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麻了!
人麻了!
夏元吉与宋礼二人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们俩那真可谓是绞尽脑汁,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地劝说了许久许久,直说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快冒烟了。然而这位汉王爷却仿佛聋了一般,愣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他竟是如此铁了心,如此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地一声令下,让锦衣卫风风火火地查封了军器局,并且毫不留情地让锦衣卫将李文辉等所有军器局的官吏一股脑儿地统统抓走!
这般决然的行事风格,这般不顾一切的大胆举动,全然将皇上那重中之重的北伐大计抛到了九霄云外,他朱高煦究竟是从哪里得来的这般令人瞠目结舌的胆量啊!
夏元吉见此情景,眼波流转间迅速而又不着痕迹地给宋礼使了个眼色。那眼神之中传递的信息清晰明了,犹如黑夜中的闪电,示意让宋礼想尽一切办法拖住这位汉王爷,而他自己则是毫不犹豫,脚下生风,立刻转身,匆匆忙忙地朝着鸡鸣寺的方向奔去,准备去打小报告。
实在并非是夏元吉有意要充当这令人厌恶、遭人嫌恶的恶人角色,而是汉王此次查封军器局的举动,其所牵涉到的问题实在是太过重大,影响太过深远了。
当下,皇帝已然下达了那坚决的北伐瓦剌的旨意,六部百司全都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机械,在紧锣密鼓、争分夺秒地筹措着粮饷。每一粒粮食,每一份物资,都被精心计算,力求做到万无一失。他们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地调动着兵力,每一个士兵,每一匹战马,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地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极备战,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这等关键至极、重要非凡的关键时刻,身为监国的汉王爷竟如此不管不顾、肆意妄为地犯起浑来,非要将那军器局给查封掉!
倘若因为这样的举动,导致军备辎重的供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跟不上战争的急切需求,这仗还怎么去打?
那必然会引发一连串无法收拾、难以应对的大乱子,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犹如洪水猛兽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朱高煦瞧见夏元吉匆匆离去的身影,脸上的表情倒是显得颇为淡定,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并未将此事太过放在心上。
在他的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夏老头不是心急如焚地去给大胖胖通风报信,就是火急火燎地跑去鸡鸣寺找朱老四了。
查封军器局,实际上是朱高煦在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深思熟虑、权衡再三之后,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做出的艰难决定。
他原本满心期待,怀揣着如星辰般璀璨的愿景,想要借助军器局这批专业的匠人,成功地将蜂窝煤研制开发出来。那蜂窝煤,在他的想象中,将是温暖与希望的象征。而后再以平价卖给大明的子民,让那温暖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尽可能地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在那寒冷刺骨、滴水成冰的冬天里,过上一个温暖惬意、舒适安宁的生活。
可谁能想到,当他满怀希望地真正踏入军器局,所见到的景象却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仿佛从云端跌入了深渊。并非是他所期待的那一批精神抖擞、技艺精湛、目光坚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而是一群面容憔悴、身形消瘦、衣衫褴褛,宛如乞丐一般可怜巴巴的人。
面对这样的情形,后续的工作还如何能够顺利开展?
