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

第215章 撤军(上)(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最新章节。

“八嘎,八路怎么有这么多人?”

得知冲入新城县寻求“指导”的牟田口廉也的求救,刚刚因为第14师团成功渡过黄河,准备狂喜一番的寺内寿一立即便一脚把身边的作训参谋踹倒了。

“向东京大本营发报,华北派遣军需要更多的援军,否则绝无可能遏制住八路的扩张势头。”

然而当务之急乃是立即让第14师团南下归德(今河南商丘),将陇海路切断;把武汉军第五战区主力全部圈在包围圈里,干掉武汉军后立即把主力部队调回河北和山西扫荡。

“陆军航空兵侦察报告,武汉军第五战区有大批部队向第14师团运动,香月将军已经命令第14师团立即避敌锋芒,向西进攻。”

“谁让香月清司这个混蛋这么指挥的?让他们立即掉头回来,第14师团应该立即南下,配合第16师团攻占归德,将武汉军第五战区部队全部封闭于徐州,全歼这支主力。”

眼看手下犹豫着开始拨起电话,寺内寿一直接一脚将人踢开,自己亲手举起了话筒:

“给我转接第一军司令部。”

……

“八嘎,寺内寿一那家伙懂什么?以第14师团及配属部队,足以西进兰封,在这儿切断陇海线,不光能将武汉军更多兵力吸引过来,更能借机一举消灭武汉军所有主力。”

“命令土肥原贤二,不要管寺内寿一的命令,帝国的荣光将在他这儿绽放光彩。”

……

半天后,接到两份密电的土肥原贤二有点犹豫,到底是听寺内寿一这个华北派遣军最高指挥官的,还是听自己直属上司香月清司的呢?

从稳妥角度,应该听寺内寿一的命令,毕竟归德处于武汉军第五战区和第一战区的中间,两个战区的力量在这儿都比较薄弱,是典型的结合部;只要能攻克这儿,就能与第16师团一块南下,配合一天内便击穿桂系主力淮河防线并在此前一天的5月8日攻克蒙城的华中派遣军第9和第13师团南北会合,彻底将武汉军第五战区部队合围。

然而这中规中矩的方案执行下来,且不说会得罪直属上司香月清司,更何况这方案并不出彩,要知道第14师团在晋察冀根据地面前屡次吃瘪,东京的“老熟人”,已经多次隐晦提醒自己,“要拿出点成绩”。

而执行香月清司的方案,直接进攻兰封,则会直接面对武汉军第一战区的兵锋,毕竟第一战区司令部和补给中心所在地郑县距离兰封不过80公里而已,依托陇海铁路,要调集大军反攻兰封不要太容易。

反过来说,如果第14师团顶住了武汉军第一战区的进攻,这必然会在倭国引发巨大的反响。

到底是执行毫无技巧的方案,还是执行这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方案?

土肥原贤二对着镜子摸了摸发白的两鬓,不由自嘲:

“人生五十年,如梦似幻,而我再过两个月可就是五十一岁了啊……”

次日,第14师团主力向西疾进。

……

“就这么放鬼子离开?”

“当然不,你不是喜欢打冷炮嘛?跟上啊。”

虽说昨日牟田口廉也趁着鬼子陆航飞机轰炸,坦克大队四散奔逃之际集中兵力冲进了新城县城内,不过也留下了1200多鬼子的尸体和13名俘虏,可以说鬼子这支机动部队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