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朱高煦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他那冰冷的目光如利剑一般扫视着群臣,似乎在逼迫他们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丝毫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杨士奇,你不是一向以学行见长,被众人称赞吗?你来点评一下这首诗作得如何?”
于谦于大爷的经典诗词,朱高煦心中自然是充满了信心,坚信能够引起轩然大波。
眼见汉王在这个时候,将矛头对准了自己,杨士奇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列点评。“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不堆砌典故,不刻意雕琢,却将灾民艰难困苦的凄惨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更是深刻地揭露了地方官吏……”
话到此处,杨士奇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之中,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机敏地闭上了嘴巴,不再继续说下去。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有些话一旦说出口,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汉王口中的这诗,直白粗浅,简单易懂。村落荒凉破败,年年遭受干旱和蝗虫的肆虐。为了偿还债务,年迈的老翁不得不去给人当佣工;年幼的孩子被卖掉,只为了缴纳那沉重的赋税。房屋墙壁破裂,寒风从缝隙中灌入;房梁坍塌,月光透过破损的屋顶照在床上。那些所谓的地方父母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竟然不肯向朝廷上报灾情。
一方面,因为天灾肆虐,百姓已经陷入了无钱、无粮、无完好房屋的绝境。另一方面,地方官员却因为担心影响自己的政绩和仕途,不仅隐瞒灾情,还继续向百姓横征暴敛,将他们一步步逼上绝路。百姓无奈之下,只能卖儿卖女来缴纳赋税,而官员们却通过这种手段掩盖住了灾情的真相。
这诗看似是在描绘灾民的悲惨生活,实则是在毫不留情地讽刺和揭露地方官员的自私、贪婪与冷漠。然而,若是再继续深挖下去,这一切问题的真正根源,究竟在哪里?难道不是坐在那高高龙椅之上、掌握着天下生杀大权的当今天子朱棣吗?
皇上即位以来,大兴土木,营建顺天;耗费巨资,修建帝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疏浚大运河;组织众多学者文人,编纂永乐大典;又多次挥师北伐蒙元……这哪一项不是需要耗费海量的银钱?哪一项不是让百姓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汉王这诗,分明是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然讽刺皇上啊!
杨士奇不傻,他一眼就看穿了这是朱高煦设下的一个险恶“陷阱”。如果自己继续顺着说下去,只怕转眼间就会被冠以“离间骨肉”的罪名,被打入大牢,论罪惩处!所以,他非常明智地选择了闭嘴,不再继续说下去。
这位汉王爷,真是阴险狡诈,用心歹毒啊!
朱棣此刻也终于反应了过来,他的老脸瞬间变得如同锅底一般漆黑,那愤怒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他狠狠地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朝臣,突然厉声喝道:“太子,你听到了吗?叛党作乱行刺,灾民无粮可食,你到底监的什么国?!”
铁憨憨朱高炽听到这声怒吼,顿时吓得浑身一颤,冷汗如雨般落下,急忙跪地请罪:“儿臣有罪,儿臣有罪,请父皇息怒!”
朱高煦则是一脸茫然,他瞪大了眼睛,完全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这是什么情况?好像……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意外?
朱棣冷哼一声,根本不给朱高炽解释的机会,当即大声下令道:“太子监国不力,罚闭门思过一月。”
“至于北伐瓦剌一事,朕意已决,不容更改。户部立刻筹集粮饷,兵部迅速调集兵力,以待明年开春北伐。”
“在此期间,汉王暂代监国,处理朝中一切大小事务。吏部尚书兼詹事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从旁辅助监国。”
圣命下达,百官们不敢有丝毫违抗,纷纷伏首听命。
朱高煦却呆立在原地,如梦初醒,急忙摆手道:“爹啊,不是啊,爹……”
然而朱棣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只是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便一言不发地直接起身离去,那决绝的背影仿佛在告诉朱高煦,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无可更改。
杨士奇等人如丧考妣,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冷冷地扫了一眼朱高煦,也随即拂袖离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愤懑和无奈,认定这一切都是朱高煦精心策划的阴谋,让他们陷入了如此尴尬和被动的境地。
赵王朱高燧却在此时凑了过来,向朱高煦竖起了大拇指,满脸谄媚地说道:“高啊,老二,你真是高啊!这脑子真是越来越好用了。”
“这一手将太子党那些文官玩得团团转,他们连争辩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乖乖认栽……”
朱高煦一脸懵逼,心中叫苦不迭:“???”
暗自咒骂道:你娘咧!我到底又干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