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龙椅之上,朱棣目光缓缓扫过满朝文武,他的眼神深邃而复杂,仿佛包含了千言万语。心中也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疲惫和对未来的忧虑。
建文二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东昌之战仿佛还历历在目。自己被敌军重重围困,生死悬于一线。关键时刻,张玉与朱能拼死杀入重围营救。最终,朱能与自己成功突破重围,逃出生天。然而,英勇无畏的张玉却因力竭而英勇战死,时年五十八岁。张玉的牺牲,如同在朱棣心中划下了一道深深的伤口,至今仍隐隐作痛。
永乐四年,朱能奉命征讨安南。这位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将领,在途中不幸病逝,时年仅仅三十七岁。他的离去,让朱棣失去了一位得力的战将,也让朝廷失去了一位中流砥柱。
永乐七年,丘福北征鞑靼却因贪功冒进,致使一公四侯战死塞外,十万精骑全军覆没,时年六十七岁。这一惨痛的失败,不仅让朱棣痛心疾首,更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忧虑之中。
自己麾下能够独当一面的三位大将,在不知不觉间就接连离开了人世。剩下的这些武官里面,也就只有张玉之子张辅具备大将风范,可以独挡一面挂帅出征。奈何他此刻被困于交趾反叛之事,如今还在征伐交趾叛贼,分身乏术。结果现在自己竟陷入了无帅可用的困境,不得不御驾亲征,北伐鞑靼,真是可悲可叹!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朱高煦。眼中充满了欣慰,还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这个老二,在战场上的勇猛无畏,决策时的果断坚决,确实最像自己!而且近些日子,朱高煦仿佛开窍了一般,在处理政务和军事方面都展现出了一定的才能,做出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只是,他是老二!可惜,他是老二啊!
朱高煦察觉到了皇帝那复杂的目光,顿时身子一颤,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他的心中瞬间涌起了无数的猜测和不安,赶忙低下了脑袋,不敢与皇帝的目光对视。这个心思深沉、难以捉摸的皇帝,不知道又在心中盘算着什么鬼主意。
朱棣见状,心中觉得既有趣又无奈。他深知朱高煦的心思,也明白他此刻的恐惧和担忧。然而,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面对,那就是即将宣布的北伐决定。
朱棣一想到等会儿宣布北伐的消息,那些文官又会跳出来反对,刚刚泛起的那丝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他知道,这必将是一场激烈的争论和交锋。
“前线传来紧急军情,瓦剌军进驻胪朐河,意图窥视中原!”
一名信使匆匆跑进殿内,单膝跪地,大声禀报。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奉天殿内回荡,瞬间让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
“朕决心再次亲征瓦剌,绝瓦剌根基,亡其种灭其族。”朱棣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声音洪亮而威严。他的话语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此话一出,百官顿时犹如炸开了锅一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整个奉天殿内瞬间充满了嘈杂的声音,气氛变得紧张而混乱。
得,这位皇上,这才刚刚回京,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整,又决意御驾亲征,北伐瓦剌了。这是打上瘾了吗?难道就不能让百姓和将士们喘口气,好好休养生息一番?
朱棣冷眼看着这一幕,他的脸色阴沉,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威严和不满。他早就预料到了,文官定会反对北伐。在他的心中,这些文官们总是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和安逸,而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果断的决策勇气。
果不其然,只见身着二品绯袍的夏元吉缓缓走了出来。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朱棣见状顿时觉得有些头疼,因为他深知,夏元吉这个户部尚书现在一跳出来,他要说的话,傻子都能猜到。
你要打仗?
没钱!
这简单而直接的两个字,却犹如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了朱棣的心头。
然而下一刻,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朱高煦竟然抢先一步走了出来,他的脸上带着坚定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爹,儿臣以为北伐瓦剌一事……极为不妥!”
他的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震懵了整个朝堂。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一时间,奉天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