而且,要知道这还可是大明技术层面最为顶尖的军器局啊,是无数人心中的希望与骄傲。由此不难想象,地方上那些规模较小、条件更为简陋、资源更为匮乏的兵工厂的状况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惨不忍睹、令人痛心疾首。
大明的将士们拿着这些粗制滥造、质量低劣、不堪大用的劣质军备,居然还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以命相搏,打得鞑靼瓦剌丢盔弃甲、抱头鼠窜,这只能充分证明大明的将士们英勇无畏、骁勇善战到了令人惊叹、望尘莫及的程度。
唯有将这军器局果断查封,毫不留情地揪出其中那些贪婪无耻、中饱私囊、丧尽天良的蛀虫,来一场彻彻底底、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大换血,才能让大明真正踏上工业发展的光明大道,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朱高煦全然不顾宋礼那充满诧异、难以置信、震惊万分的眼神。那眼神仿佛能将他刺穿,但他视若无睹。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犹如出征的将军,当着一众工匠的面儿,大步流星地走到一位老匠人的身前。
“老丈,您想必是饿了吧?平日里您能否吃饱饭呢?”朱高煦努力在脸上挤出一抹温和亲切、如春风拂面般的笑容。那笑容真诚而温暖,尽可能地让自己看起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一些。毕竟他身上所穿着的那华丽无比、流光溢彩的蟒服,那华贵的服饰自然而然地带给地位卑贱的工匠们一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生人勿近的强烈压迫感。
“回汉王殿下的话,小人不饿,能吃饱的。”这位骨瘦如柴、满脸皱纹、写满沧桑的老人,在回答之时,仍不忘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偷瞄一眼宋礼。那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畏与恐惧,仿佛宋礼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这些可怜的匠人,平日里所能见到的最大的官儿,也不过就是军器局大使李文辉罢了。
但是刚刚从他们这些大人物之间的对话之中,倒也凭借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直觉,不难确认眼前这些人的尊贵身份。
朱高煦极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细微得几乎难以察觉的细节,于是耐着性子,用轻柔温和的语气轻声安抚道:“老丈,您不要害怕,老宋头可是个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好官,他也是你们工部最大的官儿。”
“只是老宋头平日里公务繁忙,日理万机,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复杂,犹如满天星辰。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亲自前来视察,这才让你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尽了那些贪官污吏的肆意欺凌与百般侮辱!”
话音刚落,他又猛地转头看向宋礼,怒目圆睁,怒声喝道:“宋大人,您说是不是?”
那声音犹如雷霆,在空气中炸开,震得人心头一颤。
宋礼本就因为李文辉的贪腐之事而感到深深的愧疚与自责,此刻听了汉王爷这番义正词严、毫不留情的斥责,更是羞愧得面红耳赤,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永远不再出来面对众人。
“老丈您放心,都怪我宋礼失察,以至于让你们遭受了如此多的委屈与苦难。”破天荒地,这位向来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堂堂工部尚书,竟然恭恭敬敬地拱手向这位卑微可怜的老匠人深深地鞠躬道歉。
一众工匠见了这前所未有的一幕,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那表情仿佛凝固在了脸上,如同木雕泥塑一般。那老匠人更是双腿一软,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就想要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好在朱高煦眼疾手快,及时伸出双手,稳稳地扶住了他。那双手坚定而有力,传递着温暖与安慰。用温和坚定的语气轻声安抚道:“这一礼您必须受着,否则老宋头这失察之罪可就推脱不掉了。”
听了这话,老匠人这才战战兢兢、颤颤巍巍地受了他这一礼,整个人紧张局促到了极点,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汉王爷,小人老了,偶尔饿一点也不打紧的,您千万别责怪宋大人。”
老匠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这一辈子,还真从未见过地位如此尊崇的朝堂重臣向自己这般卑微渺小、如同尘埃一般的匠人鞠躬道歉,这简直如同做梦一般不真实。
仅仅因为宋礼这充满诚意、饱含愧疚的一礼,他心中原本积压已久、如同巨石一般沉重的委屈与愤怒,顿时如同烟雾一般消散得无影无踪,甚至还主动为宋礼开口求情。
宋礼见状,更是羞得满脸通红,好似熟透的苹果,那滚烫的温度仿佛能将一切融化。他尴尬万分地立在旁边,嘴唇嚅嗫着,欲言又止,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朱高煦同样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不管年岁几何,都不应让您饿着。以前是没人知晓你们的艰难处境,才让你们在黑暗中受尽了这些小官小吏的肆意欺压与凌辱,但是现在宋大人已经清楚明了,他定然不会再允许这种令人痛心疾首、悲愤交加的事情再次发生。”
那声音悠悠,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却又带着无比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