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第419章 大肆采购设备,革新冲锋枪计划(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最新章节。

造船水平、技术、设备等都需要来一次彻头彻尾的革新,一艘船想要拉出来,从最基本的钢材到复杂的仪器,还有相对应的舰炮水平,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

工业水平不够,基本是玩不了军舰的。

张宪也不好高骛远,先靠着法鸡、美利坚、大阴帝国的实力,看能不能把驱逐舰、潜艇给搞定了。

能够把空潜快的问题给解决,能够具备一定的防守作战能力。

即便打不过,也有机会偷袭、伏击,猎杀商船,打破封锁。

暂时打通沪城港口的好处很多,张宪手上迅速聚拢的2.5亿的钱财能够迅速的采购一轮。

这2.5亿中包含租界大商人哈同的家产,他一个人就贡献了1.7个亿,另有青帮张万霖的家产,也有三千多万。

其余的黄金荣、陆云笙的身价也有几千万,加起来的真金白银2.5个亿。

其余的隐藏财富,像地皮、商铺、工厂这些,估值很高,未必能直接兑换成money。

不管咋说吧,折腾了一波租界,确实给张宪弄了一大笔钱。

扣除采购军舰的费用后,还有差不多2个亿来采购设备。

分别让三大舰队、兵工厂、造船厂罗列采购的装备清单,以及要购买的革新技术,要迅速,要趁着日军舰队没有集结之前,完成这一波采购计划。

有关于兵工厂的事情,值得仔细多提两句。

第一点是选址问题,靠近沿海地区确实不方便,容易遭遇飞机轰炸。这点属于张宪考虑不周,忽略了来自外部的压力。

但也不能放在太源,内陆城市需要考虑交通运输成本问题。

可以考虑将金陵兵工厂重启,张大彪的部队已经持续推进,复克金陵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以太源兵工厂为核心,再辅助一个金陵兵工厂,足够支撑张宪手上的这些部队了。

再把沪城周边的钢铁厂、化工厂、机械制造厂革新设备,培训技术工人,更换管理人员,绝对可以换一波新鲜血液。

最主要的是没有统帅部的废物来管事儿,那是一群事倍功半的主儿,很容易把工厂干破产。

设备是绝对要更新一波的,趁着现在有笔钱,多多的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

尤其是高精度的车床一类,没有高精度的生产设备,如何打造精度达标的零件。

张宪还有意引入一些冲压设备,准备利用拿到的图纸打造新的冲锋枪,这款新枪的质量、性能都要优于手上的MP28,或者直接摆烂一点,提前把简陋的冲锋枪司登搞出来算了。

有他之前双穿门拿到的二战军械的图纸材料,搭配现有的一些设备,应该是可以顺利仿造出来的。

哪怕不能冲压生产,用铣削的方式也能保证枪械零件的制造。

或者考虑m3黄油枪,那可是连统帅部都能仿造的冲锋枪,以张宪目前的军工能力,制作起来不难。

为什么不考虑波波沙,波波沙冲锋枪确实是最好的,但这就不得不说一嘴镀铬枪管了,波波沙的材料成本可不便宜,毛熊可以折腾,张宪拿不出那么多铬矿来。

日后一段时间要跟美利坚混,不管是司登冲锋枪还是m3,它都符合接下来几年的情况。

价格便宜,适合量产。

至于枪械的那些小瑕疵,或者性能不足的地方,在适合量产这个边界内都是可以忽略的。

现在开足马力生产,到时候没准还能出口给日不落,狠狠的赚一笔出口费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藏还俗
三藏还俗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孙九曰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关于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架空+科举+种田+日常+轻松)好消息:40岁破产孤家寡人穿越了开始重启人生!坏消息:穿过来就面临家里已经欠下50年的巨债!人最宝贵的是经历,上年纪的人倒着活很精彩!这一世我要活的精彩!活的自在!科举?不!我要改变科举!家人们!系好安全带!我要带你们起飞了!
烟灰哥
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
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
关于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21世纪酒店厨师穿越融合到上世纪50年代变成四合院傻柱身上,娶漂亮媳妇,生三子两女,改变傻柱人生,依靠自身厨艺和空间外挂渡过艰难岁月,创办企业,培养儿女成才。
公子下班了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终于实现躺平时,夏温娄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古代。事先声明,他一点都不想穿越。何况还是在功成名就、开始享受人生的时候穿越到一个十岁小孩儿身上,所有的辛苦努力通通归零。更糟心的是一来就有一推烂摊子要收拾。恋爱脑的娘,虎毒要食子的爹,吃奶的弟弟,压根不是人过的日子。一顿操作猛如虎,跟渣爹脱离了父子关系,娘也正常了,便宜弟弟还挺讨喜。凑合着过吧。拜师父、考科举、入仕途。小日子越品越有滋味了。他继续朝着人生的
九月醉影
明风再起
明风再起
关于明风再起:现代物理教师李长风意外穿越到明朝末年,成为名将李如松之孙。家道中落、仇家追杀,他被迫北上蒙古草原,寻找父亲生前与科尔沁部定下的婚约。在广袤的草原上,李长风遇见了直率泼辣的科尔沁格格乌兰。两人从互相敌视到渐生情愫,在战火纷飞中携手共进。从草原到关隘,从朝堂到战场,李长风与乌兰并肩作战。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在明末乱世中谱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家国与成长的故事,既有儿女
浮世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