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
他顿了顿,"另派使者去见公孙度,就说他最好现在退兵坐山观虎斗,不然,孤拼了冀州不要了,也要先灭了他!"
荀彧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这个决定比他的建议更为激进——曹操不仅要放弃黄河河道,还要主动用战略要地来拖着换取时间。
议事持续到三更。当众人散去时,曹操独留荀彧。"文若,说实话。"他递过一杯温酒,"你究竟有几成把握?"
荀彧接过酒杯却不饮:"主公可知张固军中缺什么?"
"嗯?"
"战马。"荀彧蘸酒在案上画了个圈,"其水军虽强,骑兵装备也好,却不足两万人。若放任其北上,平原野战正是我军所长。"
他又在圈外点了三点,"更关键的是,刘备、张固、公孙度三方各怀鬼胎..."
曹操突然大笑,笑声惊飞檐下栖鸟。"好个荀文若!原来你早算准他们必生内讧!"
"非彧神机妙算。"荀彧微笑,"人性使然而已。刘备为利,张固也为利,公孙度...不过是想火中取栗。"
月光透过窗棂,将两人身影拉长投在墙上。曹操忽然压低声音:"邺城那些世家..."
"已安排妥当。"荀彧会意,"崔氏、卢氏皆愿捐献私兵。只是..."他犹豫片刻,"需主公答应他们战后盐铁专卖之权。"
曹操笑容转冷:"与甄氏、苏氏一般无二。"他仰头饮尽残酒,"准了。待平定张固..."后半句话化作一声冷哼。
次日黎明,一队轻骑冲出邺城南门。他们背负的密令中,关于固守黎阳的决策被刻意模糊处理,只强调"诱敌深入"的战略意图。
与此同时,另一支使团悄悄北行,携带的地图中,幽州三郡被朱砂圈出鲜艳的轮廓。
荀彧站在城楼上目送使团远去。晨风吹动他宽大的衣袖,露出腕间一串古朴的木珠——那是他少年时在颍川书院所得,每颗珠子都刻着《孙子兵法》的名句。
此刻拇指摩挲的那颗上,正刻着"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八个细如蚊足的小字。
……
随着曹操的决策发出,曹仁领着两万兵马重新回到黎阳,此时黎阳有守军五万。守将为曹仁和乐进。
曹仁与乐进在黎阳整军备战,加固城防。然而,张固并未如他们所料立即来攻,而是派细作在黎阳周边散布谣言,说曹军粮草已尽,不日将弃城而逃。一时间,城中人心惶惶。曹仁与乐进一面安抚百姓,一面加强巡逻,防止敌军趁乱攻城。
就在此时,斥候来报,张固的水军已在黄河对岸集结,似有渡河之势。曹仁登上城楼,望着对岸密密麻麻的战船,眉头紧锁。乐进道:“将军,敌军势大,我们不可硬拼,还需按丞相诱敌深入之计行事。”曹仁点头,下令继续坚守不出,同时派人密切监视敌军动向。
数日后,张固果然按捺不住,下令部分战船渡河试探。
没想到,大军横行在河道之上,根本没有任何阻拦。
随后,张固对魏郡展开调查,除了黎阳之外,内黄以南已经没有任何曹军的存在。
如今摆在眼前的问题便是,如果不管黎阳,直接北上进攻内黄,那么自己可能会受到两面夹击。
可如果攻打黎阳,以黎阳的坚固程度,绝对不是短时间可以攻下的。
张固记得,原本的历史上,单单一个黎阳,曹操和袁绍以及袁绍的儿子就在这里拉扯了好几年的时间。
张固陷此时入了两难境地,此时,他身旁的陆逊进言:“丞相,黎阳虽坚,但我军可先派小股部队骚扰,消耗其粮草与兵力,同时分出部分兵力绕过黎阳,直取内黄。如此一来,若黎阳曹军救援内黄,我军可中途设伏;若他们坚守黎阳,我军拿下内黄后也能让黎阳失去作用。”
张固听后,觉得此计可行,便准备依计行事。
郭嘉却摇头说道:“不可。此计看似精妙,实则有大患。曹仁、乐进皆为曹军良将,若我军分兵,他们必能识破。一旦被其抓住机会,我分兵之部恐有覆灭之危。”
“且绕过黎阳直取内黄,我军后方会暴露在黎阳曹军的攻击范围之内,届时腹背受敌,局势将极为不利。如今之计,莫若先集中兵力猛攻黎阳,以我军之威,加之不断骚扰,定能动摇其军心。若能迅速拿下黎阳,不仅能鼓舞士气,还能打通北上之路,后续再进攻内黄等城,便会顺利许多。”
张固听了郭嘉之言,陷入沉思,权衡着两条计策的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