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第577章 打造第二基本盘,入驻南洋(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最新章节。

此刻可以考虑将此两条生产线落座,用来生产新式的战机跟坦克了。

坦克没什么好犹豫的,张宪喜欢的坦克之中,从T34与豹式坦克中挑选,他本人更喜欢豹式。

不为别的,单纯的不喜欢毛熊而已,恨屋及乌。

两款都是优秀的坦克,选A还是选B的影响并不大,那就依张宪的个人意愿决定了。选择黑豹坦克生产线还有一个考虑,汉斯帝国主动联系第一战区,有很大可能拿到一些军工技术。

有这些技术加持,第一战区的军工水平必然大幅度提升。源出一门的2号、黑豹等战车,自然更符合第一战区的迭代计划。

南洋不存在坦克集群对决的场景,轻坦用2号,再搭配黑豹坦克压轴,足够解决所有问题了。

至于需要新建的,自然是发电厂、冶金、钢铁一类,需要尽快安排工厂迁移,先投入10亿美金,助力一波。

只要有钱,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

技术工人可以高价聘请,壁垒技术可以整个买断,趁着西方战事混乱,不少商人想着脱离战乱呢。

门外的脚步声打断了张宪的思绪,刘嘎豆一身女士军官服,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请进!”

刘嘎豆迈步走进来,身上多了一些独当一面的决断跟冷静,看来磨练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

把她独自扔在沪城搞工业,还是有很大成长的。

“请长官安排工作!”

对方盯着张宪,带着一点小傲娇的笑容,嘴角压不住笑容。

张宪上下打量一番,夸了一句:“裙子跟丝袜不错,看来东方城对你挺有吸引力,心情也不错吧。”

“不光丝袜不错,难道腿不直吗?不白吗?不想摸一摸?”

“咳咳…抱歉喝茶呛到了,说正事。”

张宪找了个话茬儿,把话题搬到正经事情上来。

“这次的工作简单,也是你最擅长的事情,只有一个要点,花钱!”

从史迪威手上能拿到几个亿的贷款,张宪自己也有近百亿的资金,虽比不上阿麦瑞克帝国富有,但他第一战区也不是一穷二白。

必须狠狠的搞一波军工,把南洋的底子给稳住,发挥造船厂、军工厂、战车工厂、飞机工厂的价值,发挥它物资丰富的价值。

利用半年至一年时间,让它的重工水平上升一个档次,让重工业链条打通。

为了促成工厂迁移,张宪还准备拿出奖励,其一是对士兵的奖励,凡是主动来南洋的,根据军衔不同,给予土地补偿。

最差的士兵5亩,军官等几十上百不等,包括一些种植园之类,都在补偿范围内,拿到了就能赚钱。

一个连级军官,足够分到几十亩的种植园,把全家接过来也养得起。

再拿出一批无主的种植园、田地、商铺等,可供第一战区军人、技术工人优先低价购买。

商人跟资本就不要掺和了,可以给他们减免税收,其他的不要多想。

以这种激励手段,鼓励第一战区的士兵主动往南洋搬迁,过来就是好日子,大米饭随便吃,白面随便吃。

策略利好,资金充沛,技术条件也成熟,张宪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影响他发展。

苦一苦地方人,养足第一战区,希望他们不要不知好歹,等以后日子好过了,也有他们一份功劳。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燃烧在战火纷飞
燃烧在战火纷飞
关于燃烧在战火纷飞: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逢易过
大梁逍遥王爷
大梁逍遥王爷
特种兵王李默穿越成大梁闲散王爷,面对新帝猜忌与官场腐败,他深入益州,揭露太守贪腐,肃清官场。从闲散王爷到铁腕权臣,李默凭借现代智慧与军事才能,步步为营,斗权臣、平叛乱、改革朝政,最终逆袭成为大梁王朝的中流砥柱。
蛋黄拌面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
好消息:朱权穿越到了大乾,成为了大乾王朝的第一继承人大皇子!坏消息:大乾皇帝,偏信妖后,想立二皇子为嗣,将朱权赶到了北地,修建长城,抵抗匈奴!好消息:被发配北疆的朱权,意外觉醒了名将召唤系统,开局就召唤了SSS级军队,西凉铁骑!坏消息:天崩开局,万余匈奴骑兵,悄然而下,在朱权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彻底围困了他所在的城池!西凉铁骑还没赶到,派出的使者,又被追杀,大皇子朱权,危在旦夕!
没事不取名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
穿越成大周最惨九皇子,父皇忽视,兄弟阋墙,就藩在极北苦寒之地就要饿死。不怕!我有签到系统!“叮!签到成功,获得神物玉米种子!”种玉米,建良田,收流民,屯粮百万!世人皆笑我痴傻,殊不知,这极北之地,已成我手中最强王牌!父皇不疼?兄弟相轻?待我铁骑南下之日,便是这天下易主之时!
牛蛙
不懂隐藏爱意的同桌绫华同学
不懂隐藏爱意的同桌绫华同学
关于不懂隐藏爱意的同桌绫华同学:熬了三天三夜肝原石,在神里绫华卡池还有三分钟结束之际,一发十连三金,让百里空过于激动,当场猝死。再次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座从未见过的大都市,重新变成了一名学生,而自己心心念念的神里绫华,居然成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桌。曾经孤独一人的百里空,在这里遇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并收获了难能可贵的亲情,友情和……简介无力,烦请各位移步正文。
听风十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