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

第19章 没文化,真可怕(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听了这话,朱棣愈发感到茫然和困惑,但还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朱高煦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

“那爹您知道小麦、水稻、粟米的平均产量大概是多少一亩吗?”

“暂且抛开其他因素不谈,水稻一年可以种两季,平均下来大约四石左右的亩产;小麦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平均下来差不多也是四石,粟米的产量就相对少多了,只有大约两石的亩产。”

这毕竟是常识性的问题,朱棣早些年甚至还在凤阳亲自种过地,这些情况他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朱高煦听了连连点头,甚至向朱棣竖起了大拇指,毫不吝啬地称赞道:“爹果然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这些都了然于心。”紧接着他便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得几乎要昏厥过去的重磅消息。

“爹啊,如果我告诉您,就在那些遥远的海外小国中,隐藏着三种粮食作物,可以轻轻松松地达到亩产二十石、三十石甚至四十石,您会作何感想?”

朱棣听到这话,“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激动得浑身颤抖,那颤抖的幅度之大,仿佛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兴奋地跳跃和欢呼。

亩产二十石!

亩产三十石!

甚至亩产四十石!

而且还有三种这样高产的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现在登记在册的人口,已经有大约五千万之多,远远超过了汉唐时期的盛世人口数量。

然而,正是因为人口众多,加上大明连年遭受天灾,旱灾、水灾、蝗灾不断,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百姓饿死、冻死!

就像眼下,河南遭遇大旱,山东遭受旱蝗之灾,百姓们都饿得易子而食,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

如果有充足的粮食,人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急剧增加!

什么才叫盛世?

盛世又该如何评定?

答案只有两个字——人口!

这就是最终的答案。

朱棣一心渴望证明自己,渴望超越前人,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所以他迫切地想要缔造出一个如同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那样的永乐盛世!

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背负千古骂名,被后世子孙唾弃和诟病!

因此,朱棣大力推行新政,营建宏伟壮丽的顺天帝都,精心编纂《永乐大典》,派遣郑和浩浩荡荡地下西洋,不遗余力地疏浚大运河,御驾亲征北伐蒙元……

可是他心中那宏伟的蓝图和伟大的霸业,究竟要靠谁来实现?

人!

源源不断的人力!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朱棣就有信心完成这一项项惊天动地、震古烁今的伟大壮举,成为与李世民一样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帝!

得到它!

一定要得到它!

朱棣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缓缓地坐回床榻上,可嘴里却依然不停地念叨着,仿佛着了魔一般。

“老二,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粮食,哪怕是远渡重洋、劳师远征,朕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它!”

朱高煦见状笑了,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得意和狡黠,说道:“爹若是不信,大可拿着这张堪舆图去找郑和求证,他如今的眼界和见识,可比爹您宽广得多了。”

朱棣微微一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既对朱高煦的话感到怀疑和不确定,又对那可能存在的高产粮食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随即怒喝道:“滚出去!”

“哎。”

朱高煦应了一声,脚底抹油般赶紧溜走了,那速度之快,仿佛生怕朱棣反悔一般。

只留下朱棣独自盯着那张堪舆图,怔怔出神,思绪早已飘向了那遥远而神秘的海外之地。

“这世间,难道真的有如此神奇的粮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燃烧在战火纷飞
燃烧在战火纷飞
关于燃烧在战火纷飞: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逢易过
完颜阿骨打传
完颜阿骨打传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一位英雄人物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时代的天空,他就是完颜阿骨打。彼时,辽国统治风雨飘摇,百姓苦不堪言。完颜阿骨打挺身而出,振臂一呼,联合北宋,踏上了抗击辽国的征程。1115年,他建立大金国,自此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他深知文化的力量,命人创造女真文字,让文明的火种在女真大地熊熊燃烧。在经济上,他推行诸多有力举措,为中东北地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女真社会也在他的引领下大步
善良大叔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大明已经烂透,皇帝穷的叮当响。周世显隐藏在闯王李自成起义老家苟着发展十年,就等着清兵入关投诚小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没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道圣旨自己成亡国驸马了,才记起明末大厦将倾公主还有个婚约。为了不被记载在历史悲催柱子上,周世显连夜爆兵一百万,本以为能救回公主,结果带回个崇祯。计划被打乱,权衡后决定帮崇祯复国反清复明。
李纯生
纨绔世子觉醒
纨绔世子觉醒
主角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封建社会,一个纨绔世子身上,老爹是异性藩王,正值皇朝末期,看主角如何在乱世生存。
斩钉截铁的灵舟
请摄政王赴死
请摄政王赴死
楚玉渊穿越成大雍帝国皇帝的废物四皇弟,阴差阳错又成了摄政王。内祛帝国疾忧,稳帝国庙堂。外平南疆、镇北原、定西胡,八荒宇内,四海来朝。摄政王楚玉渊已拥雄兵百万,身边谋士如云,权倾朝野。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息。元和十年,幼帝加冠典礼上,文武百官跪请摄政王赴死。
藏花主人