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枪白马战大唐

第270章 平壤城下唐军被围,凛冬将至众人欲退(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银枪白马战大唐》最新章节。

上回书说到金庾信不给唐军调拨粮草。

苏定方连续几次催粮无果,便已洞察其中奥妙。

熊津城里。

苏定方、刘仁轨、孙仁师、刘伯英、刘仁愿、黑齿沙次等齐聚一堂。

孙仁师问道,“大帅,这新罗的粮草什么时候能到啊,眼看着过几天就要断粮,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苏定方面无表情说了句,“新罗的粮草应该是指望不上了!”

“大帅的意思是新罗也没有粮草?”刘仁愿好奇道。

“不管他们有没有粮食,都不会再供应我们!”

“啊?这新罗想做什么?造反不成?”

“差不多吧,如今百济败亡,高丽也被皇上打的节节败退,这新罗人怕是心生歹意!”苏定方心中已经大概猜到金庾信的心思。

“他娘的,大不了挥师北进,搂草打兔子,顺手把新罗也灭掉吧!”刘伯英可是个暴脾气。

苏定方摇了摇头,“不可冲动,两国还没有撕破脸,如果那样不是把新罗推到百济一边吗?”

“咱们还怕了他们不成?”

“倒不是怕,只是我军在百济不过两三万兵马,高丽战事未定,就算要收拾新罗也不能是现在。”

“那怎么办?难道退军?”

“皇上命我等在冬季到来之前赶到平壤,现在看来有些困难,赶紧派人回山东,在登州、莱州等地就近筹粮,再做下一步打算。”

苏定方在百济面临断粮困境,再难进兵,而直捣平壤的李道宗一路,也同样遇到困难。

带方城位于平壤南侧,是从南部进军平壤的必经之路,高丽名将乙失文德放弃沿海所有城池,坚壁清野,死守带方,唐军攻城数月而不能克。

目前在平壤城下的只有李世民和薛万彻两路人马。

望着平壤城外的唐军,高正义对泉盖苏文说道,“莫离支真神机妙算,如今可以让大城山里的伏兵出来包围唐军!”

泉盖苏文一点头,“传我命令,让高文那十三万人马迅速截断唐军退路,围而不攻,等待本帅的下一步指令!”

这些兵马是他泉盖苏文最后的本钱。

“嘎巴!”一声惊雷,劈在平壤城外,夜雨大作。

长孙无忌慌里慌张的跑到李世民的寝帐内,大声道,“不好了!陛下!不好啦!高丽名将高文率领十多万兵马已经截断我军退路!”

这三更半夜的,李世民本来都睡着了,被长孙无忌吵醒。

他披上袍服,坐在床上,皱着眉问道,“辅机啊,你怎么总是慌里慌张的?”

“哎呀!能不急嘛,陛下,军情紧急啊,我军后路被切断,现在被人家围在平壤城下,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陛下这如何是好?”长孙无忌急促说道。

闻听消息的李世民却没有丝毫慌乱,“朕知道了,这本就在意料之中,当初亲自带兵兵临平壤,就是为了诱出泉盖苏文全部主力,然后再来一个反包围,一举歼灭!”

“陛下啊!陛下!您还想着反包围呢?现在苏定方部无粮被困在百济,李道宗部被乙失文德挡在带方城外,李昭那里又没有消息,这三路大军如今是一路不路,拿什么反包围啊?”长孙无忌弯着腰双手连连拍击。

“这……这……这……到底如何是好?”

李世民轻哼一声,“辅机啊,你到底是个文人,遇事总是沉不住气。”

“好好!陛下您能沉住气,那您说现在怎么办?”

“你知道这高丽人马为什么只是切断我军退路,然后围而不攻吗?”李世民问道。

“为何?”

“他们在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蓝星宅男穿越大夏,遭遇极品渣爹。渣爹抛妻弃子攀附权贵,得以位列朝堂。看主角如何逆袭打脸,喷渣爹,以蓝星诗词和发明,成就大夏词仙与首富之名。
飞翔的叭戒
开局一碗面,融合大筒木血脉
开局一碗面,融合大筒木血脉
灭族之夜前两年,宇智波阳介觉醒了金手指,吃食物可获得制作之人的血脉之力,连续打卡一乐拉面,被怀疑企图不良!阳介怒了,当你弱小,做什么都有罪!
网网有鱼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宋国柱重生了。重生到了兵荒马乱、饿殍无数的大乾王朝,三个哥哥因为自己多喝一碗大碴子粥要将自己骗到野猪洞,让野猪拱死自己。他该怎么做?“叮”“A.跟着哥哥去野猪洞,三个哥哥可以每天多喝一碗大碴子粥,你将成为残疾人,无法人道,孤寡一生。”“B.解开上来的绳子,获得逍遥御兽系统,继承家里的大瓦房、三个哥哥亲手打造的大床,带着三个嫂嫂,过上逍遥快活、顿顿有肉吃的幸福日子。”BBB..
呆萌僵小鱼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陈良自诩一世英名,却穿越到了一个纨绔身上。作为定远侯府的庶子,不但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更是到了讨人嫌的地步。但来都来了,还能怎么办?于是乎,陈良决定,改变这种现状。从那天开始。锦衣卫出现了一个年轻的传奇……
三明治煎饼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通过改良火药技术获得李世民赏识,巧妙化解与武则天的第一次交锋。在曲江诗会上一鸣惊人,与上官婉儿结下不解之缘。李世民临终托付传国玉玺,李琰在凌烟阁前立誓永保大唐。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军机处,为盛世奠基。
轩辕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