么要谋反?”房遗爱则回答道:“我包藏祸心,罪该万死,但是我告发吴王李恪是希望赎罪。贞观年间,纥干承基、游文芝一起与侯君集、刘兰共同谋反,后来承基告发侯君集、游文芝和刘兰,自己得以保全首级并得到了官爵。”李治闻言便直接回了一句:“你承受了尚公主的尊荣,怎么能与承基相比?现在告发李恪谋反已经太晚了。”高宗于是哭着对侍臣说:“荆王是我的叔父,吴王是我的兄长,我想赦免他们的死罪,可以吗?”兵部尚书崔敦礼说:“过去周公诛除管叔蔡叔,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然后是汉昭帝的时候,燕王刘旦和鄂邑长公主谋逆,都以国家法度处以应有的刑罚,这些前事都不远,陛下怎么能改动法律就为了施舍恩情呢?”高宗于是放弃了求情。

李恪在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先宗庙有灵,他的家族离覆灭不远,此事,亦被后世认为是长孙无忌应有此报。在长孙无忌获罪之后,李恪被唐王朝追封为郁林郡王,并得以立庙祭祀,任命河间王李孝恭的孙子李荣为郁林县侯来作为李恪的继承人。李恪在获罪赐死后,墓志记载唐王朝特别优待以国公之礼将其下葬,可见李恪在被赐死时已被废为庶人,也就是说,其皇族的身份在当时被剥夺。

中宗复辟,恢复大唐,为了振兴李唐皇族,就在这一年,中宗大量封爵皇族,李恪长子李仁被封为正一品的“成王”。与李恪同时获罪的荆王李元景,得以追复爵位与封地,次年,李恪之孙、李琨次子李祗被封为“嗣吴王”,李恪被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而他的亲王爵位和封地被恢复,至此,李恪才被彻底的昭雪平反。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西游当万人迷
在西游当万人迷
关于在西游当万人迷:阿生看着西游记,里面百花羞和奎木狼短暂的十三年婚姻,总觉得两人之间的关系透着诡异。不曾想一朝醒来,自己竟然成了百花羞。1.奎木狼说的是实话吗?2.如果百花羞没有没限制人身自由,会发生什么?3.百花羞真的就一点背景都没有吗?
爱吃洋柿子9527
大明伪君子
大明伪君子
「反派+腹黑+架空+慢节奏+单女主+成长」为报父仇,陈牧一路构陷,污蔑,背叛了无数人,双手沾满了血腥!然而世人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明的脊梁。扬州知府李冲:陈牧是个厚道人呐。内阁首辅李承宗:忠义一身都是胆?武安长公主:诶,是本宫对不起陈牧,饮酒误事呀!景运帝朱君洛:陈卿忠心耿耿,足可托身后事。
张三好
号外
号外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创办了大约700种报刊。我们从1939年在鲁西根据地创刊开始,讲述少年刘子魁追随八路军办报小分队,穿梭于战地烽火、壕堑硝烟中,以笔代枪,一路战斗,一路前进的故事。
千里握兵符
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
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
关于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夏玄穿越了,不仅穿越到神似前世的天蓝星,还获得了一个系统。此时的天蓝星因为各国利益以及思想的交锋隐有爆发战争的可能。就当夏玄准备借助系统之力稳扎稳打之时,突然发现自己拥有无限金钱。自觉腰杆子硬朗的夏玄不准备装了。摊牌了,我都有无敌挂了还装什么,直接一路横推就行。就这样,夏玄凭借系统大军踏上了霸主征程。就当夏玄统一天蓝星时却发现征程才刚刚开始。本书系统爽文,无压制,
飞羽君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
关于诸天:寻道大千之从倚天开始修仙:倚天—神雕—凡人—哪吒—宝莲灯—西游(现在是哪吒苏缘意外获得寻道大千系统,开启修仙,游历诸天万界,夺气运,抢机缘,倚天中,苏缘看着眼前要做自己侍女的周芷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神雕中,看着相思树底下,冰清玉洁的小龙女,又看着旁边准备靠近小龙女的尹志平,苏缘双目通红,飞身一脚,直接踢飞的尹志平,“放开那个女孩儿,小龙女、元瑶、敖闰、女儿国国王,四人为主,
佛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