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从村里走出去的人们》最新章节。
			     纪松正在屋里洗脚。听到轻轻的敲门声,赶紧穿上拖鞋打开了门。
 “你先坐啊”,纪松忙着去倒脚盆里的脏水。这几天老丈人李德满生病住院,忙得纪松不亦乐乎。
 到了有事儿的时候他才发现,娶了富家的闺女有个很大的弊病,那就是胖媳妇只有两个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这两个“不会”,是相对于她的两个“会”而言的:会吃,会花钱。
 用她自己的话说,“要不是看着你挺帅的,姑奶奶怎么会嫁给你这穷小子”。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她有家庭富贵,你有帅气英俊,然后才能对上门户。
 到了老丈人家里,买菜做饭刷家伙洗碗、洗衣服拖地倒垃圾,纪松干的样样顺手。
 岳母都有点儿看不过去,替他叫屈,“娶了我家这胖闺女,你算倒了血霉了”。
 胖闺女立刻变的横眉立目,吼道:“您是我亲妈,还是他亲妈啊”。
 赶上周二和周五在商校值班,才是纪松最清闲的时候。
 有了隔三差五的过来送菜这事儿垫底,乔玉儿也就没把自己当外人,从帆布包里拿出烟酒,放到桌子底下。
 “你当学生的,别花这钱”,看着桌上的烟酒,纪松有些惊讶。
 平时她送点蔬菜瓜果的,没有几个钱,纪松也就收下了。平日里多帮帮她,也就算做了回报。
 今天的烟酒有点儿小贵,毕竟乔玉儿还是个学生。
 前两年想调到县城的时候,纪松也是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买了烟酒送给黄叶乡的总校长。
 送了两次,总校长总是说“研究研究”,便没了下文,心疼的纪松肝疼肝疼的。
 和李德满的胖闺女领了结婚证,还没办婚礼的时候,总校长就亲自跑到了学校。
 他带来了调动工作的全部手续,纪松签字之后,就调到了商校去工作,好像是他终于“研究”出了结果。
 临走时总校长亲热的拉着纪松的手,笑着说:“咱们是老朋友了!你们啥时候办婚礼,一定要通知我啊,我要上门讨杯喜酒喝。”
 纪松心里明镜似的,没有李德满这个县人大副主任的后台,恐怕自己调动的事儿,这辈子都会处于“研究进行中”。
 “不是买的”,乔玉儿笑着小声说,“别人送我爸的。这不快过节了吗?提前祝您节日快乐!”
 纪松便笑着收起烟酒,放到柜子里,给乔玉儿倒了一杯水。
 “最近学习怎么样?”这是老师每每问起的问题。
 “还行吧”,乔玉儿嘿嘿一笑。
 “在写作上还得多下功夫。以后学校有什么公开活动,你就试着写下来”,纪松说。
 “那就太感谢老师了”,乔玉儿说,“不过写了,有什么用呢?给广播电台吗?”她知道以她的能量,还过不了电视台的门槛。
 “我也是下午通的电话”,纪松眼皮一抬笑着说,“我的大学同学张东,两个月前调到了省日报当编辑去了。”
 “您有这同学关系,多好啊”,乔玉儿羡慕的说。
 “其实我俩关系很一般。人家是省城的富家子弟,我是山沟里拼死拼活走出来的,不在一个层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