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

第169章 荒古量劫之秘(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最新章节。

须弥鼎沉入黑泽血水中。

已达迷障黑泽地下两万丈。

“五阶神鳖的骸骨在哪里,还记得吗?”红衣女子问道。

“前辈,当时我们的千机屋也是顺着血水漂流,具体在什么地方,确实不知道。”张玄如实说道。

冯远山叹口气道:“这黑泽血水十分辽阔,要找到五阶神鳖骸骨谈何容易。”

铁三成看着外面的黑泽血水说道:“这个地方处处透露着古怪,倒是让我想到一个地方。”

一旁的金不换说道:“你说的可是骨漠战场?”

铁三成点头说道:“对,一样的是侵蚀体内灵力,哪怕神通再强,也施展不开。”

张玄想了一会儿说道:“上次沉入黑泽血水中,我们还看到了几头荒古沉鲸。”

“荒古沉鲸?!”众人一惊。

"你有没有看错,你确定在黑泽血水中有荒古沉鲸?"冯远山惊讶问道。

“我确定,鲸首足有数百丈高,肯定是荒古沉鲸无疑。”

“没想到荒古沉鲸竟然躲过了荒古量劫,活到了现在。”冯远山长叹一声。

红衣女子带着沉思状道:“有没有可能,迷障黑泽就是一头巨大的荒古沉鲸所化,自成一界,庇佑后辈,渡过荒古量劫。”

“不可能,”冯远山摇头道,“荒古量劫是何等可怕,越是强大的种族,灭绝的越快。”

张玄毕竟出身于仙猫谷这种偏远的地方,见识比不过这些大宗门的筑基,疑惑的问道:“荒古量劫中,为什么越是强大,灭绝越快?”

冯远山看了张玄一眼,在这须弥鼎中,本就无事可做,他倒不介意给张玄多说两句。

“荒古量劫一来,大道崩碎,灵气耗空,灵脉枯萎,越是强者,需要感悟的大道和吸纳的灵气越多,受到的反噬越强,灭绝的不就越快吗?”

张玄听了顿感脊背发凉。

没想到荒古量劫会这么可怕。

怪不得八大荒兽都销声匿迹。

就连三十六代人皇,如此深厚的底蕴积淀,也没有让人族强者躲过荒古量劫。

荒古沉鲸也是荒古时代的最强妖兽之一,只是不像八大荒兽那样高调,显得声名不显。

就是如此强的一族,竟然渡过了荒古量劫。

让人不可思议。

张玄好像又想到什么说道:“我听说有很多荒兽血脉也流传下来了,就连我们人族修士不也经受过几次量劫,现在依然延续香火吗?”

冯远山呵呵一笑,摆摆手道:“不一样的,那种有强大荒兽血脉的嫡传妖兽,都没有撑过荒古量劫,那些有着上品灵根和灵体的人族修士,也在荒古量劫中湮没。”

“所以说,现在流传的荒兽血脉都是一些极其微小的杂交血脉,而人族修士能活下来的也只有一些劣灵根、杂灵根,甚至隐灵根修士。”

“直到新的大道生成,灵脉再次复生,灵气显现,开启一个新的盛世。”

“为什么会每隔几百万年,就发生量劫呢?”张玄不解。

冯远山双眉紧蹙道:“有很多种说法,有说大道孕育万物,妖兽、人族、鬼魅、海族等都会不断变强,最终出现至强者争锋的局面,至强者出手,大道山河崩碎,天地混乱之气再生,把一切都毁掉。”

“也有的说,大道都有定数的,强者恒强,消耗的大道之力会越来越多,直到大道无法负荷,进而崩塌,量劫也就来了。”

“至强者一出,量劫既至,这几乎成了亘古不变的规律。”

冯远山这些话,是张玄以前在典籍中未曾接触到的。

让他听得如痴如醉,耳目一新,内心震撼莫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
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
关于废材弟子觉醒后屠尽三界:上古神魔大战之后,魔,神,仙,人,妖,鬼,灵等界的通道被封。魔界试图打通人界的通道,获得修炼所需的血食等材料。少年林墨,被宗门陷害废除修为并驱逐,孤身一人的林墨,为了活着,只能沦为宗门的杂役,受尽冷眼与嘲讽。机缘巧合之下,偶然获得意外福报,从此命运逆转,踏上逆天改命之路,从潜龙大陆到无边海域,从凡人界到仙魔妖界,林墨一路披荆斩棘,结识挚友,邂逅红颜,却也遭遇强敌,历经
青苗上跳舞
人间最高处
人间最高处
关于人间最高处:十二楼上开天门,此是人间最高处。人间最高处,能有多高?我提剑至此,十二楼上所谓天人,可敢迎战?
见秋
大明锦衣卫1
大明锦衣卫1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汪不了a
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
洪荒说书,通天是我头号粉丝
穿越异世界,江丞成了一名瞎眼说书人,靠着每日在酒肆给人说书讨讨生活。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众多书迷中,其中一人乃是当今六大圣人之一的通天教主。江丞:“上回说到,那封神榜其实是一个大坑……”通天:“知道了!封神榜不能签,但天庭神位我截教全都要了!”江丞:“诛仙阵非四圣不能破,但那日恰好来了四位圣人……”通天:“明白!那就再加一个万仙阵和周天星斗大阵!”江丞:“话说在那东胜神洲的花果山有一块奇石……”
毛一
江湖听风录
江湖听风录
一段段离奇的江湖诡事,一个个多情的江湖儿女,刀剑交错间,是谁的泪晕染了那个江湖?
东方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